首页 > 科技快讯 > 我们何时开始拥有意识?

我们何时开始拥有意识?

从创世寓言到现代物理学,人类总想解决同一类问题:一切怎样从无到有。在意识的故事中也是如此——意识之光如何出现,又在何时出现?前一个问题目前我们无法回答,对后一个问题,目前也还没有公认的观点。我们只知道,它应该出现于我们的婴儿时代。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婴儿,但婴儿的意识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个谜。

在母亲怀孕三个月时,神经系统开始形成,此时人类尚且缺乏意识。而在一岁时,婴儿已具备了广泛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交流行为,此时人类已经获得意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有着何种神经机制?发生这种转变的时间节点又是什么呢?

目前,对人类何时获取意识的问题,学界存在早发(early-onset views)和晚发(late-onset views)两种观点。顾名思义,早发观点认为人类获取意识的时间很早,而晚发观点则相反。这两种观点各有支持者。

支持晚发观点的学者认为,意识需要有对心理状态本身进行表征的能力。例如,克里斯·弗里斯(Chris Frith)将意识的内容等同于“可分享的知识”,认为意识涉及“独立于自我中心协调体编码”的表征,即认为意识的主要功能,是允许有意识的个体与其他有意识的存在进行高水平的互动[1]。这样的意识显然不太可能在儿童一岁之前获得。

同样也有很多支持早发观点的证据。例如,足月新生儿对非随机刺激表现出视觉跟随和凝视[2],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大脑中,就有视觉和体感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3],而且足月新生儿还能对环境做出与植物人状态的脑损伤患者(UWS)不同的反应[4]。

这个问题的争论焦点在于,如何确定意识出现的标志?何种状态,或者是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说明生命体开始拥有了意识?

由于意识是一种主观现象,试图确定婴儿期是否存在意识,在方法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很明显,研究成人和年长儿童意识的标准工具,如提供口头报告的能力或追踪意识的能力,在婴儿期并不适用。

目前,影响力较高的意识理论,有高阶表征理论(higher-order representation theories,HOTs)、局部再进入理论(local re-entry theory,LRT)、综合信息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和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GWT)。尽管这些理论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几乎都认为丘脑皮层系统对维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丘脑皮层系统这一结构被广泛认为是意识存在的先决条件

最近发表于《认知科学趋势》的一项研究[5],通过对功能网络连接、注意力、多模态整合以及大脑皮层对全脑怪球反应(一种研究范式,详见后文)的结果分析,提出意识很可能在婴儿还未出生的早期丘脑皮层连接首次建立时(胎龄24到26周)就已存在,并提出了支持此观点的四个证据。

Bayne T, Frohlich J, Cusack R, Moser J, Naci L. Consciousness in the cradle: on the emergence of infant experience. Trends Cogn Sci. 2023 Dec;27(12):1135-1149. doi: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23.08.018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将“有意识”定义为“有经验观念”,即只有生物体具有主观视角和某种感觉时,才能被认为是有意识的。不同种类的意识状态之间的区别,在于所经历的感受。例如,看到一张脸的感觉与听到一段旋律的感觉是不同的。研究者同时强调,他们关注的是“核心”或“初级”意识的发展,而不是反思、自我意识等高级意识特征。

支持这种早发观点的四个证据

证据一

与意识能力相关的内在连接网络在大脑发育早期就已经存在并活跃。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这些网络中最突出的网络之一。大脑在无任务的静息状态下会默认这种活动模式,常见的发呆和自我意识过程,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完成的。成人麻醉和严重脑损伤后意识恢复的研究表明,DMN和前顶叶网络 [尤其是背侧注意网络(DAN)和执行控制网络(ECN)] 活动之间的相互调节,与意识有关[6]。

以往的研究未能发现婴儿中存在初级以上DMN的证据,但最近的一项关于新生儿fMRI数据集的研究[7]发现,足月婴儿DAN、ECN和其他基础神经网路已经区分开,且DMN和DAN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这说明,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回路的关键特征,在出生时就已存在。

证据二

虽然注意力和意识的机制有明显区别,但不可否认,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注意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类型。自上而下的注意是自发的,有内在驱动力,是我们调动身体去做一些行为,例如婴儿想要喝水而看向水杯;自下而上的注意是外在的,由于外部改变迫使机体做出行为,例如婴儿在水杯移动时看向水杯。

自上而下的注意大约在婴儿3-6个月大时出现,将这种注意作为意识发生的标志,在学界并无异议。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8]发现,婴儿自下而上的注意力与成人的前顶叶和丘脑网络相同,这表明自下而上的注意或许也足以产生意识,注意力与意识之间的联系可能早在3个月大时就已存在

证据三

我们的大脑在神经活动过程中,经常会将不同的特征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其组成元素之外信息的有机整体。这种大规模递归结构涉及到的信息整合,主要分为时空整合、多感官整合、语义整合和新信息整合,当刺激越复杂或新奇,整合就越需要意识。

麦格克效应是指,当视觉看到的一种声音与耳朵听到的另一种声音不匹配时,会让人们神奇地察觉到第三种声音。目前认为多感觉整合只会出现在有意识状态下才会发生,具体的案例是,当使用闪光抑制来阻止视觉刺激进入意识时,麦格克效应就会消失。而婴儿4个月大时就能发现间歇性的麦格克效应,到了5个月大时,麦格克效应一致会出现。

证据四

听觉怪球范式(auditory odd-ball paradigm)是针对意识障碍而提出的,其前身“怪球范式”最初是种视觉研究方法,指的是在向被试展示成序列的方块中,偶尔插入一个圆球,因为圆球出现在方块当中,看起来相当怪异,因此得名“怪球”。被试在这种实验中产生的P300波对二阶听觉怪球的反应,对意识表现特异性。P300波指的是一种在接收刺激后300毫秒内出现的、波幅较大的正电波,而表现特异性即是说,P300波的这种反应似乎仅与意识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应也可以在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临床上可能处于昏迷到觉醒的过渡期,此时患者能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能够执行指令)患者中发现,但不能在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指患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患者中发现。

最近,一项使用脑磁图(MEG)进行的研究[9]发现,新生儿和胎龄超过35周的胎儿对全脑怪球范式有类似P300的反应,并且能够与听觉网络进行交互,这表明注意和高阶区域的成熟比人们想象的要早。但值得商榷的是,因为婴儿和胎儿反应的参数与成人P300反应的参数不同,所以相关数据与成人相比出现延迟。而且,还有其他证据表明,似乎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被试也能获得P300波,但不可否认,全脑怪球反应公认在检测意识方面具有优于偶然的准确性。

将成人意识研究方法推广到婴儿身上,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婴儿研究的特殊性,实验人员通常会选择安装快捷、对运动伪影影响小的神经测量工具。例如,利用脑电图(EEG),可以灵活地将电极安装到婴儿头部,但需要额外调整通道阻抗,而且婴儿的头骨包含囟门,会导致EEG信号不均匀。不过,如果能使用3D打印头盔式脑磁图,以应用于不同婴儿的头型,需要的阻抗设置时间就更短,婴儿数据也更易获取。

除了记录技术本身的创新,我们还需要创新的实验方法和分析。迄今为止,检测意识的最复杂扰动方法是扰动复杂性指数(PCI),在这种方法中,通过经颅磁刺激(TMS)脉冲对大脑皮层进行扰动,以此通过脑电图测量复杂的大脑皮层反应。但对于婴儿来说,用感官刺激替代TMS会使得PCI方法更有效。

确定意识何时开始以及以何种形式开始这一问题远未解决,现如今,婴儿意识研究已成为意识科学的一个合法领域,并为研究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思路。

虽然对大脑发育的深入理解,可能会推动我们对意识起源的理解,但要理解发育数据对意识产生的影响,还需要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识的神经和功能基础,同时改进收集婴儿发育中大脑信息的方法,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广为接受的意识理论。

参考文献

[1]Frith, Chris. “Consciousness Is for Other Peopl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vol. 18, no. 4, 1995, pp. 682–683., doi:10.1017/S0140525X00040474.

[2]Dayton Jr., G.O.Jones M.H.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ixation reflexes in infants by use of direct current electrooculography. Neurology. 1964; 14: 1152-1156

[3]Orioli, G., Parisi, I., van Velzen, J.L. et al. Visual objects approaching the body modulate subsequent somatosensory processing at 4 months of age. Sci Rep 13, 19300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45897-4

[4]van der Vaart M. et al. Premature infants display discriminable behavioral, physiological, and brain responses to noxious and non-noxious stimuli. Cereb. Cortex. 2022; 32: 3799-3815

[5]Bayne T, Frohlich J, Cusack R, Moser J, Naci L. Consciousness in the cradle: on the emergence of infant experience. Trends Cogn Sci. 2023 Dec;27(12):1135-1149. doi:https://doi.org/10.1016/j.tics.2023.08.018

[6]Haugg, Amelie; Cusack, Rhodri; Gonzalez-Lara, Laura E; Sorger, Bettina; Owen, Adrian M; Naci, Lorina (2018). Do Patients Thought to Lack Consciousness Retain the Capacity for Internal as Well as External Awareness? Frontiers in Neurology, 9:492.

[7]Hu, H., Cusack, R., & Naci, L. (2022). Typical and disrupted brain circuitry for conscious awareness in full-term and preterm infants. Brain communications, 4(2), fcac071. https://doi.org/10.1093/braincomms/fcac071

[8]Ellis, C. T., Skalaban, L. J., Yates, T. S., & Turk-Browne, N. B. (2021). Attention recruits frontal cortex in human inf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8(12), e2021474118. https://doi.org/10.1073/pnas.2021474118

[9]Moser, J., Schleger, F., Weiss, M., Sippel, K., Dehaene-Lambertz, G., & Preissl, H. (2020). Magnetoencephalographic signatures of hierarchical rule learning in newborns.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46, 100871. https://doi.org/10.1016/j.dcn.2020.10087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瓜瓜,编辑:骐迹

相关推荐

我们何时开始拥有意识?
意识寻踪
如果AI有了意识,我们该如何得知?
植物人是否真的没意识?我们也许已经误诊一代人
AI和动物,也有意识吗?
何时该从众,何时又该特立独行?
当AI开始拥有“潜意识”
粒子机器人,能否敲开机器意识觉醒之门?
到底该怎样理解人的意识?
大脑残缺,意识还能存在吗?

网址: 我们何时开始拥有意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9983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