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一,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安排。
一时间,二级市场“利好”声音不断。另一边的一级市场,有个人LP直接发文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不再对股权投资行业进行投资。
个人LP的沉默,与减持的收紧息息相关。
“减持收紧会误伤一级市场的PE/VC,富人在投资VC/PE时会更保守。主要原因是,个人LP最主要关注的就是收益,如果到期不可减持,那么这笔投资没有意义。”一位投资人直言。
确定性将使交易恢复活力。如果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那么个人LP将犹豫不决。
但也有投资人直言,虽然有大批个人LP下车,但也有一批在VC/PE身上赚到过钱的高净值财富个人,仍然会选择股权投资来配置资产。“房地产还是股市?股权投资仍然是较为安全的资产之一。”
一面是挑战,另一面是机会。
中国证监会8月27日发布消息称,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安排。
具体安排如下:
一、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二、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三、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四、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五、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
六、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除此之外,证监会称,会充分考虑市场关切,认真研究评估股份减持制度,就进一步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作出要求。
根据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同时,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据悉,证监会正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受此影响,那些急于流动性减持的个人LP,开始犹豫了。
个人LP大量参与股权投资,还要回溯到2008年之后。
在2009-2012年期间,个人LP几乎占到市场出资额的80%以上;时至今日,这个比例不断降低,曾几何时,大部分VC/PE都提出了“机构化”募资。主要原因是,机构LP更加专业和理性。但近几年,随着募资难持续加剧,个人LP重返牌桌。
去年有一度,VC大佬们纷纷拾起高尔夫球杆,以求在球场上遇到“心仪”的个人LP。
当然,除了投资机构希望找到专业化的LP之外,十年时间,个人LP数量锐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没赚到钱。
有人戏称“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苦LP久矣。”
中国投资行业发展不过数十年,如果从2009年创业板开板算起,至今只有14年。但在短暂的发展中,呈现了暴发的趋势。一批专业能力欠缺、没有职业道德的GP搅乱了市场环境。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产业背景,都是金融出身,做GP的目的只是赚取管理费。
但在行业发展初期,个人LP很难获取行业消息,缺乏专业度,决策是基于片面信息、浅层信息做出,没有深入的调查也不会深入的调查,以致于一窝蜂的投资了大量不合规的投资机构。
这都导致了,在2009-2012年这一时间段中,个人LP被GP忽悠着,追风般投资了不少热点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大多都无疾而终,而投资也以失败告终。“很多个人LP都是在一级市场最鼎盛的时候入局的,随着基金陆续到期,不少人才发现自己原来被‘套牢’了,自然也就不会继续投资了。”
2013年,开始有专业化的GP提出进行机构化募资,这一阶段,一批第三方机构出现,让中国本土创投在募资上逐渐走到了正轨。
时至今日,个人LP虽然仍较为活跃,但是对比十余年前,已经今时不同往日。很长一段时间里,个人LP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几个相熟的财富个人,一起投进某个项目,或者自己玩天使投资。失败了自认倒霉。
想要他们把兜里的钱投到基金中去,还是比较困难的。
一来过去有些惨痛经验,二来信息爆炸的今天,自己投也问题不大。
但对于当前的GP而言,个人LP的重要程度又一次被抬高了。市场化的长钱更少,个人LP宝贵的资金,能为募不到钱的GP,稍微“送一口氧气”。
但对于个人LP而言,最重要的诉求就是——赚钱。
不同于国资、引导基金有着反投的诉求,个人LP流程短,只要确定出资,打款很快。如今一期基金募集,时间非常长,引导基金劣后出资。个人LP作为其中一环,能够极大缓解call 款的压力,甚至推进募资节奏。
个人投资人对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们未来不再出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必将失去重要的一股活泉。但个人LP的情绪化也是非常重的。他们是二级市场的一员,在消息发布后,受到减持规则的影响,未来短期内,个人LP出资将更加保守。
确定性将使交易恢复活力。如果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那么LP将倾向于更加保守。对于个人LP而言,从上一次经济衰退中吸取的教训,对于度过当前不确定性和动荡时期非常有效。
除了经验驱使下的保守,财富个人的数量和拥有财富总值也在缩水。
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最新发布的《2023全球财富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私人净财富总额下降了2.4%,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私人净财富缩水的情况。
均摊到全球约54亿名成年人身上,人均财富缩水了3.6%。相当于每个人的财富缩水了3200美元(约合2.33万元人民币),跌至平均84718美元(约合61.7万元人民币)。
美国成为2022年私人净财富缩水幅度最大的国家,而仍然身处俄乌冲突漩涡的俄罗斯,其私人净财富总额却逆势增长了6000亿美元。
由于大量配置股市等金融资产,还涉及到受汇率影响的海外资产,2022年富豪的人数和总财富都变少了。根据报告,全球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成年人数量从2021年底的6290万人,下降到2022年底的5940万人。
也就是说,超过350万人在去年被“踢出”了百万富翁(以美元计)的行列。其中,美国就占了过半的人数,有180万美国人不再是百万富翁。
尽管人数损失最多,但美国仍然有2270万名百万富翁,远超其他国家。中国以620万名百万富翁的人数位居第二,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顶级富豪数量不是第一名,但根据报告划分的财富金字塔,在全球个人资产介于1万-100万美元的群体中,中国人是最多的,占了36%。
在资产缩水的大环境下,财富个人的投资逻辑受到关注。是投资股市、还是坚持房地产,再或者出海?
市场上有个值得关注的消息,今年6月,博将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博将资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港股主板市场挂牌上市,光大国际和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与此前同样提交招股书的天图有些不同,截至去年底,博将资本共有1480名基金出资人(LP),其中约99.5%为个人投资者。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显示,若按截至去年底的资产管理规模计算,博将资本是境内第二大专注于服务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弗若斯特沙利文认为,这种差异化的LP结构有助于博将资本资产管理规模稳健增长,因为高净值人群更容易根据自身投资偏好配置可投资资产,令创投机构有望获得较高的LP复投率,实现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
博将资本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6年首只股权投资基金备案完成起,若干投资者持续投资7年以上,超过30%的投资者进行了复投,超过90名客户曾投资博将股权投资基金5次或以上。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个人投资者(LP)复投金额分别占博将资本各年融资金额的43.6%、48.1%与69.2%。
从某种角度看,之所以选择复投,一个原因就是个人投资者(LP)在博将资本身上赚到过钱。
“财富个人的资产配置诉求不同,根据不同的年龄,有些倾向于保本,有些追求回报,更多倾向于资产的平衡配置。”业内一位资深理财师告诉融中财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愿意投资一些风口上的高收益项目,但是现在收益越来越低,财富个人的期待也在回归理性。”
不少个人LP在股权投资行业赚到过钱,但他们也逐渐明白,最赚钱的时代不可能一直存在,当行业区域稳定发展,收益相对会下降。但对比房地产、股权,股权投资行业仍然是配置资产的方式之一。
这或许给了投资机构们一丝希望,那些曾经在VC身上赚到过钱的LP,并没有完全放弃股权投资这一资产配置。但关键是,谁才是能给LP赚钱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阿布,编辑:吾人,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昨天收紧IPO之后,今天,个人LP宣布退场
全球LP都在收紧口袋
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言人:不会跟进收紧IPO规则
成都LP的隐秘江湖
IPO变难了,投资人:套利的别来了
募资人说,“个人LP的钱比机构LP的钱好融太多了”
孙正义终于舍得“退场”
LP一年半拿到79.3%收益率,这类基金一年募了40只
中国IC设计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企鹅“退场”、斗鱼亏损,监管收紧后游戏直播路在何方?
网址: 昨天收紧IPO之后,今天,个人LP宣布退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