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点酷玩答网友问,今天回答网友提问:《适合办公的电脑一般选多大内存和硬盘比较好?》本文以我本人经验为例,简单说下我的看法。
首先,不是所有的“办公电脑”都适用于同一个“内存+硬盘限定容量”标准。不同工种完成不同任务的工作量可能天差地别,比如有些人办公只是敲文本发邮件,而有些人需要打开Adobe全家桶,不同工作场景为电脑带来的负担有大有小,因此没有统一答案,有必要按照具体工作需求来判断对应的电脑内存、硬盘需求。
以我家里的台式PC为例,如下图所示,鑫谷开元T1全塔机箱里面放的是前年的主流配置,主板华硕X570-E配AMD R9 5900x,我的内存放了4条DDR4-3200的光威RGB灯条,主板上有2个M.2 NVMe SSD的固态硬盘插槽,目前全部插满,都是支持PCIe4.0x4的固态,一个容量1TB,另一个2TB,实际上这台电脑还安装了2个3TB的东芝P300机械硬盘作为仓库盘和冷备份硬盘,这套总计32GB+9TB的“内存+硬盘”组合,实际上还有扩展余地,包括一个PCIe 4.0x4转M.2转接卡上的1TB SSD扩展,以及一个4TB的希捷桌面硬盘,家里的NAS设备就不作数了。目前这个配置对我来说属于满编,但不至于说容量够用,因为我的“办公场景”对硬盘的需求量不止包括“软件安装和数据存储”,还有多套硬盘备份保证数据安全的刚需。
不过对于内存来说,我认为在普通办公场景内,只要你不是大型软件依赖者,日常的PS修图,PR剪辑视频,16GB是一个基本的及格线,它可以保证你完成每日任务的基本需求。不过对于多线程加视频剪辑软件有刚需的朋友,32GB是一个标准的内存容量配置,所谓多多益善,不怕内存容量临时爆满导致系统运行卡顿或出现软件崩溃意外。之前说过我配这台电脑时是2021年底,而2023年内存和硬盘的价格都比前年要便宜许多,自然是能上32GB不选16GB了。
以下是我用这台电脑给大家做的不同软件运行环境下的内存占用消耗参考,首先是待机和轻量网页办公的状态,可以看到32GB的内存只用了不到3成,峰值9GB左右,待机4GB甚至更低。
打开360极速浏览器开了不同自媒体平台的40多个网页,同时开启Adobe Photoshop做修图操作,Word和WPS,有道笔记等办公软件,实际的内存占用来到了10~12GB左右,此时如果你的内存在16GB的话也没用满。
再看看打开Adobe全家桶的情况,此时网页浏览器和办公软件也开着,但主要用PR剪辑视频,同时交替切换PS和AU、LR等软件,此时内存占用稳步提升到13GB左右,随着Adobe同时开启项目的增加,内存也会缓慢增加,从一开始的接近16GB,我看到的最高值可以达到20GB,当然,这也和你对Adobe软件的首选项设置有关,因为我内存有32GB,所以它可以尽情使用,16GB的话,不是说一定会卡(因为这类软件也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内存容量,CPU显卡是大头)但32GB肯定相对富裕一些,不会造成资源紧张。
顺便试了一下在开启PS的时候,直接打开原神游戏会有什么变化,如下图所示,加载游戏时内存占用反而小了,这是因为机器会启动游戏模式,主动将前台游戏占用优先,此时的内存占用以游戏为主。
进入游戏界面后内存占用从6~7GB变为10~11GB左右,原神消耗内存资源并没有那么多,4K60Hz显示器全屏下16GB内存也能应付得了。这里只给大家做参考,毕竟有些人办公之余还是会打打游戏解压的。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16~32GB对于大多数办公电脑来说足矣。且完全适用于DDR4平台,如果你预算吃紧,有D4平台的电脑,16GB扩容到32GB也不会消耗太多成本。
至于硬盘这块,1TB是基本用量,Adobe软件肯定够用,但如果装入太多媒体资料,1TB太够用,像我这种有备份刚需的,4TB也不够我用,所以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锤子定死了。
最后还是提醒各位,如果你之前没配过电脑或者之前的老电脑配置太久,那么今年装机可以优先选择DDR4 32GB内存和2TB的PCIe3.0x4 M.2 NVMe 固态硬盘作为基本配置,原因很简单,这个代系和型号的内存和SSD组合可以花比往年更少的成本拿下,完全可以应对三年内的办公需求。我是笔点酷玩,希望我的科普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收获。我们下期再会!
发布于:辽宁
相关推荐
适合办公的电脑一般选多大内存和硬盘比较好?
购买台式机需要注意那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机子。
电脑 16G 内存升级成 32G 内存,日常使用区别大么?
固态硬盘和内存的低价红利期,快结束了
硬核观察 994 研究发现,硬盘一般三年就坏
手机内存已经达到1T 存储了,普通私人电脑还在512GB徘徊
华为云电脑下线,云电脑市场溃败的开端?
组装电脑内存选购注意事项
电脑硬盘平时保养维护小知识
网上都在吹的DDR5内存,要是买了有你哭的
网址: 适合办公的电脑一般选多大内存和硬盘比较好?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