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在“黑灯工厂”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24小时不间歇生产;在餐厅,“机器人服务员”帮着点单传菜……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正加速应用于更多生产、生活场景。
随着需求激增,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645.8万套,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持续优化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2022年,工信部等四部门公示了77个机器人应用优秀场景,覆盖农业、建筑、医疗、矿山等领域。今年2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56.29万家,今年前5月,我国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7.07万家,同比增长35.3%。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地出台政策规划,结合自身产业结构,谋划机器人产业发展“施工图”。从具体规划来看,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丰富机器人应用场景、提升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成为各地产业发展重点。比如,北京提出加快打造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生态优化和产业协同共联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北京样板”,到2025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上海将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深圳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从各地产业密度来看,东部仍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深圳、广州、苏州分别有机器人相关企业4.08万家、3.69万家、2.93万家,排名前三,此后依次为上海、成都、北京、东莞等城市。
业内分析,政策红利下,各地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将缩短行业犹豫的时间,进一步推动行业更快走向成熟。
“对行业来讲,这些政策规划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的成熟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麦岩智能创始人、CEO 李宇浩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应用行业,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的挑战主要在产品和市场的成熟度,随着行业体系逐渐完善,这些问题将被一一克服。
“机器人是全面融入国民经济的使能技术,是世界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聚焦创新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共性技术自主可控能力,重大技术装备的品质和应用的持续提升能力,质量基础设施的服务支撑能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会以庞大的需求市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技术追平与赶超。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张江机器人谷聘用专家成立产业联盟
Magnify 2020中国产业观察年度峰会 | 活动回顾
创投观察 | 生物医药的下一个爆发点:免疫系统相关产业
AI行业寒潮下,智能物流机器人产业迎来“风口”
北京:到2025年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超300亿元
当AI撞上机器人,一幕改变世界的产业大戏,已悄然开启
创投观察 | 医疗健康市场结构变化与产业投资机会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技术赋能 着力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服务超95%大型央企、近百座城市,京东云深入产业落地十大产业场景
戈壁创投科技投资 OPEN DAY: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网址: 产业观察:多地谋划“施工图” 机器人产业加速前行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