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如何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

如何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ID:cxericreading),作者:CxEric,原文标题:《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思考的框架>推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跨学科知识、思维模型这个话题里,《思考的框架》是近年少有的佳作——尽管这句话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我依然决心将它写成本文的第一句。

一般来说,大多数讲解思维模型的书/文章都有如下问题:

1. 庞杂地罗列模型,一口气讲几十个模型——太多重点的结果,就是没有重点;

2. 照本宣科地陈述定义、内涵,读完依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3. 写作或翻译语言晦涩难懂;

4. 不知道可以怎么应用。

相较而言,《思考的框架》在这4个方面虽非完美,但已经远胜同类型的大部分图书(不排除是同行衬托)。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全书只讨论9个思维模型,行文流畅、深入浅出,尤为难得的是,书中很多内容是作者自己理解、体悟后再写出来的——这让这本书读起来更有价值,而他写作的初心就是要写一本给自己孩子看的书。

这本书讲的9个思维模型有:

1. 地图不等于疆界

2. 能力圈

3. 第一原理思考(第一性原理)

4. 假想实验

5. 二阶思考

6. 概率思考

7. 反演法(逆向思维)

8. 奥坎剃刀(奥卡姆剃刀)

9. 汉隆剃刀

看起来都很眼熟,对吧?

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是,一些名词虽然熟悉,但我并不确切知道它的内涵是什么;即便一些我很熟悉的模型,在阅读作者的解释和演绎时,我依然获得了一些新见解。

所以,如果你对芒格、跨学科思维、思维模型感兴趣,我很认真地推荐这一本图书。

另外,如果你习惯“太长不看”,那我推荐优先阅读本书的前言、第一章和第九章,这3章就已经值回票价。

一、什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这个词这些年颇为流行,经常见诸自媒体、报刊和图书,但很少有人去想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承认,这个词听起来很唬人,似乎它是一个新发明的、高深莫测的玩意。但实际上,思维模型是真正的“日用而不知”——我们每天都会运用思维模型,但我们经常没有察觉这个过程。

《思考的框架》就把“思维模型”的定义,讲得很清楚:

“思维模型就是事物运作方式的一种再现(representation)。我们无法把世界的所有细节都保留在大脑中,因此我们会使用模型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成可理解、可组织的区块。

不管我们是否有意识,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这些模型来思考、做决策、理解周围的世界。”

这些模型,可能是我们亲身经历学到的,可能是别人教给我们的,也可能是某个聪明的家伙构建的理论。

但不管它是如何来的,它的目的都是帮助在脑袋里面“再现”某种事物,揭示某种规律,终究是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最好,还能影响现实。

如果容许我狗尾续貂地展开一下,我会说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思维模型”。

譬如说,你听到过的各种“人生忠告”:

吃亏是福;

诚实是第一策略;

学海无涯苦作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

又或者是中学学到的:

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牛顿力学三定律;

分子的结构;

巴普洛夫的狗;

能量守恒;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还是大学和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

理性人假设;

有效市场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正态分布;

黑天鹅;

熵增定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我看来,以上这些东西统统是思维模型,它们都在试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就这个意义而言,这就是“思维模型”这个“模型”的了不起之处:

从“思维模型”这个视角看过去,你有机会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将所有的人类智慧都视为一个个思维工具,它们都可以“为我所学”、“为我所用”。

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分,没有无法打破的门户之见。

当然,它们是对是错,好不好学,好不好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举例而言,你可能已经发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句老生常谈的格言俗语,和某个学科构建的精巧理论比起来,前者未必就比后者要差,甚至有时候,前者能更清晰地解释现实、安定人心,给出更合适你的行动指引。

二、好模型与坏模型

我们每个人脑袋里都有一堆思维模型。甚至,仅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就可以捣鼓出一堆“模型”出来,然后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有时还会拿它来写文章、写书、开课,以及更有意思的——教训年轻人。

只要你不是未涉职场的学生,你必定见过这样的“苦口婆心”:

在职场上,总有前辈教导新人:混职场就是要会“来事”,要跟对人,要拓展关系,埋头苦干是没用的,你看某某就是这样才没出头;

不过,也有老手教育后辈:站队、拉关系都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是你的业务能力如何怎么样,你看某某就是这样才出头的。

一者说职场重人际关系,一者说职场重业务能力。

谁主?谁次?

这种分歧,堪称当代职场的“剑宗/气宗之争”。那么,你是剑宗还是气宗呢?

(嗯,跑题了,拉回来)

观察这里两个场景,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位前辈都是在向你输出某个思维模型,向你揭示他所相信的职场规律,以及面对这种规律,你必须采取的因应之策——他们都在告诉你,“我摸到的大象”长什么样子。

谁对?谁错?

这实际上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评价一个思维模型的优劣?

《思考的框架》给出的答案是:理解现实,以及更进一步——脚踏实地地,“在真实世界里测试你的想法”。

“模型愈能反映现实,就愈能提升我们的思考。关键就在于理解现实。理解不仅能帮助我们采取行动,更能帮助我们排除或避免那些本来没有察觉到、会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当理解与真实脱钩,我们就会失去力量。我们必须不断测试理解与真实之间的连结,不断更新。这不是一个可以打勾的框框,也不是具有明确开始与结束的任务,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这个回答很精彩,也可以换一个更简洁、更熟悉的表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诚然,这个世界有无数个思维模型,但它们的品质、解释力、预测力是截然不同的。

好的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真实”,而坏的模型会让我们“扭曲真实”。

就像你的人生路上,谁都可以给你一堆人生建议:

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如听一席言”;

还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多年后想起你依旧要骂一句:呀呀呸。

这句话可视为作者对思维模型的根本看法:“思维模型不是把决策的过程变冗长,而是帮助你在看待事物时,从‘你认为应该是怎样’转变为‘看见事物本来的样貌’。”

这句话就是《思考的框架》一书的核心线索。

另外我相信,“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这就是芒格所说的理性。

三、地图隐喻:模型避坑指南

人类创造了无数思维工具,又经常被这些工具所束缚,甚至反噬。

作者非常聪明地,在全书第一章就直面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关于模型的模型,这个模型叫“地图不等于疆界”(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这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地图是地图,疆界是疆界、街道是街道,二者当然不同。但人们经常会忘了这个简单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地图?

就本意来说,地图是一张纸质的图,上面标记了重要的地理信息,可以指引我们走向/避开某些地方。

留意,在这个过程中,地图实质上是在提供情报,并协助我们做出“预测”——往东边走,我会遇到一间客栈;往西边走,我会看到天地会青木堂堂口。

那么,地图比喻什么东西?

基本上就是“思维模型”、思维工具的意思。

“例如,某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是要把错综复杂的数千笔交易,简化成能够一目了然的资讯。或像是有关工作流程的规章文件、如何养两岁小孩的父母手册,或是你的绩效评核报告。这些都可以视为简化复杂领域的模型或地图,引导我们在其中前行。”

财务报表是一张地图,办事指南是一张地图,育儿手册是一张地图,它们都负责提供情报,协助分析,甚至是给出预测和指导。

但我们经常忘记了:

“对事物的描述并不是事物本身;模型不等于真实;抽象化的概念也不再是被抽象化的对象。”

“地图不等于疆界。”

财务报表是对公司信息的“描述”,但财务报表不是公司本身。如果财务数据无比靓丽,公司却已经千疮百孔,那么你应该将报告丢进垃圾桶。

创业指南是一张指引创业道路的地图,但创业指南不是创业本身。如果你100%执行书上的东西,十有八九你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育儿宝典对大部分新手爸妈都很有用。但大多数爸妈都体验过,你根本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地照书养,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只会徒增疲惫/烦恼/争吵。

如果你遇到现实与地图的冲突,你该怎么办?

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你必须修正地图,而不是否认现实。

但有趣的是,在股市里,经常有人宁可相信一个复杂的估值模型,又或者管理层讲的科幻故事,而不是相信眼睛看到的现实生意。

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

这就是使用地图的第一原则,你必须非常清楚:现实跟地图不同。

事实上,你越是清楚这张地图的局限,你反而越能够用好这张地图。

“真实世界是混乱而复杂的,试图简化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但如果我们的目标变成简化,而不是理解现实,就会开始做出糟糕的决策。”

“使用地图或模型的人都必须理解并且重视地图的局限,否则就不算真正了解模型、地图或缩图。如果不了解地图告诉我们、没告诉我们的资讯,地图对我们来说不只没有用,甚至会带来危险。”

这是我的看法:

地图是抽象简化的现实,现实是终极版本的地图。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对所有的思维工具都会更宽容一些,当遭遇现实与模型的冲突时,我们也会更平和、更务实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为了最精确地使用地图或模型,我们应该考量三个要素: 

1. 以真实情况为最终的更新版本;

2. 考虑绘图者是谁;

3. 地图可能也会影响现实疆界。

“模型是探索的工具,而不是强迫大家遵守的铁律。模型是参考指南,而不是法律。”

四、汉隆剃刀:默认愚蠢,而非恶意

“听到蹄声时,请想到马,而不是斑马。”——据说医学生们都曾被教导过这句话,不知道是否属实,但不管如何,这句话非常有力量。

这句话背后的思考是,当你面临有限信息时,请选择最简单的解释,而非复杂的、更小概率的解释。

如果医生们不这样思考问题,医生和病患都会被无尽的焦虑和恐慌压垮——发烧就是发烧,不要率先假定什么奇怪的小概率病。

类似的思维还有:

a. 玛丽是一个银行职员;

b. 玛丽是一个热爱摇滚的银行职员。

如果你不具备其他新的信息,请务必选择相信a,而非b。

理由很简单:前者的解释更简单,概率更大。

以上的思考都非常符合逻辑,对吧?

接下来,我们将这类思维方式带入到人际关系、心理领域,试想下:

当别人引发/制造了一件令你不快的结果时,我们应该如何揣测他的动机?

a. 他是充满恶意的;

b. 他是无心的。

“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的洞见是,某人制造了一个糟糕的结果,潜在的解释有很多种,包括:愚蠢、懒惰、粗心、缺乏经验、能力不足、运气不好等等,当然也包括——恶意。

但两相比较,愚蠢、懒惰等动机只需要很小的心理能量就能触发,而一个人要秉持对你的恶意并付诸实践,需要调动很大心理能量并承担一定风险。

因而,在有限信息的情境下,如果一件坏事可以用愚蠢/懒惰来解释,就不应该假定是出于恶意。

——“更容易用愚蠢来解释的事,不该归咎于恶意。”

“此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动作背后需要最少的能量就能执行的动机(例如无知或懒惰)比恶意驱动的动机更可能发生。”

行文至此,我希望这个逻辑大致能讲清楚,但即便逻辑上你能接受,在实践它时依然非常困难。

因为,人类并不习惯理性思考。

“我们会受生动、可得的证据影响,而做出违反简单逻辑的判断。我们会根据手边的资讯过度推论。即使是不相关的因素,如果刚好很接近我们原本就相信的事物,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因素打包在一起。”

所以,当我们自己是某件坏事的受害人时,防御机制会调动一切可得信息,力证对方“有罪”,而且是“恶意为之”。

昨天买的股票,今天就大跌?

一定是有人恶意做空,故意让我损失惨重——对方是谁?管它是谁,可能是叫庄家,可能叫主力——反正他恶意满满,此刻正在弹冠相庆。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解释。更简单的解释是,出于某种规律,或某种情绪,你的股票就跌了。

甚至,哪怕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股票本身就是会随机游走,涨涨跌跌——根本就没有任何人针对你。

但股民们总是很难接受这个简单解释。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不容易放下“受害者”的心态。

同样地,在职场遭遇不平等时,在人际关系遭遇伤害时,在开车发生事故时,如果我们是造成坏结果的那一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辩解:我不是故意的。

但如果我们受害人一方,我们则很难摆脱有罪推定:你就是故意的!

这是一种很不利的心理倾向。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不先考虑愚蠢等情况,就直接认为是恶意,就会导致许多偏执的情况。始终假设他人具有恶意,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是一种极度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认为别人是蓄意要找茬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在这种防御模式下,我们很难把握机会,更不用说发现机会,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自救,往往会让我们的视野缩小到眼前的威胁,而不是放眼于大局。”

汉隆剃刀——这就是我觉得全书最有价值的一个思维模型。

尽管很难,但我们如果能试着相信,大多数的伤害、大多数的坏事,并非源自某种恶意,而是出自他自身的愚蠢、懒惰或疏忽,我们会对这个世界更宽容一些,也会少一些老想着对抗世界。

这其实也是一个常识:这世界没那么多反派。

“汉隆剃刀证明了真正的反派比你想象的还要少。大家都是一般人,就像你一样,所有人都会犯错、会偷懒、会有不好的念头、不良动机。认识到这一点并依据行动,我们的生活会更轻松美好,也更有效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ID:cxericreading),作者:CxEric

相关推荐

36氪领读 | 那些掌握时代的人,看见的“一个世界”
如何读懂高于你现有“水平”的书籍?
装备党必看,如何逃脱“差生文具多”的命运?
天使投资人“看见”的能力
这个理论,重塑了物理学今天的面貌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看见“幽灵”的技术真相
如何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
在职场上,你能用到的6个领导力沟通技巧
如何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
女性领导力:看见她的光芒

网址: 如何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9598.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