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0.1元,买到就是赚到!”你是不是经常被这句话吸引,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平时购物作为赠品都可能被吐槽“就这?”的勺子,为什么变成下单后0.1元加购反而更有诱惑力?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被「比例偏见」拿捏了!
在很多场合,人们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比例偏见」却使人们更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不太好理解?我们来看个例子。
附近的超市一桶色拉油90块钱,你听说另一家超市正搞活动,每桶只要50元,但要走20分钟的路程,大部分人会选择去另一家超市——花费20分钟的时间可以节省40元,几乎省了一半的钱。换一种情况,假设你在附近的商场看上了一款名牌皮包,售价6600元,而另一家商场同样的皮包只要6550元,同样要走20分钟的路程,你会不会选择去另一家商场购买?
如果你对数字非常敏感,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同样是花费20分钟的时间成本,一桶油节省40元,人们愿意去,而一个名牌包能节省50元,大多数人却认为不划算!
50元明明大于40元,却在人们心中产生了相反的价值认知,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人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自有一套核算对比的方法,90元省40元,几乎节省了50%;而6600元省50元,节省不足1%,人们关注的是50%大于1%,所以更倾向于省40元钱,这就是所谓的「比例偏见」。「比例偏见」常常被运用于商家的营销套路中,商家都会让用户在表面上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从而促成交易。
举个例子,你宴席消费8300,老板说打95折,你可能会觉得不太满意——消费了这么多才95折?如果老板说抹个零,收你8000,这时候你可能会更开心——便宜了300块呢!事实上,8300元打95折,只需支付我们7885元,相当于便宜了415元,两者对比,肯定是打折的方式最优惠,可为什么顾客不买账呢?
答案显而易见,人们受比例偏见的影响,误认为优惠300元,比打一个不大敏感的折扣优惠得多。
相反,如果你到了低价购物店,情况就大不相同了。10元的小商品,店主说优惠2块钱,大部分人会看不上。假设店主在门口树立一个大大的牌子,店铺促销大优惠,全场8折,店铺很可能会人满为患。
为什么会这样?10元的小商品打8折,和优惠2块的结果不是一样吗?真相是,人们不会理性地计算出数字,然后仔细对比,而是受比例偏见的影响,偏信8折比优惠2块要有价值得多!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商家的产品或者服务价格比较高,通常会采用降价的方式让顾客感到优惠;如果产品或者服务价格低,那么,商家就会采用打折的方式。究竟两种方式哪个更实惠,则需要消费者理性判断。
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常见天猫、京东上买东西,结算时弹出1元或10元换购原价50或100的商品,一般会更容易促成交易,让大家觉得用很少的钱买到了高价值的东西。
拿一开始的勺子举例来说,买500元的锅赠送10元的勺子,比例是50:1,对比锅来说勺子的价值太低,在消费者看来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赠品。但换成买500元的锅后,0.1元即可加购一个价值10元的勺子,在消费者看来,自己是用0.1元获得了100倍的价值,从而产生占到便宜了的愉悦感。
从数值本身来看,加购一个“基本不用”的商品,是增加了无谓的支出,但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倾向于通过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来判断自己赚了还是亏了,这也是「比例偏见」常见的应用。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比例偏见被大家忽略,那就是网贷利率。放眼目前网贷市场,大部分网贷产品宣传的都是“一万元每天只要5元利息”等,咋一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只要稍微一换算,就会发现,一万元每天5元利率的网贷,年利率竟然高达18%,比很多银行贷款利率高多了。这样一听是不是一点也不优惠了?在这里东方融资网也为大家送上贴心提醒,谨防「比例偏见」下“很划算”的心理,切勿盲目做资金决策!
发布于:江苏
相关推荐
降至“小米价”,史上最便宜的iPhone来了
网络成本便宜40%,资费便宜50%,传统电信业的颠覆者来袭
埃隆·马斯克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了解的50种认知偏见
全自动化虽然还早,但机器人劳力确实越来越便宜了
26元,苹果最便宜的商品要来了?
在产品设计中,你一定有的3大偏见
为什么今年双十一,没有便宜的 iPhone12 卖了?
为什么今年双十一,没有便宜的iPhone12卖了?
价格战开打:社区生鲜团购谁最便宜?
iPhone 12 会比 iPhone 11 更便宜?先看清楚配置再说吧
网址: 东方融资网:“比例偏见”,你认为的便宜,未必真的便宜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