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不知道大家是否对《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这两组词汇感到“即熟悉又陌生”。
每当我们注册使用一款APP软件时,都会提示用户点击同意《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方能进行使用。但许多消费者往往点击“同意”后便草草略过。那么,这两项网络合同一般人真的读得完吗?它们又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平均2.7万字 最高需80分钟才能看完
如果你真要把《服务协议》及《隐私政策》读完,实际上并不是一件易事。
结果显示,下载量前15名的APP中,它们的《服务协议》及《隐私政策》总字数达到了惊人的40.5万字。这等文字体量,相当于把今年大热的《狂飙》原著读了1.7遍。
单个APP的《服务协议》及《隐私政策》平均也有2.7万字。其中文本最长的是高德地图,两项合同文件合起来有4万余字,按照成年人平均每分钟500字的阅读速度,需要1个小时20分钟才能全部看完。
分开来看,《服务协议》的平均文本长度在1.1万字。文本最长的是钉钉,有1.4万字;最短的则是京东,只有5000字出头。《隐私政策》文本则要更长,平均字数在1.6万字。其中文本最长的是高德地图,字数高达2.5万字;最短的则是QQ,文本也有近万字。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点开《服务协议》及《隐私政策》后,15款APP中有11个都有“套娃”行为——即一项条款文件援引了多个其他的条款协定。微信的《服务协议》是其中“套娃”最多的,一共嵌套了46份协议与可阅读的的附录文本,这些嵌套内容的总字数更是高达惊人的27万字。
让用户守规矩成“服务协议”最大内容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了上述15款APP《服务协议》中各个目录所占的字数比重,发现在总计17万字的《服务协议》中,用户行为规范、账号问题与知识产权成为该板块文字量最高的三个部分。
其中,用户行为规范的行文总字数高达3.8万字,占比22%。特别是在QQ的《服务协议》中:总计1.2万字的文本,用户行为规范的相关章节高达6380字,占了总文本的50%,是15款APP中用户行为规范文本占比最高的。
账号的使用、注册等相关问题,成为了《服务协议》的第二大板块。在这个部分,15款APP的累计字数达2.2万字,占比13%。关于账号问题的阐释上,钉钉的相关文本数量接近有2981字,文字量居首。
此外,15款APP的《服务协议》目录中有13款都提到了“知识产权”,相关文字总字数达1.1万字。百度的相关文本数量最高,在“知识产权”的文字量有1460字。当然,这里的“知识产权”基本与用户无关,主要都在强调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
《隐私政策》超4成篇幅描述 “如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当下中国消费者对用户隐私愈发重视,那各大APP的《隐私政策》主要又在讲什么内容?
九派新闻记者梳理发现,15款APP中《隐私政策》累计字数高达23.5万字。“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以及“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成为了三大主要内容。
在“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上,15款APP总共写下了10万字的相关说明,占《隐私政策》整体的43%。
高德地图则是个中代表,它的《隐私政策》总文字长度2.5万字,其中有超过半数的篇幅都在讲述如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支付宝则是相应着墨最少的,相关部分的描述为3622字,占其《隐私政策》总文本的26%。
在“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和“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的描述上,15款APP分别写下了3.5万字和1.8万字。
“个人信息的转让与公开”的环节中,爱奇艺的相关阐释最多,一共描述了3708字,在15款款APP里排第一;在“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的部分,淘宝的着墨最多,一共讲述了1840字。
饶有趣味的是,作为《用户行为规范》写了6000多字的QQ,在“如何保护和存储个人信息”的部分却是字数最少的,仅400字。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徐敬宏在对顶流网站的隐私协议研究中指出“隐私声明中大多数网站都在积极谋求自己的权利。与隐私声明中的其他内容相比,(网站)对于用户的权利的说明都不完善。”
与5年前相比,这样的情况已有改善:现在15款APP的《隐私政策》目录中明确提到了“用户权利”,相关累计字数也超过了1.5万字。
当下国家对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日益重视,近日中消协发文称要提升消费者合同意识和维权意识。如此看来,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了解和读懂APP的网络合同,就成了实现这项目标的必经之路。
话里话外
巨幅协议、隐藏条款、迷你提示……当我们的生活和网络紧密相连,“手机上签合同”已经成为常态,小朋友使用学习软件、玩网络游戏,老年人用购物app、社交工具,无一不需要勾选这些“小对钩”,从表面来看,这是双向合同,对双方权益进行严格细致划分,既然√了,就表示签字画押、绝不反悔。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此引发的问题此起彼伏,这样的问题并非315才有,隔一段时间就有小朋友玩游戏被扣巨款,亦有老年人因此卷入不明消费,而年轻人也未能幸免,哪怕餐馆点个餐,也要扫码确认。出了问题很少见过通过用户自己能解决的,要么媒体曝光,要么警方介入。
“客服”们总是客气而冷静:我们是按照协议来的。问题是,我下载一个app还需要花1个多小时去看协议?点个餐,都得拿出签合同的精神来审核文本?更何况那些作文尚且写不明白的小学生,看报纸都要放大镜的老年人?
管理部门三令五申,相关单位虚与委蛇,用户只能小心翼翼。对此,可有解决办法?全靠事后监管让网络世界充满陷阱,能否出台统一的用户权益保护条款?维权渠道能否清晰、高效?网络时代应当让生活更便捷,而不能让生活变得像网络游戏一样,需要不断打怪才能升级。
发布于:上海
相关推荐
15款顶流APP用户协议总字数40.5万!《狂飙》都能读2遍了
抖音“顶流”,凉了之后去哪了?
MCN,你真的可以留住贵司顶流吗?
洛阳老君山,被制造的顶流景区
印度再禁15款中国App 美拍、小米浏览器在封禁名单内
基金顶流,“宠坏”年轻人?
改造“顶流”娃娃
刚刚,这家独角兽被卖:曾为业内顶流
明星带货顶流只剩贾乃亮?
Siri未来能读心?看看AI语音助手的五大进阶趋势
网址: 15款顶流APP用户协议总字数40.5万!《狂飙》都能读2遍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