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出版,至今已经有100年的时间了,《舆论》是传播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李普曼在书中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并认为大众难以通过媒介了解世界的真相,李普曼的理论至今依然有巨大的价值。
1914年,在一座海岛上住着一些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岛上的人只能靠邮轮带来的报纸获知岛外的信息,而英国的邮轮每60天才来一次。这年9月,在邮轮抵达之前,岛上居民在谈论他们上一次报纸上关于卡约夫人即将因枪杀《费加罗报》的编辑贾斯顿·卡尔梅特而受审的消息,他们想要知道最终的审判结果。
当9月中旬邮轮抵达的时候,他们焦急地涌向码头,希望最新的报纸能带来判决的消息,然而更重要的消息被公布,过去6周,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结盟,并对德国作战。
此时,岛上的居民依然愉快地相处,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敌人。
信息的滞后性,让岛上的居民对于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而在欧洲大陆,交战国内的公民对于一战中真实状况的了解,也好不到哪去。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最激烈的战役之一,因每日伤亡重大,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在战事最激烈的每一天,将军霞飞都跟他的幕僚聚在一起,讨论第二天见报的话术,这些话术将决定交战国的人民如何认识战争的走向。
在战役中,法军的支援堑壕没挖,备用道路没建,有刺铁丝网不够用,但将军们不会坦承这些问题,因为这会让本国人民信心不足,并对战局充满焦虑。己方阵地上的损失被描述为,我军对此并不惊讶,一切都在掌控中等等。
战场上的将军们经过字斟句酌将消息传递给本国人民,显然,人民通过这些消息根本无法获知战事的全貌,他们获知的信息可能永远都是“我方大胜”、“我方向后进攻”等消息。
“几乎每天的公报……都在描述德军……损失极为惨重……德军在进攻过程中伤亡惨重……由于损失惨重,敌人已无力再发起新的进攻……有些陈词滥调每天都用。”
对于英法的人民而言,好在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获胜,因而他们对于当年得到的假消息也不会有太大的怀疑。
据说在一些战役中,军队的最高统领每天都在获得“我军大获全胜,敌军惨败”的消息,但最终结果却是己方“大获全败”,显然在这些战役中,将军们将高超的宣传技巧用在了最高统帅身上。
显然,在信息通讯并不发达的一战期间,大众能够获知的信息,都是经过信息控制者筛选过的,大众了解的世界也是被修饰过的世界,这与真实的世界有着不小的差别。
李普曼就此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
100年前的1922年,李普曼在研究了一战前后信息流动和扩散的特点后,出版《舆论》一书,在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修饰之后向人们提供的信息环境,这实际上造就了脑中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差别。
李普曼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拟态环境,而非100%真实的世界做出的,”世界很大,牵涉到我们自身的种种情况又往往错综复杂,信息则始终处于相对稀缺状态,故我们的观念中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基于想象得出的。”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拟态环境的出现由两个因素导致:
一是内容的筛选,这一点上一部分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例子,只要信息是经过筛选的、加工的,那么大众通过这些信息构建的环境就是拟态环境。
二是刻板印象效应,刻板印象一方面让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充满偏见,另一方面却也是精力有限的人类判断问题的取巧方式。
哥廷根(Göttingen)曾召开过一届心理学会议,期间一批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参与了一项有趣的实验。
距离会议大厅不远处有一个庆典活动,活动中还有一场假面舞会。突然,大厅的门被打开,一个小丑闯进来,背后有一个持手枪的黑人在疯狂地追赶他。他们在大厅停下来打斗,小丑摔倒了,黑人跳到他身上,开了一枪,然后两人都冲出了大厅。整个过程发生在不到二十秒的时间里。会议主持人要求在场的人立刻就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一则报告。
最终结果是,40篇报告中,10篇可以被认定为虚构内容,24篇是半虚构的,只有6篇可以被视作有证据价值的材料。
可以看到,即便是亲临现场的目击者也无法100%还原事件的全貌。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叙述事件原本的始末,可实际上讲的是经过自己改造后的版本,他们的经验、评价标准等都会让他们的大脑形成对事件的独特认识。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的趣事,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为了帮助袁世凯打消称帝的顾虑,买了一套印刷设备,亲任主编,制造了一份假的《顺天时报》,专供袁世凯阅读,里面把报纸中反对帝制的稿件,改成拥护帝制的内容,袁世凯看到假的报纸获得的结论是:称帝形势一片大好。
在这里,袁克定给袁世凯定制了一个拟态环境,并且袁世凯对这个拟态环境深信不疑。
李普曼的《民意》出版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是用文字写成的对民主制最有力的控诉,也是对民主制度弊端的丰富揭露。但另一方面,他并不赞同李普曼认为民主制度无法真正实现的观点。
二人对于信息传播和民主的分歧形成了著名的“李杜之争”。
在《舆论》中,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行,前提条件是公民对于世界的准确判断,这不仅需要媒体在做新闻时的客观性,还需要公民具有极高的文化水平,在拟态环境下,公民永远无法100%获得世界的原貌,而公民的素质高低不同,也会导致民主决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制度只是海市蜃楼。
杜威则认为,外部世界在我们脑中的呈现固然没有那么精准,但要获得外部世界的看法,除了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耳朵”听。民主存在于传播与交流中,我们可以依靠的是大家的协商与同意。
因此,传播最重要的是参与一个共同的世界,大家共享着一些东西,认同着一些东西,只要大众参与就能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传播在他的民主理论中,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民主就是共享和传播。
本质来讲,传播学的李杜之争,一个认为大众是愚昧的,容易被误导的,一个认为大众是能够通过参与和讨论形成清晰的认知的。这样的争论,实际上贯穿了传播史的始终,至今并没有得到标准答案。
刘海龙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概括了李普曼认为人们无法获知真实信息的4个因素:
第一是新闻工作者自己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造成他只会选择自己愿意报道的事物进行报道。第二,新闻工作中约定俗成的制度会影响新闻选择。如新闻工作的日常习惯中存在许多套路。第三,报纸经营方面的压力以及公共关系的影响,会导致报纸刊登那些为了被报道而制造出来的事件。最后是政策的控制。
这些因素在报纸时代一直存在,在今天会有什么不同吗?理论上,今天的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丰富和无穷的信息,这相对报纸时代只能获得被挑选的、有限的信息是一种进步。
但事实上,今天的读者依然难以通过互联网阅读获得真相。原因有以下几个:
1.算法的作用。今天,大部分人阅读信息会通过信息流类APP,而这些内容基本都由算法主导,算法会根据阅读者的兴趣推荐内容,阅读者只能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效应。而一个人如果只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认识世界的原则,则必然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以偏概全。
2.被加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一个心理学效应,它并不会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消失,刻板印象会形成一个人对事物的偏见,而今天的算法会根据他的偏见来推荐内容,这会让阅读者更加深自己的偏见。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民主党的投票者看到的共和党相关方针和内容都是有问题的,从而认为民主党的方针是正确无比的。
3.无孔不入的广告。信息流平台的终极目标是要盈利,平台的盈利目的,让其大量推荐广告性质的内容,这些广告内容良莠不齐、真真假假,误导了阅读者的判断,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它们是广告,而将其误认为是正常内容,最终可能做出错误的行动和消费决策。
4.审查和过滤。这一点就不展开讲了。
由此可见,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在今天并不过时,我们今天获得的信息依然是偏颇的、经过加工和过滤的,所以不要认为今天我们在认识世界方面会比报纸时代的人更有优势。
李普曼说:回首往事时不难发现,我们对于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的了解远非直截了当。
参考资料:
李普曼《舆论》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寻空的营销启示录”(ID:xunkong2005),作者:寻空,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iPhone应用的评分,你以为真的是你说了算吗?
你以为它老了,其实是你太嫩
你以为你在创业,其实只是在为社会打工
iPhone应用评分,你以为真的是你说了算吗?
你以为它是个灯泡,其实它是个窃听器
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其实我们早已各奔东西
你以为早就有答案的那些问题
你以为的灵感枯竭,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趣步涉传销被查,你以为其他“走路赚钱”App就靠谱吗?
UMass和Adobe联合发声:你以为的魔法,不只是你以为
网址: 李普曼的《舆论》出版100周年: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