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消费者面对满减折扣的热情正在逐渐减退。当消费意愿日益低迷,商品选择逐渐固化,“数字藏品+”的营销模式开始成为各大品牌商获取流量的突破口。
图片来源:天猫、京东
富途ESOP注意到,自去年以来数字藏品的这股热潮开始在国内各个领域蔓延开来。
2021年12月,河南博物院发布的文创数字藏品“妇好鸮尊”,售价19.9 元,限量 1万份,一秒内即宣告售罄。
今年3月,中国设计师品牌ANNAKIKI在米兰时装周上,推出了2022秋冬NFT虚拟服饰胶囊系列,并邀请一众女明星晒出自己身穿NFT虚拟服装的图片,引发网络热议。
图片来源:微博
不难发现,曾经小众的数字藏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数字藏品为何走红?被热捧的背后,是否存在真正的创新价值值得关注?在我国市场监管环境中,数字藏品是否能孕育出本土化生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市场的探索和验证。
很多人常常将数字藏品等同于NFT,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数字藏品是一次中国NFT本土化、合规化的尝试。
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从物理层面上说,NFT本质上就是一串储存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可验证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简单来说, NFT 就像数字资产的身份证,它能够指向数字艺术、游戏、域名、门票等任何内容,使其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
最早的NFT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NFT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此后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摸索,2017年,Larva Labs在以太坊公链上发布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NFT项目 —— Crypto Punks,正式开启了将数字图片作为加密资产的时代。
2021年3月,数字艺术家Beeple的一幅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以近7000万美金的成交价吸引全球关注。至此,海外NFT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年谷歌搜索量、交易数量、交易金额等关键性指标均呈现爆炸式增长。
作为一个舶来品,NFT进入中国时间较晚。可以说,国内NFT市场是从2021年中蚂蚁链粉丝粒发布的两款NFT皮肤“敦煌飞天”与“九色鹿”后才开始逐步成长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避免NFT变成炒作投机的工具, NFT进入中国市场后,弱化了其投资交易的金融属性,更多是从版权保护和数字资产确权的角度切入,以“数字藏品”的身份,去探讨在中国市场发行、销售、流通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
因此,2021年10月以后,蚂蚁链粉丝粒、幻核等平台将发售的NFT产品全部改名为“数字藏品”,明确了数字藏品在中国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发行意义。
根据NFT的三层产业链 —— 基础设施层、项目创作层、衍生应用层 ,富途ESOP梳理了目前海内外NFT市场发展路径的区别。
| 基础设施层:公链 vs. 联盟链
区块链技术是数字藏品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按去中心化程度,区块链大致可分为 公链、联盟链及私链 。
资料来源:头豹
国外区块链以公链为主 , 其中以太坊公链的NFT生态发展较早,在目前NFT基础设施领域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公链不对参与者设置准入门槛,任何人均可参与,具备完全去中心化特质,并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公链为NFT产品实现交易、流转提供了友好的数字交易环境,但炒作投机NFT作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国内区块链以联盟链为主 , 如蚂蚁链为支付宝、阿里平台的数字藏品提供技术支持;腾讯至信链为幻核提供基础支持等。联盟链与公链最大的区别在于,联盟链参与者都拥有明确的现实身份,且具有一定的准入条件。所以联盟链虽然安全性相对低于公链,但在炒作管控、存储和能源消耗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
| 项目创作层:个人 vs. 平台
国外NFT作品大多以个人原创内容为主。 以目前全世界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为例,平台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图片、视频、音乐等NFT作品进行销售。由于NFT作品 制作门槛低、创作自由度高,定价自主性强 ,从2017年发展至今,OpenSea平台已经拥有8000多万种NFT产品,用户数量超60万。
图片来源:网络
国内数字藏品则以头部互联网及金融企业发行为主。 根据亿欧智库统计,2021年我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约1.6万件,在全球占比84%,位居第一。其中,腾讯、百度和支付宝申请数量排名前三。发行主体的数量决定了 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目前完全处于卖方市场 ,也因此, 定价模式为平台主导型定价 ,即同一批次数字藏品采用统一的市场售价。
| 衍生应用层:发展期 vs. 萌芽期
NFT的衍生应用层主要是基于项目创作层铸造的NFT作品衍生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二级市场、社交平台、融资平台等。
国外NFT发展较早,对于NFT衍生应用体系的探索更加深入。 例如OpenSea、SuperRare等二级市场平台鼓励用户将NFT作品进行二次交易,加强NFT作品的流动性,提高其升值空间。Nifty‘s、Showtime等NFT社交媒体平台则将创作者、品牌商、出版商、粉丝社区等联系在一起沟通交流。
国内对于数字藏品衍生应用的探索尚处在萌芽期。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了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尽管NFT与虚拟币并不等同, 但目前我国各数字藏品平台暂未开放二次交易,仅支持个人收藏及使用或无偿转让。
富途ESOP注意到,数字藏品在剥离了金融属性后,其价值内核依然在国内市场不断演变,通过与不同行业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数字藏品与艺术的结合正在改变传统的艺术收藏观念和行为。 一方面,凭借区块链技术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特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艺术收藏品市场存在赝品的顽疾。另一方面,国内数字藏品相对便宜的价格,让艺术收藏品更容易走进大众的视野,让更多的艺术品、艺术家与更多的观众建立连接,从而更好地推动艺术收藏品行业的发展。
对于品牌营销来说,数字藏品更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流量获取思路。 数字藏品自带的IP属性和社交属性可以迅速帮助品牌建立粉丝群体,有利于维护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联系。例如去年12月,奈雪的茶打造元宇宙IP形象“NAYUKI”并推出限量数字藏品盲盒,72小时斩获GMV2个亿,就是一次很好的“数字藏品+”营销模式的尝试。
图片来源: 网络
可以预见的是,数字藏品这片蓝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作为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数字藏品的内在价值正在被不断挖掘和开拓。
也有不少网友调侃,“现在的数字藏品卖得出去就是NFT,卖不出去就是JPG”,也反映了目前的数字藏品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应用场景单一,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富途ESOP认为,数字藏品本身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才能做出更好地选择和判断。
参考资料:
[1]《NFT本土化尝试 —— 2022中国数字藏品行业研究报告》,亿欧智库,2022年5月
[2]《2022数字藏品研究报告 —— NFT:中西方价值捕获的分化之路》,算力智库,2022年3月
[3] 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03):88-93[4] 苏刚.数字艺术收藏品及NFT迷局[J].中国美术,2021(04):33-37.
[5] 张程.NFT的价值与风险[J].检察风云,2022(06):36-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富途安逸”(ID:futu-ie),作者:富途安逸,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数字藏品背后的灰产:炒NFT有人月赚10万,有人血亏百万
去年50家音乐NFT平台冒头,Web3概念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噱头
web3的故事,web2的套路,无聊猿挺会的
今年618,电商平台「数字藏品」混战
互联网巨头“海外会战”Web3
拟发行一万张时尚NFT,IconFashion计划构建Web3女性时尚社区
国内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试水数字藏品,这会成为品牌营销的标配吗?
B站在以太坊为海外用户发布10000枚NFT
数字藏品市场水有多深?买美女性感照还能约见作者,888元可获联系方式
强吞推特为哪般,醉翁之意在Web3
网址: 从数字藏品到NFT,国内Web3要怎么玩?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