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从“四朵云”一季报,看国内云厂商稳中有进的几个信号

从“四朵云”一季报,看国内云厂商稳中有进的几个信号

随着国内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需求日益旺盛,此前铺设的传统IT系统建设已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个体转型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从时间上,都存在着极大的阻力。这就需要有“先行者”出现打好底层基础,然后融入更多技术创新与产业智慧带动变革。

在2021年经历跨越式发展和残酷市场竞争之后,以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四朵云”为代表的的中国云服务企业,披露了让市场欣喜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数据。

其中,阿里云全年总收入在抵销跨分部交易前和抵销后分别为1001.8亿元和745.68亿元,并实现了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阿里云EBITA利润从去年的亏损22.51亿元大幅改善为今年的盈利11.46亿元,是中国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

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2022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达39亿元,同比大增45%,占非广告收入比例超过70%,推动百度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

在一周前发布的腾讯控股一季报中,以腾讯云为主要核心的金融和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至42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32%,成为腾讯本季主要收入增长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本季财报首次提到“云及其他企业服务”,并称腾讯重新聚焦于企业服务的健康增长,重新定位IaaS服务,并将资源集中于视频云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的PaaS解决方案。

尤其是随着产业互联网战略不断深入,腾讯持续在SaaS层面发力。截至目前,腾讯千帆有超过500家SaaS臻选合作伙伴,覆盖超过70个赛道。在千帆生态中,近100家SaaS厂商的GMV超过百万。

四朵云中的华为云虽然没有上市,但从最近发布的消息能看出,2022年华为云准备挑战腾讯云和阿里云的行业地位,并已经在布局相关业务。报道显示截至目前,华为云生态合作伙伴已有34000多家,包括26000多家咨询服务类伙伴、10000多家技术类伙伴,同时汇聚260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伙伴应用数量超过6000个。

而根据今年3月份孟晚舟在华为年报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2021年华为云收入201亿元,占总收入的3.16%;2020年,华为云收入150亿元,占总收入的1.68%;2021年,华为云实现增长34%。

从四朵云财务上的表现能看出,进入2022年,中国云服务市场稳中有进的趋势愈加明显,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云”越来越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和业务成果依赖的技术和服务。

这也是各家云服务企业保持差异化发展,在共同领域竞速前进的必然结果。

01 云服务是工业基础设施

云服务市场刚开始普及的时候,绝大多数产品针对的是企业品宣和市场推广的需求。

初期阿里云能迅速站稳中国云服务第一的位置,靠的就是把自助建站作为基础云服务的重要杀手锏。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云服务的印象,也集中在可以自己租云服务器建立公司网站或者手机网站上。

阿里云的成功让其他云服务商业也嗅到了商机,把目光投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一直到2019年,中国云服务市场竞争的核心还是争夺云服务基础客户,相关产品也依然围绕企业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展开。

真正的变化从2020年开始。

一场让人真正感受到乌卡时代来临的新冠疫情,席卷世界之后,在数字化时代的叠加下加速了企业组织变革的速度。社会生产恢复正常后,教育、医疗、企业办公等庞大的在线化市场需求持续激活,并为相关领域的数字科技创新带来新机会。

人们发现,产业自动化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突破口,在这种基础上,原本企业只是基于市场宣传需求的互联网行为越来越多向内部扩张,更多企业家希望互联网技术能帮助生产一线提高效能。 

云服务技术和产品的方向也随之调整。 

“经过一年的发展,中国云服务企业针对产业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工具和模型日益成熟,而数字化发展被催温后,在越来越多产业互联网企业关注云服务的基础上,这些恰到好处提出的互联网工具,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四朵云’在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业绩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某香港投行资深分析师林曦对数科社表示,他们曾经对中国云服务市场进行过长达两年的观测,发现企业的需求变化带动云服务产品变化十分明显。

在他看来,很多企业之前购买云服务的需求主要是市场端和形象展示,但2021年开始有变化,“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就有很多企业再次购买云服务选择的相应产品,甚至模块都是跟一线生产相关,例如,需要增加打卡,现场巡查,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电话呼进呼出的管理等。”

他认为中国云服务企业早就意识到需求端的变化,产品设计和越来越往这些方向倾斜。“目前各家针对产业互联网企业在一线的需求,定制了很多应用和产品,甚至出台了很多跨产品的模块和模型,企业只要依靠说明的部署就能实现某些集成的功能,比如说动态化的质量检测,比如说厂区生产安全管理等。”

再加上百度、阿里、腾讯、华为都开始重视IaaS及PaaS的发展重心,在企业服务中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转向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高质量增长为新目标。“某种程度上现在的云服务已经变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完成这样转型的四朵云,也在中国产业互联网云服务发展历程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林曦表示。

02 AI上云是方向

我们看到,当国内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的需求日益旺盛,此前铺设的传统IT系统建设已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个体转型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从时间上,都存在着极大的阻力,这就需要有“先行者”在打好底层基础,然后冠以更多技术创新与产业智慧带动变革。

而如果细分的话,2020年下半年到2012年一季度,中国云服务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是AI应用逐渐跟云相结合。

百度开了个好头。将AI技术跟云服务相结合是贯穿百度智能云发展至今的一大特色,基于对于AI的理解和技术研发,百度智能云设计的飞桨这一学习框架,成为很多AI产业人才开发AI应用的基石

目前,基于“云智一体”的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生益科技的常熟工厂里,通过AI技术实现半成品的视觉质检,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及早发现不合格产品,避免过高的成本浪费。再比如为了夯实数字化转型底座,吉利联合百度智能云共同打造“1+6+N”吉利混合云平台,满足对外快速响应服务用户以及对内保护数据安全的需求。

去年9月12日,阿里云宣布推出全新一代异构加速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多场景化的全球加速能力。这是阿里云异构计算家族首次亮相,涵盖GPU、FPGA在内等6款异构实例,可满足从图形渲染到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复杂应用的计算需求。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个平台可将深度学习成本缩减一半,大幅降低人工智能计算门槛;而基于阿里云异构平台的全新高性能计算实例E-HPC,可一键部署获得媲美大型超算集群环境的“云上超算中心”。

腾讯云则是在已经完善的TI平台基础上,去年11月又推动优图实验室落地更多AI应用技术与产品。目前在金融领域,腾讯云利用TI-ONE平台,为中国银行建立了人工智能反欺诈模型,可以开展风控联合建模,挖掘用户异常行为,实现资金流量预测和贷后风险预测,提升风控系统的防控能力。另外,在腾讯云AI技术支持下,上海富驰科技的手机摄像头AI质检可以几秒就能完成对目标零件数十个大小点位的采图、分析、分类的工作,而原来人工质检则需要一分钟,腾讯优图AI质检效率和准确度上已经明显高于人工质检水平。

华为云主要在数智融合上下功夫。所谓“数智融合”是数据价值重塑的引擎。为实现“数智融合”,华为云会以AI驱动数据治理,让数据自主有序地流向可以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同时,让数据在AI开发过程中无缝流转,使AI开发更高效。

为此,华为云着力打造数智融合云平台,打通数据治理生产线、AI开发生产线,构建统一的开发环境、统一的元数据管理、统一的存储,让数据开发效率由“周”级提升到“小时”级,大幅降低数据存储成本,让数据和AI开发进入现代化的生产阶段。

现在看,“四朵云”都开始利用之前解决客户需求的积累,在意识到客户痛点的基础上,把方案整合让企业开发AI应用变得异常简单。意味着平台不光是开源,而且深耕于产业实践,以此拥有更多在产业端的应用案例,为下一次技术升级迭代补充“弹药”。

可以说,云服务商在逐渐把自己技术能力拿出来变成基础设施,去推动整个社会进步。

毕竟,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03 差异化是命脉

在企业数字化普及和向更高层次升级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甚至很多企业不是“死”于不变,而是“死”于变错了。

尤其是传统实体行业,他们都知道要数字化转型,但转型到底怎么做企业往往是不清晰的。同时,企业的需求大有不同,这也就给各家云服务商差异化定位提供了条件,让各家都产生了自己发展的空间。

从BATH“四朵云”各自的成长路径和商业特征来看,阿里云凭借先发优势和数字化创新持续领跑,华为云则凭借在政务市场的优势不断进阶,腾讯云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金融业务和企业服务上面,百度云凭借“云智一体”的差异性实现了业绩上的双“提速”。

刚刚发布的阿里财报中表示,阿里云的核心壁垒则在于自研的核心技术,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

过去十年,阿里云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建立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2021年,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一颗CPU芯片倚天710,这是一颗因云而生的芯片,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将应用于阿里云的数据中心。

同时,阿里云先后推出的“云钉一体”战略,以及发布“无影”云电脑,将云的使用形态推向更易用的界面,以及更个性化的设备终端,加快传统IT向云计算转移。

腾讯云则是在互联网服务实体经济领域发力,尤其重点提供互联网营销能力。目前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在政务、金融、教育、交通出行、医疗、智慧零售、工业、能源等领域,已与9000多家合作伙伴共建,形成超过400个行业解决方案。

关键,腾讯社交媒体优势其实是腾讯云最大特色。刚发布的财报表示,凭借腾讯在自研互动娱乐及视频聊天服务中累积的经验,以及低延时网络基础设施优势,愈来愈多的基础CDN客户使用腾讯视频点播、直播及实时通信解决方案,成为腾讯云重要的收入来源。

百度云则咬住AI产业不放松,“云智一体”是百度智能云的独特优势。“适合跑AI的云”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稳定、灵活的数字化底座。“智能化引擎”为智能化升级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和平台。云智一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步到位。

因此,百度建立了飞桨技术平台,期望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已经成型的案例,帮助其他开发人员利用百度的基础技术实现AI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2年5月20日,飞桨平台凝聚477万开发者,创造56万个模型,服务18万企事业单位。

华为云则把信息安全和数据处理作为核心,并着重在政府云服务领域发力。相对其他三家来讲,华为做硬件起家,其配套产品线比较长,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产品方面都有自研能力和强势的市场地位,服务运营商、政府民生等“业务关键型”客户的经验比较丰富,在稳定性上的考量一直比较多。也正因为此,很多大互联网厂商逐步开始往华为云上迁移,比如微博。但其软件和服务生态的“不完善”短板也在近几年暴露无遗,云服务缺失的业务场景需要很长时间打磨。

“未来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云平台肯定是综合各家的长处,进行多云选择。否则,体验不好的同时,往往还不利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林曦表示,这也意味着“四朵云”在各自擅长的细分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4 结语

据艾瑞咨询研究院估算,从2016年起,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就呈稳步扩张趋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304亿元。而根据产业互联网媒体B2B内参数据,2021年国内SaaS赛道共有268起投融资事件,平均每月22起。今年前4个月国内的SaaS赛道有近百家企业获得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百亿。

从整个市场的增速看,PaaS市场增速也已经明显高于IaaS市场。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同比增长40.1%,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55.7%。

在国内市场,今天倘若人们谈起云服务商,很大概率上也绕不开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这四家企业。从市场份额来看,这“四朵云”几乎占据了国内整个云服务市场的90%,而于2008年便入局于此的阿里云更是几近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京东、联想、盛大、新浪、网易、苏宁、携程、美团都已在多年前就进军云领域,从自建私有云到推出公有云平台,再到宣称构建全栈式技术服务,种种迹象表明,云已成为各家科技企业all in的下一个增长极。

“四朵云”的现有格局仅仅是开始,未来,随着更多变量的增加,求同存异,合作大于竞争将是一大趋势,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也将迎来更多积极向上的“信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数科社”(ID:sktxs0),作者:柠溪,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从“四朵云”一季报,看国内云厂商稳中有进的几个信号
云计算进入“下半场”,国产云的出路在哪儿?
云厂商To G「打响」红海战
2022,中国互联网云厂商走到哪了?
焦点分析 | 阿里云落子泰国,云厂商再度卷到东南亚
云计算的未来,属于“国家队”?
不懂客户的云厂商终将“消失”, 行业云将成未来趋势 | 超级观点
云业务成第一业绩引擎!深扒美国三大科技巨头季报,微软增长最猛
腾讯C2B一年后,金融云如何突围?
东数西算,来自中国云计算企业的战略注脚

网址: 从“四朵云”一季报,看国内云厂商稳中有进的几个信号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