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NTP-A还是INTP-T?”
“A还是T?”这并非什么新梗缩写,而是MBTI人格测试结果划分出的子类型,代表着测试者的“身份认同”类型,A型是assertive(坚定型),T型是turbulent(不稳定型)。
实际上,MBTI已经不是首次走红了,各种心理测验在年轻群体中一直有不错的关注度,人格类型已然成为了年轻人的接头密码。社交平台以人格类型建起小组,微博上关于MBTI相关的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了8亿。
明星的人格类型频频冲上热搜,许多账号蹭着热度也赚了一波流量。网络梗图频出、视频号做大佬MBTI人格推测、时尚博主推出不同人格的妆容和穿搭风格,就连酒类带货的账号也顺势推出“x人格适合喝x酒”的营销广告。
MBTI人格测试又称16型人格测试,其理论模型以荣格八维理论为基础,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该命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即是冠上了母女两人名字。
因她们没有心理和数据统计的专业背景,该理论在一边扩大应用的同时,也一直受到学者的诟病。这种争议与如今的争论如出一辙。
有的人认为MBTI人格测试很准、很有代表性,把测试结果作为社交标签;有的人认为该测试与星座一样,是自我认同的智商税和安慰剂,调侃自己的人格类型应该是“IMSB”。
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但总的看来,作为当代心理学九大研究领域之一的心理测量,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且研究成果也在惠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为人的行为、性情提供了一种比较合理的分类和解释。
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内向两大类,把心理机能分为思考、情感、直观、感觉四种,并将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与心理的四机能进行了交叉组合,从而构成了八种常见的人格类型。
基于此,MBTI测试使用的是四维度偏好二分法,四个维度分别指向能量倾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行动方式四个维度。其中能量倾向分为外倾/内倾,接受信息方式分为实感/直觉,处理信息方式分为思考/情感,行动方式分为判断/知觉。
除了MBTI测试,常见测试类型还包括九型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等。
九型人格测试旨在帮助测试者掌握个人行为习惯,通过108个称述,判断人的活跃程度、感兴趣的范围等,从而得出测试者从属于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类——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艺术型、理智型、疑惑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大五人格测试又称NEO人格问卷,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外倾性、开放性、神经质性、宜人性、尽责性。简单来说,大五人格就是测试自己在以上五种最普适的人格特质中,哪些倾向更明显。在大量的样本研究中,大五人格因素一直被不断重复的发现,因此是心理学界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
此外,还有用于鉴别精神疾病的人格测验,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通过测量10个人格特质,从而帮助心理紊乱的临床诊断:偏执、抑郁、歇斯底里症等。
又例如卡特尔16型人格因素量表,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通过正常人格的基本维度,将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结构,测量人的特质-特质群-根源特质,进而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例如乐群性、恃强性、敢为性等。
艾森克人格问卷,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三个维度对个体进行检测,并且分量表检测可靠性。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则是测量个体对15种重要需要的强烈程度。
这些名目繁多的人格测试不光是用于测量个体行为独特性和倾向性,也被用在临床诊断,但从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应用最广的领域却是企业招聘。心理测量提供了廉价、标准化的量表来帮助企业招到合适劳工,本质上是减轻企业开支的服务。
以深圳才储网络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基于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商。iResearch 艾瑞数据显示,才储大数据人格分析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目前,才储已经和包括华为、招商银行、佳能、宜家家居在内的 700 多家企业展开合作,拥有近 30 万组企业员工数据。
其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是通过对不同岗位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人格测试,测试出该岗位的“优秀特质”,再依托其数据库中众多企业的人才性格分布,与测试模型本身的预测进行对比验证和改善,最终实现“人岗匹配”。
于是职场开始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外向性和尽责性是事业成功的正向预测指标,而神经质是负向预测指标,甚至是产生了一些招聘偏见,例如“太过内向者无法有效沟通”、“偏执狂不擅长合作”。
在知乎、小红书、脉脉、Boss直聘等平台,可以刷到不少关于面试填写人格测试的内容,“我过了xx大厂面试,却因为性格测试被刷”的帖子、“为什么越大的公司越热衷于给应聘者做性格测试”······
本来这些人格特质、类型的提炼就是“从群众中来”,但如今的却产生了用于否定他人的“鄙视链”。这反映出了一些企业文化本末倒置,将测试结果标签化、纲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则是,测试结果被奉为圭臬,失去了原有“参考”之义。
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态度与行为只有很小的相关。换句话说,态度是行为倾向,并不等同于实际会做出的行为。因此这种自发追求效率的程序,不一定将“不合适者”排除了,但却带来“错杀”的概率。
这些测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依赖于测试者的“自述”,因此也被叫做“自陈量表”。
从好的方面看,这些测试增加了人认识自我的渠道,判断“人”的维度多了起来,并且不强调“好坏”,而是用“倾向、偏好”代替,这种基调无疑打破了一些过去的不太友好的社交现象,人们不再把人简单粗暴地归类为内向、外向。
人们用这种方式告知别人自己的“独特性”,并且能从中找到与自己同人格类型的知名人物,例如INFP代表人物莎士比亚、ISTP代表人物乔布斯、INTJ谷爱凌······这折射出现代心理学“鼓励自我认同”的本质。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曾在其心理学概论课堂上讲;“历史上研究了很多负面心理活动,抑郁是我们研究的主体,焦虑、恐惧、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应研究更多正面的心理活动,如勇气、希望、创造、审美。”
这也是在说,现代心理学的确在用“奖励”的方式在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现代的泛娱乐性表现在人格测试的传播和流行上也是如此,这些人格测试是轻松的、非批判态度的、奖励性质的,并且比起星座显得更有“科学背景”和人性包容。
于是人们感受到,不是主流的特质也能得到肯定,不同的人格类型都有成功的典范。人格测试通过对“行为倾向”的测量,得出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反过来也可以是一个同频社交的暗号。许多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人格类型,以此过滤人群,降低社交“容错率”。
从另一方面看,人格测试所依赖的自陈量表仍然有诸多局限,尤其以故意欺骗、社会期望偏误、反应定势、肯定者否定者效应最为常见。
“故意欺骗”是指受试者为了干扰测试结果,故意改变选项的行为;而受试者为了留下正面印象,在测试中选择符合社会期许的倾向,则称为社会期望偏误;反应定势是一种由于受测者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产生的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反应定势可能导致能力相同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的现象。
除此之外,人群中总有部分人,是“肯定者和否定者”,肯定者对于量表中的问题,通常都倾向于回答“是”,反之,否定者则总是回答“否”。尤其在受饥饿感、疲劳等变量影响下,受测者更容易产生单调消极的反应定势。
以MBTI测试的局限性为例,受试者在每个维度上只能有一种偏好。如果受试者在“更关注外部环境”和“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选择前者,则增加了外倾/内倾维度上的外倾得分。不难看出,这种“偏好”实际是一种“迫选”。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测试结果高度不稳定。处于干扰状态的人,前后测试结果极有可能产生巨大差异。即使有的非迫选版测试,每一道题提供了从“非常同意-同意-比较同意-中立-比较反对-反对-非常反对”五种可选程度,但仍然需要受试者尽量“不要中立”,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维度倾向。
概括地看,“自述”是非常主观且不稳定的行为,无论将测试结果作为“人岗匹配”还是“社交匹配”的参考条件,都极其依赖量表本身的信度和效度。简单来说,信度即可靠性,信度越高的测试,重复测试时所得结果就越一致;效度即有效性,效度越高的测试,越能测出要测的特质。
娱乐向的免费测试自然不必说,市面上的许多付费测试,也不一定具有合格的信度和效度。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就是,卖出的测试没有专业团队把关,只是对西方的模板进行“生搬硬套”。
追溯西方的心理测量发展历史要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1980年卡特尔在《心理测验与测量》中首次提出“心理测量”这一概念,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发表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心理量表。如今时不时又流行一次的MBTI人格测试,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是由来已久的舶来品。
由于历史原因,心理测验一度被认为是强调阶级的、反动的,因此国内心理测量和测验起步较晚。此后,从国外引进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国外著名心理测验量表,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几乎是从零开始填充领域空白,到了八九十年代,国内心理测验工具才开始做“中国本土化”处理。
也就是说,我们还很缺乏基于国人思维开发的心理量表,很多时候测试者觉得被吹捧得过高的测试“无用、不准”,的确是有理由的。虽然人性总体是相似的,但个体的差异却是巨大的,加之基本国情的不同和文化差异,心理测试的一些称述显得莫名其妙。
例如九型人格测试中的一些自我称述:“我喜欢研究宇宙的道理,哲理”、“我存在药物放纵的倾向”,把这些称述原封不动迁移过来的做法十分荒谬。
诸如“喜欢研究宇宙的真理”这样的问题,明显是针对接受过良好教育人群的设问;“药物”的翻译也有明显的立场中立和迷惑性。在中国,毒品即为毒品,而非“药物”,吸食毒品者不会被当作“瘾君子”,在大部分普通国人的认知中是没有“药物放纵”这个概念的。
比如在大五人格问卷中,对于“顺从、利他”的考量,如若不基于中国的集体主义国情以及紧密的家庭结构考虑,许多常见的“利他行为”,也许就会被错误归因。再比如,不同人格类型的正向代表人物往往是西方的著名人物,INTP林肯、ENTJ拿破仑等,并不利于大众直接理解。
因此,无论是从翻译的角度看,还是从行为的“本土化”迁移的角度看,人格测试仍然属于一个舶来品,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水土不服”的反应。
西方的心理测量发展,伴随着阶级、种族问题,其模型建立一度以富有的白人男性为主体。MBTI的制定者伊莎贝尔就曾称,“人格类型的差异在高智商、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上才能充分体现”。
因此在如今的西方,为少数族裔正名、为内向者正名、为性少数群体争取权益,是一种政治正确,表明“政治正确”也是一种政治正确。从好的方面看,这样的文化影响下,心理测量更尊重个体、更人性化,但过度的追求摆在台面上的政治正确有时又掩盖了其局限性。
根植于其文化背景的测试模型,就这么被“搬运”了过来。人格测试结果也开始成为了我们的职场招聘参考条件,无论是广告行业,还是教育、通信、电子、金融、家居行业都有对应的职业人格测试,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
但无论是用于哪一种领域和场景,心理测量的科学性都是基于“人”的。以才储为首的企业能够成立和发展,并且获得良好的口碑,也正是依赖于其服务模式。其官网的企业介绍称其服务模式“关键在于根据数据验证重构模型,并引入多个模型交叉测评,如此方能避免用外国模型测评中国人出现解读偏差、或维度单一不准确的情况。”
中国的心理测量从无到有,如今要走向从有到优。推动中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张厚粲女士在北师大给学生演讲时曾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心理测量存在的基础,也是心理测量的任务,这是学心理学人的最基础的认识。”
因此,过度吹捧和营销不妥,用审视其他学科的标准来盲目贬低心理测量为“伪科学”也有失公正。不过,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网络上之所以有那么多对人格测试褒贬不一的评价声,恰恰是因为关注心理健康、有自我探索需求的群体正在增多,心理测量有可讨论的空间。
参考资料:
1.《心理学导论》作者:(美) 韦恩·韦登(Wayne Weiten);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清华大学|彭凯平《心理学概论》公开课;
3.《世纪心理学从书:心理测量学》作者:张厚祭,龚耀先;浙江教育出版社;
4.利维坦|性格分类测试的伪科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鹿鸣财经”(ID:luminglab),作者 / 绿苔,编辑 / 封成,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MBTI怎么又火了?这种人格测试,从头到脚不靠谱
从星座塔罗到MBTI,心理人格测试型内容永不过时?
加入算命圈后,MBTI 彻底火了
火遍全网的MBTI,可能会给App带来百万新增、数百倍分享提升
入职时的性格测试,让我丢掉了年薪60万的工作
爆火的性格测试,催生年入千万的低成本生意
迷上玄学测试的年轻人
中国互联网大佬,都是什么MBTI类型?
谁在用“你的性格”赚钱?
相不到亲的年轻人,开始在Tinder找工作了
网址: 人格测试褒贬一览,远不止MBTI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