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360政企安全集团日前发布了EDR解决方案————360终端检测响应系统(以下简称“360 EDR”)。
据介绍,360 EDR依托360云端安全大脑提供的安全大数据、威胁情报和攻防知识库等能力以及核心安全大脑驱动的“运营商级”大数据处理及分析技术而打造。公司也将360 EDR视作“面向未来的EDR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其介绍当前EDR产品被期望能够真正解决终端面临的APT、0day、勒索病毒等高级威胁。然而实战证明,传统的EDR产品面临很多痛点,无法解决多场景安全性问题。例如,传统EDR产品对海量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不足,让EDR整体威胁识别成为空谈。又如,不少产品不具备从实战中总结出知识库和安全分析能力,使得有价值的数据在客户侧难以被有效利用。而且,有产品缺少灵活的性能调优和自适应机制,采集大量的端点信息导致消耗终端和服务器的大量宝贵资源。
所以在公司看来,打磨EDR存在一些必要能力与关键能力——360正具备这样的基础。据介绍,首先整体在终端安全产品层面,360拥有17年的终端安全攻防对抗经验,积累了海量的全网安全大数据,历经十余年与各种木马、APT家族、0day漏洞的攻防实战,持续打磨终端的恶意行为检测和响应能力,积累了全面细致的终端行为检测技术。所以在其眼中,面向未来的EDR产品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
海量大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安全大数据是支撑构建覆盖面足够广、精确度足够高的检测防御模型,以及发现攻击者痕迹的必要基础。在EDR中,端点采集的各类安全行为数据是终端安全防御、检测和响应的核心依据,是应对APT攻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多维度高质量的海量大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智能化的关联分析和运营,可以追溯攻击过程,寻找漏洞源和攻击源,是有效防御和确保终端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全面专业的安全分析能力。EDR产品需要有各种安全检测分析技术,能对海量多异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全网APT情报,确保各类威胁全面可视。由于高级威胁攻击的蛛丝马迹往往隐蔽在常规软件运行的类似行为当中,因此检测需要对终端海量数据进行安全分析,需要具备对历史数据的反复检测能力,这些都要求产品具备极强的大数据运算分析能力。
实战攻防对抗的能力。基于最新漏洞、APT等各种攻击方式,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自动化关联分析固然必不可少,但对收集到的数据集进行人工分析和解释也十分重要,安全专家会通过安全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基于多年实战总结的威胁检测防御模型,进行实时和持续的追踪分析,并提供特定场景的安全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时代攻防对抗的不断演化,以SaaS化和智能化EDR形式帮助企业用户解决长期安全运营问题成为关键能力。通过整合云端能力和终端资源以SaaS化服务形式面向大中小客户输出,能增强内网端点威胁防御以及威胁对抗能力,保障各类生产和办公业务平稳持续运行,已经成为新一代EDR应对高级攻击可预见的趋势。
而作为面向未来的终端安全产品,公司表示,从构成上360 EDR技术架构分成三个部分:终端代理、EDR Server、360核心安全大脑。其中终端代理是360 EDR的核心组成部分,360 EDR依托于360云端核心安全大脑的持续赋能、360核心安全大脑的安全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终端代理的采集和处置能力,同时通过EDR Sever的高效数据分析引擎,最终实现对高级威胁的检测和抑制。
在效果上,其认为结合威胁情报和360核心安全大脑,360 EDR在产品化落地过程中具备了如下几方面突出优势:基于海量安全大数据的全网视角、完备安全分析能力和检测能力、基于独一无二核晶引擎的高质量数据采集能力、以及SaaS化和智能化能力。
总体而言,360 EDR会依靠360云端安全大脑在数据、情报、专家的赋能,以及云地一体的架构,能够实现SaaS化和智能化,为政企用户提供全面的安全分析能力、攻击溯源能力、可视化展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联防联动能力、定制化安全运营能力以及丰富的订阅服务,致力帮助用户大幅度提升安全风险的识别、保护、检测、响应、恢复等各项能力。
相关推荐
360发布EDR产品,致力于全方位守护政企用户的终端安全
360进军政企安全市场,周鸿祎:构建国家级网络攻防体系
360宣布全资收购亿方云 将深耕政企办公市场
对话360政企安全集团CEO李强:帮助公司搭建更好的To B体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
周鸿祎:360政企安全进入3.0时代 不做破坏者和颠覆者
安全行业月报 | 百度发布《2020网络黑灰产犯罪研究报告》,博智安全完成3.7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360集团战略投资瀚思科技 加快布局政企安全
360入局人脸识别领域 发布五大人脸识别终端
周鸿祎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360全面转型数字安全公司
从数据安全保护到数据安全开放,「安恒信息」发布数据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网址: 360发布EDR产品,致力于全方位守护政企用户的终端安全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