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对远程办公的探索、新型 SaaS 企业的出现和行业中任何一点变革,都能让员工获得尊重感与满足感,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被重视了。
“谁不想在家办公呢?”
2 月 14 日,携程一周两天可以远程办公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的这条留言被推到相关微博的热评第一位。
携程将从 3 月份开始实行 3+2 混合办公制度,员工一周内有两天时间可以在任意地点办公,比如家里、咖啡厅、度假酒店等。该政策将全面覆盖携程集团全体约 3 万名员工,不分部门,也不做薪资调整。
在海外,许多大企业都开始推行远程办公制度了。2020 年和 2021 年,推特、Spotify 先后宣布员工从此可以远程办公,偶尔回办公室。Spotify 将其政策称为“Work From Anywhere”。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也先后试水灵活的办公政策。
在中国,敢把远程办公当作政策在整个企业里推行的,携程是第一家。
眼看着远程办公的风潮刮进国内,得到打工人的赞许,许多企业也开始思考: 远程办公、混合办公模式到底是不是大势所趋?会不会影响公司业绩?要不要提前适应这种模式?
但目前企业的困境是,远程办公只在疫情期间昙花一现,国内并没有足够的案例供企业参考。面对诸多不确定,管理层自然有疑问——这种“网络一线牵”的办公模式,真的能牵住企业和员工吗?
在本文中,着陆TouchBase 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对远程办公、混合办公模式进行讨论:
携程为什么大规模推行混合办公制度? 远程办公的起源是什么?对企业和个人的价值是什么? 远程办公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在混合办公这条路上,携程已经断断续续地探索了十几年。
推行本次混合办公制度的,是携程集团的创始人、现任董事会主席梁建章。在 1999 年创立携程之前,他曾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又在硅谷工作了几年,担任过美国软件公司甲骨文的中国咨询总监。
图源 | 网易研究局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
2007 年,梁建章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当时携程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此期间,梁建章以自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与斯坦福商学院的几位师生共同展开了一场科研项目,用实验探讨员工在家办公的可行性。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衡量标准一致,梁建章的实验只面向上海呼叫中心的机票、酒店预定两个部门的客户代表一职,为期九个月。因为客户代表们主要负责回复客户、下订单,解决现有预订的问题,所以只要有网络、有安静的工作环境等,这项工作在哪里都可以进行。
图源 | Pexels
当时满足实验条件的员工中有 96%左右都愿意参与。最终梁建章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了参与实验的 225 名员工,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
试验前,他们确保全部参与者接受过相同的培训;实验中,参与者有相同的工作时间,没有额外加班;实验后,他们用电话处理时间、每分钟电话接听量等数字衡量员工效率,再用员工周报、职业倦怠问卷等方式衡量员工参与试验时的心理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在家办公的员工业绩比对照组高出 13%,离职率比对照组低 50%。2013 年,这一实验被写成论文《在家办公的可行性:基于中国的试验证据》,发表在美国杂志《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上。
当时,“居家办公”还未进入大众视野:美国居家办公的人数占总劳动力的 4.3%,中国鲜有企业推行该制度,也没有公开的科研项目探索居家办公是否可行——第一个在中国推行远程办公的梁建章,当年也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该项目的人。
或许是受益于当时的实验,2020 年疫情爆发时,携程 11 条业务线中 70%左右的员工迅速切换至居家办公模式。
2021 年 8 月,携程再次发起“2021 混合办公实验”,召集 1600 多名员工进行 A/B 测试,实验组每周三、五在家办公。
该实验持续了半年,到 2022 年 1 月 30 日结束。实验证明,在工作绩效不受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参与者离职率下降约三分之一。
根据实验期末调研,支持混合办公的参与者占比 87.4%,强烈支持的人占 59.2%。其中更幸福更有创造力、工作和生活更平衡、更专注更有效率都是参与者支持混合办公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携程推行混合办公制度并非一时兴起。该决定建立在十多年的反复实验之上。而梁建章也曾表示,混合办公制度是全球趋势,企业应该更开放,主动尝试这种模式,提升员工的职场满意度、幸福度。
虽然携程说这次的制度将在全员范围内推行,但在落实上似乎并非如此。有自称携程员工的网友在微博表示,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混合办公:“有的部门老板不同意,就还是一样,五天(都在)公司办公。”还有人说,试用期和部分序列号的员工不属于“该集团所有员工”。
在工业革命以前,居家办公其实才是主流。
美国自由职业平台 We Work Remotely 在追溯远程办公历史时提出,当时的手艺人都在自家附近开店、摆摊、卖货,时间和时长都由自己把握。
工业革命将生产模式固定化、流水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人们也因此走进工厂,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演的那样,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一台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电影《摩登时代》剧照版权归查理·卓别林所有
当网络发展起来并融入办公系统,一群“不安分”的打工人出现了。他们靠互联网获得收入,拥有完全的地域自主权,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不停旅游,将工作和旅行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
这群人率先出现在西方国家,被称为 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
近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这种生活。他们之中有人在 Google、Facebook 等大公司做全职工作,远程办公,有人则依靠撰稿、线上教师等兼职工作挣钱。
等不及企业由上而下地推行政策,这群人率先实现了办公场所自由。在他们看来,这种模式的好处很多,比如通过地缘套现降低生活成本:你可以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在三线城市生活,还可以拿着美国的工资在亚洲国家生活,靠汇率差间接节省开支。
此外,大多数字游民选择每几个月换一个地区、国家生活,既能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又能和当地人深入交流。这些经历不仅能成为他们灵感的源泉,也能让他们用不一样的视角看待问题,处理工作和生活。
图源 | Pexels对于数字游民来说,只要有网有电,哪里都可以办公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待在办公室里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从 ESG 角度看,对员工的尊重是 S(社会)中的重要一项。尊重员工喜欢的工作方式,能够帮助员工生活得更幸福,有利于其自身发展。而员工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也会为其工作绩效带来正反馈。
有研究表明,数字游民能在不断的旅途和冒险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而这项能力正是德勤、宝洁等大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
那么,企业只要推行居家办公,就意为着它在践行 ESG 中的 S 吗?似乎并不是。
今年 1 月,BBC Worklife 曾发表文章,讲述了英国员工 Klara 为何被公司的混合办公制度搞得精疲力尽。2021 年 9 月,公司安排员工每周二、四在家办公,其余时间到岗办公。经过实践,Klara 发现家里安静,舒适,不用通勤,她的工作效率很高。
相比之下,办公室声音嘈杂,自己的思路还总被打断。而且每天都在换地方工作,她感觉自己被逼着不停地适应新环境,找不到稳定的感觉。这种精神上的焦虑让她受不了。
可见,远程办公、混合办公对员工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哪天在公司,哪天在家,而在于自己掌握了选择办公方式的自由。
因此一个真正尊重员工的公司,会把一定的选择权交到员工手里,根据自己员工的情况考虑混合办公,而非为了迎合趋势,由上而下地强制推行该政策。
麦肯锡在《What’s next for remote work: An analysis of 2000 tasks, 800 jobs, and nine countries》一文中提出:“对一部分人来说,长久以来,远程办公都因为文化和科技壁垒而无法实现。新冠病毒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的确,疫情迫使中国社会快速进入远程办公模式,相关技术,尤其是 SaaS 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通过网络软件提供服务)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线办公软件。
2020 年线上办公一开始,钉钉和腾讯会议就分别扩容了 2 万台服务器和 10 万台云主机。字节跳动迅速推出了在线办公产品飞书,内含在线会议、协作文档、请假打卡等功能。
当然,飞书并未满足于为企业提供几个最基础的团队协作工具,而是重新梳理了传统的办公模式,找出了可能连员工都没意识到的痛点,再用产品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在文档内嵌文档形成索引,取代传统的文件夹模式,让内容的结构性更清晰、更好找。
由此可见,远程办公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最终可以推动人们重新认识现有的办公模式,并进行革新。
图源 | Pexels
当然,与发展了多年的线下办公流程相比,现在的远程办公模式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员工之间的沟通效果。携程在进行“2021 混合办公实验”的调研时发现,大家最担心混合办公会影响自己与同事的交流。
海外一些新兴的企业,就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携手更早入局的大型办公企业,一个逐渐完善的线上办公服务生态正在形成。
今年 2 月,线上职场社交平台 twine 收购了另一家做线上 speed matching 的公司 Glimpse,随后 twine 的新旧工具都会一起在 Zoom 上线。
twine 和 Glimpse 都是初创公司。twine给自己的定位是“virtual water cooler for remote teams”——为远程协作的团队提供工作以外的社交场景和工具,以促进员工间的沟通。Glimpse 则成功把线下会议、研讨课上常用的 speed match 带到了线上。
在线下活动中,主持人经常会抛出一个问题,邀请现场的参会者随机两两一组或多人结组,对问题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参会者快速熟悉,也能帮助员工进行思维碰撞,用不同思路看待问题。
在 Glimpse 推出的线上版本中,主持人可以设定每个小组的人数,然后将参会者随机分组,每组进入单独的线上会议室进行讨论。在这期间主持人可以自由进出不同的小组讨论会议。
图源 | twine在官网上,Glimpse对此线上工具进行了使用演示
被 twine 收购前,Glimpse 曾获得 Y Combinator 投资,亚马逊、微软、eBay 等公司都在使用它的工具。现在,有了 Glimpse 助阵的 twine 将从 Zoom 的新功能——Breakout Room 接入,为客户提供新人培训、全体会议、周会等场景下的线上互动工具。当线下的各种玩法也能远程实现,员工会觉得更投入,更有互动感。
作为疫情期间在线办公的必备软件之一,Zoom 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从外界吸收更多的应用和工具,赋能远程办公团队。2021 年,Zoom 推出了 Zoom App Marketplace,内嵌分析、CRM、教育、客户服务、合作、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24个类型的应用,都可以在 Zoom 内使用。
从 ESG 的角度看,twine、Glimpse 这样的小型创新公司不仅协助 Zoom 打造出了一个生态完善、功能齐全的线上办公平台,还间接鼓励了更多企业开放远程办公,同时帮助员工获得了更好的工作体验,因此也参与了企业对 S 的践行。
结语
梁建章在推行这次混合办公模式时,还提到了该模式的其他好处,都与 ESG 有所联系。在 E(环境)方面,两天的远程办公可以减少员工的通勤总量,进而减少碳排放。还有媒体表示,远程办公也有助于促进办公向数字化、无纸化发展。
在 S 方面,远程办公可以减轻员工的经济压力,比如可以搬家到郊区或邻市房价较便宜的地方,节省员工在通勤上花费的体力和时间。有孩子的员工也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
在全球范围内,远程办公都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催生了许多新兴公司和商业模式,也引发了社会、企业对办公模式、办公效率的重新认知与定义。
虽然目前远程办公还未成为模式,但在员工的呼吁下,携程的探索、新企业的出现和行业的任何一点变革,都能让员工获得尊重感与满足感,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需求被重视了。
这或许才是企业能从远程办公中获得的,最好的价值。
题图来源 | 《摩登时代》, Classic Entertainment
参考资料:
1.光华管理学院:梁建章教授在QJE发表论文:在家办公有助提高员工绩效
2.界面新闻:“居家办公”永久化真的好吗?这家公司已经试验了十年,结果可能是你想要的
3.BBC Worklife: Why hybrid work is emotionally exhausting
4.TechCrunch: Remote work and events startup twine acquires YC-backed Glimpse to launch on Zo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着陆TouchBase”(ID:Touch-Base),作者:王佳琪,编辑:国佳佳,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远程办公后离职率下降三分之一,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携程吗?| ESG风向标
携程放大招:员工每周2天可在家办公,董事局主席:能缓解高房价,提高生育率
携程混合办公登上热搜,背后暗藏哪些掘金机会?
梁建章:10年前携程进行过远程办公实验,益处远大于问题 | CEO说
远程办公要降薪?谷歌带头:最高下降 25%
从远程办公看未来的工作方式:自律者得自由
梁建章:远程办公未来能否实现常态化?
梁建章的多米诺,混合办公的未知数
梁建章谈远程办公:建议未来让员工每周在家上一天班
超级观点 | 「远程办公」赛道,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
网址: 远程办公后离职率下降三分之一,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携程吗?| ESG风向标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