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云计算的盈利长跑中,阿里、腾讯、华为还要几经蛰伏?

云计算的盈利长跑中,阿里、腾讯、华为还要几经蛰伏?

云计算是全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宇宙等新兴产业的算力支撑,都少不了云计算的深度参与。

在这场新基建的争夺中,相比美国和欧洲两大竞争主力,中国代表亚太地区成为了云计算的主攻手。据艾瑞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620亿元,同比增长38.3%,是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市场高速增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无数的挑战。根据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增速最快的区间也可能意味着泡沫期逐渐触顶,低谷期即将到来。

而且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下简述报告),2021年上半年IaaS+PaaS的48.6%增速,已经相比去年下半年的53%有所下滑。如何在泡沫期建立扎实的根基,平稳度过行业大洗牌的低谷期 ,成为了国内云计算玩家们的首要任务。

除了与国内同行的赤膊相战,还要在核心区域抵御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的入侵,也让国内的云计算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云计算的未来扑朔迷离。

01基因缺陷与价值论导向下,巨头们的取与舍

云计算的底层逻辑是对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进行了管理,达到了资源弹性的目的,具备了按需、快速等特性。这一阶段通常停留在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也就是IaaS。

在IaaS的基础上,云计算供应商进一步提供了进阶服务。PaaS即平台即服务,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的搭建,以及配置环境的构建,本质上是将可用或需用资源自动提供与装配。对于用户而言,使用PaaS也就意味着获得了一个应用雏形,对雏形一步赋能灵魂的就是SaaS,即软件即服务。

三者之间属于金字塔的层级进阶关系,其中位于塔尖的SaaS价值最高,PaaS次之,IaaS最末但最为关键,是一切的根基。

目前,国内仍处于上云的前期阶段,按照服务对象和层次划分来说,也就是主要停留在IaaS领域。IDC的数据也验证了这点,全球市场SaaS占全球公有云的63.6%,而国内SaaS占比仅为28.2%。高价值SaaS的格局小于低价值的IaaS,也就意味着,国内大多数玩家都处于打基础的前期而非重点考虑ROI阶段。

上述已知,云计算低谷期或将到来,如果在泡沫期触顶之前,云计算整体业态仍未走向高价值(PaaS和SaaS)区域,那么即便幸存玩家度过了低谷期,也将是惨胜。回本周期大幅度拉长,ROI趋低也不利于资本的加码。

按照投资逻辑,当资本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内找不到优质的投资标时,“胜而后求战”的投资观念极大可能会占据主导,等行业“乱战”结束后再进行投资,这极不利于泡沫期“发泡倍数”的增加。

“发泡倍数”指的是水溶液变成灭火泡沫后的体积膨胀倍数,打个比方,如果说行业竞争是内压,竞争越激烈压强越大,膨胀倍数越高。水溶液可以代指融资资金,当整体环境的融资基金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就会相应降低,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正向发展。

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行业的正向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ROI表现差不利于资本“无脑”无脑进入,刺激企业正向发展。

这个悖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云计算独角兽企业被排挤出外,巨头分割市场的现象。资本求稳押注优势更大的巨头,而非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独角兽企业。当然,国内的大环境特殊,以及独角兽很难掌控涉及板块众多云计算,才是云计算独角兽不受资本青睐的主因。

不过,国内巨头分割市场的现象确实拖长了从IaaS进军高价值区域的周期。

国内巨头进军云计算行业虽然时间节点不同,但发展至今都有一个共识,即IaaS+PaaS的市场由自身掌控,把过于碎片化的SaaS交出让独立厂商分割,自己承担SaaS供应商的角色。处于产业链顶端,掌握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早在2019年,阿里云就发布了“不做SaaS,倡导被集成”的生态策略,华为在今年启动了“华为SaaS星光计划”,腾讯设立了SaaS生态计划。

巨头们不亲自下场做SaaS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不懂、不会与不能。

中国市场不同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商业化程度偏弱的大环境使得技术转换为应用的过程中缺失了必要的生存土壤。换句话说,就是用户需要一定的引导才知道自己的核心需求,这里的引导包括SaaS企业通过营销教育市场、通过调整平台架构适应某一特殊行业,通过长期维护,培养用户为更多增值服务付费的心理。

B端用户的需求不同于C端,不能取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必须深入每一个行业。从C端行业转型而来的巨头们,短时间内不懂如何入手,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获得特定领域用户的深度认同。

至于“不能”更好解释,基因论导致巨头的在开发业务时总带有固定思维,阿里搞不好社交,腾讯的短视频也一塌糊涂。

以夹带“私货”的方式做不好过于碎片化的SaaS,与其惹一身骚,不如做一个集成者,卡着SaaS独立厂商的脖子赚钱。借用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的一句话,“我们是数字技术的军火商,不是雇佣军,雇佣军要为最终胜利负责,军火商最重要的是保证卖的坦克和飞机是最好的。”

战略目的决定了业务导向,要想之后的SaaS百花齐放,就需要将IaaS+PaaS做到最好。因此,巨头们布局云计算策略的特点就是大开大合,携一切可造之势孵育未来的发展根基。这也是国内云计算步伐过多停留在IaaS这一区域的原因之一,至于更高阶的PaaS,这本就是巨头们所擅长的领域,只要打好IaaS基础,PaaS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国内巨头们的战略规划与亚马逊AWS异曲同工,在近期关于SaaS市场的一项调查中,亚马逊AWS在SaaS领域甚至未跻身前20名。分析师表示,在SaaS领域,AWS更像是提供软件的渠道,而非提供SaaS应用的本身。

02病态的内卷,云计算内忧外患

巨头们大开大合的战略姿态也催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成本增压盈利战线拉长、海外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在PaaS领域抢占国内市场。

IaaS盈利短板,促成云计算企业内卷。

在国内云计算的争夺中,国内厂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代理商可以撬企业的官网客户。

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成本和利润的最优化,企业是不允许旗下的代理商撬企业的官网客户,华为云明令禁止,但阿里云却默认了这种行为的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云计算行业内卷的产物,华为云在市场份额上处于劣势地位,花的每一分钱都需要获得最优化,最终达到客户最大化,两份成本(官网营销成本+代理商回扣)获得一个用户的情况不允许存在。阿里云作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厂商,客户增速已经稍显疲软,为了保住份额,财大气粗的阿里不介意放宽对代理商的限制,以此刺激代理商为阿里云站台。

处于不同阶段的两者行为虽然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升自身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然而目前国内云计算企业业务多集中在价值区域最弱的IaaS层,提供最基础的服务,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这不仅造成了盈利能力偏弱,还因为内卷竞争加剧了成本压力,同时也助推了巨头们集体转向政务云的浪潮。

中小客户层面上,众巨头内卷成疾,依赖代理商提供稳定的客户并不现实,且中小企业在整体上仍处于上云初期,不仅粘性偏低,续费率不高,还大都停留在溢价能力偏低的IaaS区域。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巨头们将目光转向了政务云这一大蛋糕上。

单纯从投入与产出比来说,政务云对企业而言并不算太好的生意,议价能力偏弱是回报能力不高的主因。但从规模来看,政务云是当前阶段国内为数不多的好生意,虽然单价相对较低,但胜在“量大管饱”且稳定。特别是国资背景的中科曙光与浪潮仍在第二梯队的当下,阿里、腾讯、华为等非中立厂商才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规模。

腾讯以1分钱中标厦门市政务云就是为大规模进军政务云做铺垫。阿里也没闲着,早在今年5月张建锋就公开宣布“阿里云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不过这两者准备充足也尚不能动摇华为云在政务云领域老大哥的地位。

政务云虽好,但也只是阶段性侧重,总体规模相对不大早晚趋向饱和,阿里和腾讯的核心客户仍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不能早日过渡到PaaS区域,亏损压力仍将是巨头们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PaaS发展缓慢,亚马逊的降维打击。

在IDC的报告中还显示了一个重要信息,IaaS+PaaS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亚马逊云科技,共占整体份额75.8%,而在PaaS区域,亚马逊跃居第二超越了腾讯云。

除了起步较晚的因素外,巨头们在IaaS这一基础领域停留过长,间接拖累了PaaS的进程。应用层面上服务能力偏弱,与亚马逊的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

不过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过于重要,鉴于数据安全等因素,亚马逊很难在国内有突出的进展,等国内IaaS的基础打好,腾讯云、华为云自然能够后来居上。但亚马逊“以攻代守”的策略已然成功,将极大的延缓国内云计算厂商的出海计划。

写在最后

国内云计算玩家当下面临的内忧外患,最大的因素在于国内技术到应用的商业化成熟度不高,在云计算这一划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并不意外。

随着云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巨头们逐渐加码竞争,在5G等辅助设施优势供给下,国内云计算后来居上海外巨头,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摩根频道”(ID:morgantmt),作者:摩根频道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腾讯的蛰伏与阿里的野望:未来谁主沉浮?
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的无声战役
巨头悉数入场,云计算混战时代到来,阿里、华为、腾讯谁能拔得头筹?
十二年了,阿里云终于盈利了
阿里、华为、腾讯等云巨头进入贴面战
智慧城市的长坡上,平安、华为、阿里、腾讯的“雪球”还要滚多久?
国资云扰动云计算
腾讯云与阿里云的竞争拐点
云计算战事无终局
增长放缓,阿里华为等数字化巨头需要打硬仗了

网址: 云计算的盈利长跑中,阿里、腾讯、华为还要几经蛰伏?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