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早就变味了。”资深二次元用户洪子说,现今的B站与她熟悉的小破站早已不同。初入社会的她,当下面临着职业的选择,自己也不再是十年前躲学校被窝里追番的“二次元er”了。
就像豆瓣遍地是文青那般,青涩期的B站也充斥着二次元,同好者们一起追番、鬼畜,圈地自萌。但随着“哔哩哔哩(゜-゜)つロ干杯~”褪变为“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B站在破圈路上越走越远。
仅有动画、游戏、音乐、娱乐四个分区的B站,也逐渐被钉上了科技、生活、汽车、知识等标识。近日,B站拿下英格兰足总杯数字媒体独家版权,进军体育赛事。随即而来的大众化、主流化,也正涂盖着B站的“底色”。
视频赛道,常年亏损似乎已成常态。
财报显示,B站Q3营收52.066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达到26.77亿元,同比扩大147%,创下了上市之后的最大亏损纪录。抛却为成长所买单的投资性亏损,随着B站体量的增大,以往的营收顶梁柱游戏业务也渐渐支棱不住了。
监管重压、巨头围剿之下,B站Q3游戏业务收入13.92亿,同比仅增长 9%,显然无法与整体增幅相匹配。营收占比36.7%的会员业务成为了驱动B站的新引擎,而要发力会员业务,用户基数及付费意愿将是关键。
因此,与其说是渴望破圈,不如说是渴求生存。而忍痛打破二次元调性,正是小众群落出身的B站增长的宿命,为此,B站收获到了不断扩展的用户圈层,以及商业化路途的远行。
以去年上线的知识区为例,2020年,泛知识类内容占B站全平台视频总播放量的45%,观看知识类内容的用户高达1.13亿。根据火烧云B站播放量大盘数据,生活区、知识区等品类正逐渐取代音乐区、动画区等元老,成为支撑流量的中流砥柱。
打出破圈牌,自然也换得了用户增长:Q3季度B站MAU达2.67亿,同比增长35%。只是,MAU中有86%为35岁以下用户,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仍占据着B站的用户池。
B站董事长陈睿曾表示:“B站到今年已经12年了,但仍然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这既是好事,亦是坏事,好坏之辩所焦灼的点,便是年龄集中的用户基本盘。
以B站 Q3用户日均使用时长88分钟来看,这批年轻用户粘性极高,互动意愿强,共同筑建着B站最深的护城河——独特、良好的社区氛围。
而短期来看,现行营运模式保持着每季3000万人的用户增长,新用户与原住民间也不存在代际差异,社区氛围得以维护,二者并行不悖。
但固定的用户结构也意味着B站破圈多年所达成的,仅是横向的圈层拓展,在代际纵深上略显不足。而倚仗年轻群体的用户增长模式,也终会触发边际效应,用户增长放缓、拉新成本上升将是必然。
以Q3为例,MAU同比增长35%的背后,是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37%,瓶颈似乎已初见雏形。生于年轻人,却也困于年轻人。
至此,再来看B站所定下三年4亿的用户增长目标,看似唾手可得,实则道阻且长,毕竟起家于亚文化的“小破站”,同主流市场间仍有着隔阂。
此时的B站,就像是列车站台背着行囊20出头的小镇青年,小有所成却又看不到未来,只得登上列车,经历成长的考验。对B站而言,走出去则是更为广泛的破圈,只是这次叙述里,中年人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充斥着解构、戏谑的B站,与主流话语似乎一直隔着道坎。
去年,B站发布《浪潮三部曲》,以积极的调性讲述了老中青三代故事,言语中时刻透露着被更为广阔世界所接纳的渴望。然而《后浪》出世,感动了中年人,却冷落了年轻人。
“我跟后浪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我和他们同龄。”弹幕中有人悻悻而语道。显然,走内容路线强行破圈的B站,很难调和硬凑于一道的两类人共鸣的冲突,毕竟B站社区不是今日头条评论席,中年人们很难置身其中。
另一方面,B站关乎未来的目光里,似乎满是《喜相逢》中全民热衷B站的模样。然而,就同年轻人不爱听戏那般,现实里的中年人、老年人们,与B站仍旧关联甚微。
B站再度破圈,需要多年龄阶段的参与,而倚仗内容路线难以破局,希望自然便放到了场景上来。
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陈睿坦言:"去年的侧重点是扩张新品类,今年的侧重点主要是扩张新场景“。而对用户高度集中的B站而言,位居MAU次席的电视端与移动端用户重合率低于20%,无异于一片蓝海。
相较移动端与PC端,以电视端切入多龄段市场相当于另起炉灶,能在最大程度上缓和不同年龄层用户与偏亚文化社区氛围间的矛盾。基于此,电视场景成为了B站再度破圈、走入主流最为可能的路径。
然而,没有一定数目的长视频内容作为支撑,电视端业务就很难支棱起来。因此,这两年间B站拿版权、自出品脚步未止,力求缩短同爱优腾间的差距。
可B站始终不是爱优腾,业务也远不止长视频,只得基于自身体量浅尝辄止,难以投身于版权竞争的泥潭。反倒是长视频玩家在厮杀之余,借由版权壁垒合力绞杀B站,阻碍着B站拿到“分蛋糕”的餐盘。
基于此,B站当下长视频仍难以破局,反映在用户付费意愿上:Q3 B站付费用户占比为8.9%,同隔壁爱奇艺18.9%存在着量级的差距,新的出路迫在眉睫。
一方关门,一方开窗。2020年8月,B站拿下国内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独家直播版权,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期间,云视听小电视累计观看人次同比增长超400%。
传闻中的8亿斥资,除却版权分销所回收的成本,可谓卓有成效。这场关于赛事直播的豪赌,似乎给出了问题可能解答。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为6.5亿人,泛体育内容正通过内容型平台向大众群体渗透。
从人群来看,年轻人似乎偏爱电竞赛事。这也吻合了B站泛体育板块的现状:一面是电子竞技的狂欢,一面是传统体育的冷落。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当下的年轻人们未曾经历过往日娱乐匮乏的年代,上代体育迷们珍藏的足球刊物、球星卡等,如今只得停留于记忆深处,或流落于街头巷尾。
与抖音、Youtube相比,年轻化的B站往往被笑谑为体育的荒漠。对亟待再度破圈的B站而言,这无疑是桎梏。
今年7月,后知后觉的B站,赶在东京奥运会举行前建立运动一级分区,试图借由顶级赛事的热度打开体育战场的局面。
然而,体育赛事其版权往往是最为核心的收入来源。购入版权的转播方,同爱优腾一样,似乎并不乐意B站以UGC内容无成本分流,版权问题成了运动区赛事内容的原罪。
面对未来尚不可知的传统体育赛事,B站自然也不可能像购入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直播版权那般出手阔绰,取而代之的是以官方入驻消解版权风险。
“今年下半年,体育俱乐部入驻的频次明显变高了,动不动就能在首页看到官方入驻的banner。”某B站用户反馈道。
正如其说言,如今的B站,各路体育人马扎堆入驻已成常态。以足球板块为例,马竞、狼队、拜仁、李毅、董方卓、董路、退钱哥何胜等机构大V扎堆入驻,且入驻时间均集中于今年下半年,补短板意味十足。
在缺乏用户基底的内容社区强行以入驻靠岸体育,无异于硬着陆,并不能带动相关讨论与热度,很难续写知识区的传奇往事。
以近三年B站足球分区年度精选视频为例,其中“退钱哥”相关的内容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余内容同主流赛事的关系也并不显著。造梗、解构意味之强的B站,似乎无愧为体育荒漠。
而从数据来看,以德甲俱乐部拜仁慕尼黑为例,其抖音官号粉丝数高达137.7万,B站官号粉丝数仅有13.1万,即便将MAU纳入考虑因素,二者仍有数倍之差。
在脱离俱乐部粉丝滤镜的赛事机构号上,此差距更为明显。以英超联赛机构号为例,抖音350.3万,B站10.8万,毫无可比性可言。非但未能补足短板,反而赤裸裸地暴露出更大的脆弱面。
可见,被坊间戏称为中国Youtube的B站,仍然缺乏培育体育内容的沃土,没有付费订阅模式的B站,似乎很难简单重复Youtube以邀官方入驻替代购买版权的运营模式。在此背景下,顶着破圈压力的小破站,只得将步伐迈向前辈未曾涉足的道路。
12月初,B站宣布获得英格兰足总杯三年中国大陆地区数字媒体独家版权,体育板块的布局还是走到了自购版权这一步。
虽然足总杯横跨多个层级,虾兵蟹将众多,但随着赛程推进,英超豪门间的强强对话终是必然。在国内,足总杯豪门碰撞在吸睛层面上丝毫不亚于奥运、UFC等顶级体育赛事。
相比巨头林立的五大联赛,足总杯自PP体育断流后,便一直处于无人接盘的状态,B站此番切入拿下独家版权,不仅省去了部分版权成本,也使国内球迷通过主流渠道观赛成为了可能。体育荒漠里生出了绿洲。
在此背景下,英格兰足总杯成为了B站体育版图最佳的试验场。另一方面,体育直播与现阶段用户增长场景电视端高度契合,也有利于B站打破代际障壁,融入中年用户阶段。
通常,为确保盈利,国内渠道方除接入广告外,还会采用付费场+免费场,亦或是一次性付费的观赛模式回收成本。
而B站此番试水,则是以全程免费的形式直播赛事,隐隐透露着一股笼络中年人的意味。
仅作试水,那笼络用户、赔本赚吆喝的破圈模式并无不妥。但倘若要拓展赛事业务,现今的B站仍缺乏长期增量。
热门赛事版权成本水涨船高的当下,用户付费意愿取决于赛事版权。豪购版权守株待兔,则很有可能因盈利受阻,陷入曾经天盛、乐视、PP体育的败局。
B站体育赛事的未来,不仅在于其是否烧得起动辄数亿的赛事版权,也在于是否要放下去贴片广告的坚守,毕竟这条路上鲜有赚钱者的足迹。
或许正如陈睿在去年B站频繁出圈之际所说,如果B站不是向前发展,那么它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至灭亡,永远不可能停留在那个大家认为的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那个阶段。
亦或许,入局体育赛事伊始便未曾想过赚钱,更多考虑的是宣传与试探,毕竟正走向主流的B站,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文烨豪,编辑:吴先之,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B站不需要“中年人”?
B站心太急
B站不再反叛
不要过度“神化”B站
做年轻人的生意风险很大,还是回去做中年人的生意吧
B站的潘多拉魔盒
互联网公司没有中年人
B站崩后,要送1天会员?
B站罕见翻车:市值一夜消失60亿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网址: B站笼络中年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