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反诈风暴中的“失控玩家”

反诈风暴中的“失控玩家”

“女子为刷单拉黑老公5天被骗52万元:后悔死了!刚下了反诈APP” 

“某网友接活刷单意识到被骗,网上搜到‘反诈警察’报警又被骗20万元” 

…… 

如果不是各级公安部门想尽办法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利用新闻、视频、图文、条漫推行全民反诈,估计大多民众都没意识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能“离奇”到什么地步,甚至自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办法抵御这样的诈骗。 

但事实上,现实数据狠狠“反驳”了很多人的自信。 

今年1月,在中国信通院反诈中心联合软件企业发布的《2020年中国手机安全报告》中,一组数据令人讶异:90后手机诈骗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37.5%,是不法分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人群;其次是00后,占比28.7%;80后占比24.1%;70后占比6.9%、60 后占比2.5%。 

《2020反欺诈年度报告》显示:仅2020年全国就立案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2.7万起;案件造成群众损失353.7亿元。这些案件中85%以上是通过QQ、微信实施,30%以上是通过支付宝转移赃款。 

据信通院统计,新型诈骗手法仅在2020年就增加了300余种,其中购物类、贷款类诈骗占比分别达40%、30%。90后在交友、金融理财中受骗比例也更高。 

当90后频频成为反诈风暴中的“失控玩家”,日均上千数量的案件数量,更隐蔽的通讯与精密的套路,繁多难堵的支付手段,也引来立法的重锤。 

01 为何90后成了“失控主力”?

2016年山东临沂徐玉玉一案,揭起电信网络诈骗的冰山一角。 

9900元的被骗金额,放到近几年任意一个相关立案中都不会是一个醒目的数字,却因徐玉玉心脏骤停令全社会扼腕痛心。 

5年后,此类案件并没有减少,以每年几十万件立案、涉案数百亿元的规模构筑了一幅信息诈骗全景图:网络一端是位置难寻的“秘密访客”,中间是对抗性日益增强的猫池、GolP等技术工具,另一端则是在婚恋交友、及时通信、资金支付等多个业务平台上被套路的受害者。 

一个原因是,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已经完全“有迹可循”。当外卖、网购等各类APP和大多数网友实现了强绑定后,仅通过一串手机号,往往就能摸到对应人的姓名、身份证、家庭关系甚至平台注册密码,诈骗团伙再利用最基础的黑客手段,用一个平台的密码击溃更多平台防线,进而得到每个手机号对应人的消费习惯、人脸信息、声纹信息等更多隐私,甚至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已经越来越低。 

而AI技术的日益成熟,也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和深度学习后可以模拟人类做出的决策,也可以帮助诈骗团伙在海量的隐私信息中短时间内制造出针对每个人的诈骗“剧本”。 

另一个原因是,90后作为已步入职场的人群,在个人财产已有一定累积,且对社交、婚恋、育儿、投资等方面拥有更多需求,也是各类APP重度用户,成为了诈骗团伙最爱盯上的群体。专业的团队利用各类技术,设计了“沉浸式”的诈骗套路和“剧本杀式”情节,深谙年轻人对财富、知识、感情等的渴求心理,潜伏在各种社交平台,设计了繁多的支付手段,“圈”住了平均学历以及社交能力都处于高质量阶层的中国90后群体。 

今年2月广州公安抓获的一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中,技术骨干5人中就有3人都是研究生学历,专业都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高学历在诈骗团伙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在媒体报道案例中,今年春天考研上岸的一位研究生,利用暑假开始帮助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复习考研,并干脆开了网店售卖自己的考研笔记。可是当买家在网上对她紧急求助“购买的时候显示账户冻结了9000元,付不了款,怎么回事?”后,她却一步步陷进了骗局。 

甚至中南政法大学一博士生也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损失近10万元。 

近日,在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106所高校大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0.09%受访者曾掉进诈骗陷阱,31.25%受访者曾遭遇过诈骗但没有上当,50.98%受访者身边有人有被骗经历,仅25.97%受访者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听说过身边人遭遇诈骗。 

面向90后,猫池、GolP等技术工具被犯罪分子大量运用,杀猪盘等典型诈骗手法、存获周期长,且涉及婚恋交友,及时通信、资金支付等多个业务平台,让用户防不胜防。 

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对80后、90后收入影响大,该群体生活压力增加,也成为网络借贷主要受骗对象。00后作为学生群体,在面对高佣金兼职、低价商品等诱惑时抵抗力较低,更容易遭受网赚刷单等诈骗,但经济能力有限,被骗平均金额相对较少。而60后接受反诈知识的渠道有限,且有相对较多的闲置资金,更容易落入虚假投资等骗局。 

甚至借助AI等技术,诈骗套路已经越来越深。支持国货鸿星尔克,骗子就能冒充官方粉丝群发福利;没接种第二针疫苗,诈骗犯开始发放限定疫苗资格;疫情反复宅家网购,能遇到包裹感染需要配合销毁;工作岗位上负责业务往来,还有人冒充领导骗业务款;研究数字货币,就有人伪造交易平台;还没退个人所得税,内部操作高额退税的团伙又找上门来…… 

当 “全民反诈”话题在短视频平台上达到28.6亿次播放时,“踪迹难寻”也成为了网络诈骗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 

02 手机上的“秘密访客”

此前新华社报道称,中国的网络黑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50万人,其专业化程度高,组织化运作,在上游利用技术手段窃取用户信息、隐私,在下游则通过诈骗、洗钱、骗贷、勒索、刷单、薅羊毛等各种方式牟利。

被抓的湖南省邓某作案时使用了16台多卡宝、14个移动电源、20余张移动通信卡、4部移动电话,制作成虚拟基站平台进行电信诈骗,甚至类似的群呼群发软件,还能做到远程操控、机卡分离,加上身份信息泛滥导致银行卡、QQ号或IP地址全部都无法对应到真正的诈骗犯,位置和身份都极难追踪。 

卧底诈骗团伙的人称,诈骗犯手握大把的身份证、银行卡,持有数字证书动态密码。只要受骗人把钱转出去,专门负责洗钱的“水房”就会在5分钟之内将钱分成多笔小金额,转账3-4次到不同的银行卡上,再利用“车手”通过小地方的银行ATM或者POS机提现。 

据《2021年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研究报告》, 近年来很多诈骗团伙将诈骗窝点转移到国外,重点集中在缅甸北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通过倒卖电话卡和网络账号,盗取贩卖个人信息,制作销售网络黑客工具等黑灰产业链不断升级,贯通了上中下游各环节。 

10月21日,在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看守所,一位从缅甸回国的诈骗犯罪嫌疑人坦白了自己的“缅北噩梦”。去年7月他被朋友的介绍吸引偷渡到缅甸,在胁迫下从事境外电信诈骗。“老板”给团队成员配发了专门用于诈骗的手机和社交软件并准备了专门的诈骗话书本。“话务员”按照“老板”要求,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大批量添加“客户”,再根据话术本,以“低息无抵押”贷款为诱饵,一步步引诱对方下载所谓的“贷款App”,并让他们缴纳“会员费”到指定账户,之后又以要缴“保证费”、“保险费”等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继续转账,最终完成诈骗。 

但随着人们的反诈意识越来越强,这些成员很难做出“业绩”。防患于未然,被公认为解决诈骗最好、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也因此,各级公安部门在全社会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同时,10月19日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力图在全国反诈的严密布网中再加固一道预防屏障。 

草案第十条,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建立物联网卡用户风险评估制度。 

“评估未通过的,不得向其销售物联网卡:严格登记物联网卡用户身份信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限定物联网卡开通功能、使用场景和适用设备。” 

“单位用户从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物联网卡再销售给其他用户的,应当核验和登记购卡用户身份信息,并将销量、存量及用户实名信息传送给号码归属的基础电信企业。” 

“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物联网卡的使用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对存在异常使用情形的,应当采取暂停服务、重新核验身份和使用场景或者其他合同约定的处置措施。” 

第十一条也对电信业务经营者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封堵拦截和溯源核查提出了具体要求: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对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及不规范主叫进行识别、拦截。 

事实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团伙的网络接入地、犯罪地、同伙查证确认变得越来越难,也导致审理周期不断拉长。 

业界专家坦言,通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治理还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大量电话卡、银行卡、网络账号被用于诈骗活动,亟待规范管理。“这次通过专门立法,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从源头上规范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挤压犯罪空间,铲除犯罪土壤。” 

从通讯源头助力全民反诈,迫在眉睫,道阻且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紫金山科技”(ID:zijinshan2013),作者:顾以东,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反诈风暴中的“失控玩家”
最前线 | 阿里推出十款 AI 新品:防火防伪、防疫,反诈鉴黄、打假
《失控玩家》不只是电影,还可能是虚拟偶像的现实
反诈骗App,怎么帮你识别电信诈骗?
车主亲述:风暴中的特斯拉,与10万个争议的“真相”
风暴中的OYO
实控人被捕 暂停上市风险 “风暴”中的暴风何去何从?
《失控玩家》全球1.8亿重新回冠,《尚气》本周海外正式公映
失控的传统IT,进击的云计算
原来特斯拉“失控加速”早在美国被调查了

网址: 反诈风暴中的“失控玩家”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