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只能做4G手机、坚持不造车后,华为还能怎么走?

只能做4G手机、坚持不造车后,华为还能怎么走?

9月25日晚间,在遭受他国无理拘押三年之后,孟晚舟终于得以搭乘政府包机返回国内。至此,这起针对中国公民和中国科技企业的不正当事件,迎来了至关重要的阶段性胜利。

身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同时也是这家中国科技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孟晚舟,历经千辛万苦重获久违的自由并回到祖国,但强加于华为的一系列不公正禁令,仍不知何时可以得到解除。自2019年起,华为手机为首的消费者及其他业务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的两三年间,华为尝试多种手段以消除不公正禁令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积极拓展企业业务,跳出了作为发展根基的通信技术服务商范畴。不过至今仍有不少声音,期待华为继续推出有竞争力的消费电子产品,因为华为在短短近十年间,于手机和其他品类都切实获得了认可。

曾是中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率接近50%的华为手机,究竟何日能“王者归来”?

4G华为手机还将持续

不公正禁令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芯片生产被“掐脖子”,性能越发强大的海思麒麟等华为设计芯片,在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生产,高端智能手机遭受巨大打击。在此之外,生产5G手机最关键的射频相关元器件也受限制,华为不得不在中高端手机全面普及5G的当下,推出“4G旗舰”。

这给2021年上市的华为手机带来了不少遗憾,原本有望在春季发布的P系列新款手机,不得不因供应等缘故推迟到7月末才得以发布,就算采用麒麟9000芯片也只能支持到4G网络。面向年轻人审美的nova 9手机,不仅无法使用新一代麒麟芯片,还同样是通信规格有限的4G手机。

新机无法支持5G之外,多款去年发布的手机也陆续开始销售本没有计划的4G版本,一度是5G网络和5G手机推进先锋的华为,已被巨大力量所阻挡。就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9月25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的回应:华为手机业务确实面临很大挑战,现在华为5G手机很难买到,可能要等几年,努力让用户能够买到华为5G手机。

华为5G手机具体能在什么时候回归,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我们只知道,无论是使用存量可能不多的麒麟芯片,还是逐步被允许采购的高通、联发科或其他手机芯片,华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推出4G手机,产品竞争力被外部力量消去了一部分。

5G在当下可以提供多大作用?虽然新一代技术秉承着“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的理念走向商用化,但在全球各地的实际使用中,个人用户所能体验到的5G并没有很充分地展现出巨大进步。5G和4G两代网络之间的差别,更多地体现在极限网速表现、新增信号覆盖等细微层面。

5G网络让普通用户和行业都略显失望,并没有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不过大众消费者追求新技术的潜在认知依然存在。因此,在账面上低人一等的网络制式不仅会影响华为选购原材料,还可能是未来制约华为手机恢复销售数量的最大因素之一。

艰难开辟创新之路

企业遭受重大打击而一蹶不振的案例,在现代商业社会屡见不鲜。外部供给的生命线被切断,致使内部运作和创新节奏接连走向混乱,最终难以以之前的规模维持下去。

华为或许能成为例外,即使遭遇在其他企业看来如“灭顶之灾”一般的困难,如今的华为手机依然保有创新实力。典型案例便是P50 Pro上的计算光学能力,借助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技术融合,用小体积元件实现了不输于过往产品的长焦拍摄表现,做到较轻薄机身和影像水准兼得。

但是这件事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手机市场上尤为艰难,最近三四年间,几乎每一年都能见到硬件规格到实际体验的巨大进步,曾经的华为更是推动改变的重要一员。失去了充分调用外部合作伙伴提升硬件规格的能力后,华为手机的改进变得像是在软件层面上不断“打磨”。

软件改进带来质变并不新鲜,Google的Pixel手机就在同样的影像硬件基础上做到了年年创新。只是当硬件进步足以跨越软件优化的时代到来,受到限制的华为还能有多少机会,将是相当关键的矛盾点。好在已经有多家国内企业参与到硬件改进,只需等待时间给予答案。

手机硬件规格发展相对停滞的当下,华为消费者业务灵活地找到了另一条路,通过将研发手机的思维和组织效率等赋能到其他产品上以期破局。这也和华为早先提出的1+8+N战略符合,华为在手机外会吸引N个合作伙伴参与,但同样要亲自打造PC、车机、可穿戴在内的8种设备。

从近一年发布的新品来看,华为消费者业务破局取得明显进展:智能手表、真无线耳机、智慧屏乃至PC都有继续推进,首款显示器就做到了设计和规格的高端化;不同品类产品接连搭载鸿蒙系统,简化过程提升效率,拥有大多数同类产品还不具备的优秀多设备互联体验。

华为手机的“战无不胜”并未完美重现,这些产品有诸多亮点但也有些许不足,例如智慧屏在屏幕材质上相较同价位电视有差距,显示器和一体机实际体验和定位存在落差。消费者需要再给华为一点时间,而华为也需要尽可能地找回当初手机迭代的效率,提升“全场景”产品竞争力。

下一个华为手机,仍不明朗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关注点从几年前开始就已经不只有手机,然而消费者、媒体乃至行业最爱讨论的还是华为手机,其原因就在于它像入口一般转化着新用户,是所有业务接触到用户的连接点。就算手机业务就此没落,未来也需要同等地位的产品完成类似的使命。

对于现在的华为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智能汽车的普及是绝佳机会。在全球范围引导和创新下,电动汽车正在成为汽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势力,有能力推出实际产品的企业都能得到用户与资本关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概念领衔的智能汽车,更是不分动力来源的大趋势。

华为参与汽车行业的两条路线都有一定成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为车厂合作提供零部件供应和解决方案支持,和北京汽车、长安汽车、广州汽车有战略合作,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尚未正式交付,此前演示的智能高阶辅助驾驶却已经惊艳众人。

另一路线的代表是金康赛力斯的华为智选SF5,没有使用成本偏高的自动驾驶技术,但在电驱动系统和智能座舱上和华为深度结合,仪表盘、车机、音响体验都有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影子。打上华为智选标后,这款车还进入到华为经销商渠道在各大线下店销售,有成为新C位之势。

华为依然要面对造车不造车的问题,虽然从任正非到BU总裁都表态过不造车,但手机业务用更高效率实现进步和收益最大化,足以证明亲自下场“真香”。关键只在于投入造车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不公正禁令,以及华为会在何时宣布相关的决定。

不造车固然有轻资产好调头的优势,却也意味着无法掌控全部环节达到效率机制,这与大众认知的华为相悖。造车显然是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是已经被多家中国科技企业证明过的创新方向,也是华为可以出成绩的领域。待到自动驾驶迎来“技术奇点”,或许就是切入之时。

而在汽车或是其他业务有能力代替手机撑起消费者业务大旗之前,华为依然需要持续运营手机。无论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还是智能座舱,都需要一个和用户最亲密、最能得到信任的连接处,也就是手机。1+8+N战略难以缺1,手机仍是中心点。

纵使鸿蒙系统以手机行业难得一见的高效率适配近四五年的产品,华为还是躲不开腹背受敌局面,旧机迟早会迎来更换的一天,新机能获得的竞争力上限又在逐日递减。

我们只能怀抱期望,期待手机厂商们对行业资源的投入迎来更多回报,期待智能创新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数码3C组,编辑:白徵明,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1028天后孟晚舟回来了,华为呢?》

相关推荐

只能做4G手机、坚持不造车后,华为还能怎么走?
任正非:谁建言华为造车,就是干扰公司
华为不造车,为什么“有效期”是三年?
焦点分析 | 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三年”
不造车的华为,会如何上车?
华为不是百度,造车不是出路
为什么华为P50只能用4G?
关于华为手机、造车、云等迷雾,徐直军回答一切
华为造车,易如反掌
华为或于7月卖车,手机销量靠“鸿蒙”家电补位?

网址: 只能做4G手机、坚持不造车后,华为还能怎么走?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