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一款长期霸榜 AppStore 的差评产品,亮点却在评论区

一款长期霸榜 AppStore 的差评产品,亮点却在评论区

昨天写了篇 AppStore 排名第二的产品,不过现在已经跌到比较靠后的位置去了,可见用户新鲜感过去有多快。

除了第二,有人对排名第一的「国家反诈中心」App 感兴趣,问这款产品为什么能霸榜这么久?

作为一款国字号的工具型产品,它有哪些核心功能,以及又是怎么被推广起来的呢?

带着这个好奇心,我研究了一番。

刚下载完这个 App 进入注册环节后,我就遇到了问题。

准确说,是 bug。

当我进入个人信息填写页面时,发现无法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怎么弄也出不来键盘。

然后我就点击左上角的返回按钮,点一次没反应,点几次还是没反应。

接下来,我又试着用右滑操作返回上一个页面,这回是有反应了,不过就一直卡在下面这个界面动不了。

很明显,这个界面的顶部导航栏出了问题,我既回不去,也无法进行下一步,直接卡死在这里。

没办法,只能从后台杀掉应用程序然后重新进入。

重新进入并再进行注册时,这次倒是成功了。不过后来有个人脸验证环节,我按照提示操作完以后,系统直接提示我失败,然后又卡了。

我还是从后台杀掉应用程序然后直接进入,这回就莫名其妙直接进入了产品首页,而且我处于注册和验证成功的状态。

很神奇,也很懵。

其实这款产品的定位很简单,提供反电信欺诈的识别工具和相关信息教育。

具体功能包括来电拦截、身份核实、风险查询以及诈骗案例和骗局信息等。

你们应该还记得我前些天写过的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我接到来自海外的很多电话,实际上那就是电信诈骗电话。

如果安装了这个 App 并设置了来电拦截,系统会自动识别并阻断来电。

另外,还能查询可疑银行账号、IP地址、网址以及 QQ 和微信,包括对特定手机号进行身份核实的查询。

这些功能,为的都是应对电信诈骗场景下犯罪分子提供的转账或者假冒信息。

比如,有人假冒公检法人员发给你一个网站,上面有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让你转移资产进行保全。

对于普通小白用户来说,对于这种长得一模一样的网站是没有判断能力的,而通过这个功能就可以提前查询。

按理说,这是一款服务于人民并保护大家个人财产安全的产品。可是当我看了下 AppStore 的评论区以后,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首先,这款产品的评分很低,满分 5 分只得了 2.2 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评级都是差评。

其次,评论区的留言内容回答了这款产品到底是如何长期霸榜 AppStore 的,以及,用户视角下的真实感受。

对于这种类型的产品,其实大多数用户是不会主动下载的。原因很简单,很多人并不会觉得自己会被骗。

在这种广泛认知驱使下,用户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就很弱,就更别说全民下载了。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让全民都下载这款 App 呢?

只有一个方法,动员全民的力量。

不过,这种做法目前收到了一些不好的效果,或者说是机械执行后带来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在留言区能看到这么几类观点以及对应的场景。

第一,通过各种渠道推广 App,强制用户下载。比如打疫苗、进园区、换证件,就连骑车在路上碰到交警也会被安利下载。

第二,产品基础功能不完善,很多问题是出在用户注册和验证环节,这会直接导致使用中断,体验很差。

第三,任务、形式主义、官僚化,在评论区充斥着类似的词语,可见大众对此并不认可。

其实,这款产品的出发点是好的,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也是非常明确的,之所以遭来如此差评,问题无非是出在产品和运营上。

先说运营。

这款产品的运营获客能调动的资源是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在这种助力下,用户规模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问题也由此产生。

如果定义的运营指标是安装量,那么执行者会为了这个指标任务而设计各种动作,也就是你们在评论区看到的那些。

显然,动作走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是用来完成指标的工具,执行者全然忘了要满足的用户需求是什么。

这就好比你去向司机推广打车 App,目的如果是让他们下载安装而不是告诉他们用了这款产品后能少跑冤枉路路、还能省油、坐等接单,你觉得司机们会用么?

再说产品。

在运营推开后,大规模的用户涌入势必会把隐藏的一些产品问题大范围暴露出来。

我相信他们在发布这款产品时一定是经过严格测试的,但海量用户的机型、网络条件、系统差异,会直接导致产品问题频发。

所以,开发完成上线永远是产品发布的第一步,在复杂环境下的产品稳定性才是最大的挑战。

我看了下,这款产品的技术支持是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这是一个 2002 年就成立的机构,主要职责就是保障网络安全和预警机制建设的。

从地位和职能看,他们的技术应该是很厉害的。可对于一款面向 C 端的 App 来说,他们或许还是欠缺一些经验。

至少,相对于现在的成熟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在 C 端产品设计和开发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不过,这样的产品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开发,不会也不可能外包给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即便对方有更好的技术以及更完善的经验。

至于原因,我想和 12306 是一样的。

也有人说,评论区的差评是不是都是诈骗分子的水军在带节奏?

我觉得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概率不是很大。即便他们真这么做了,实际上也是掩耳盗铃。

其实我真心觉得像「国家反诈中心」这样的产品是利国利民的,在完善产品的基础上优化运营手段,或许才能真正得民心。

从出发点和定位来看,它理应不该得到如此评价。

最该好好反思的,或许是执行者们。

安可时刻

现在电信诈骗还是很猖獗的,套路也是层出不穷。就像我上面说的,大多数人默认会觉得自己不会上当受骗,这才是防骗最大的阻碍。

人就是这样,不吃亏上当一次,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没有敬畏心,有时候也挺可怕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一款长期霸榜 AppStore 的差评产品,亮点却在评论区
连续霸榜6天,近一年下载量超7630w,极速版App拉开下沉市场抢夺战
产品观察丨想看真情实感的差评?拼多多专门做了个“朋友圈”
淘宝“中差评”走了又来,网购评价体系贵在真实
公众号评论区,又一个相亲角?
亚马逊刷单乱象调查: 一条好评上百元删差评800元
短视频迎来明星“霸榜”时代,好事还是坏事?
“淘宝找不到中差评了,这还怎么买东西?”
外卖差评,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一个90后差评师团伙的覆灭:被判刑后又被民事诉讼

网址: 一款长期霸榜 AppStore 的差评产品,亮点却在评论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