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只是百亿市场,亚轨道交通是千亿市场,只有飞出地球,才是万亿规模的星辰大海。
10 分钟 10 秒后,越过卡门线的飞船落在得克萨斯州的沙漠上。「像在直升飞机里……」「零重力的感觉,像游泳一样」「Best day ever!」。当地时间 7 月 20 日上午 9 点 24 分(北京时间晚上 10 点 24 分),舱里的四位乘客刚刚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专业太空员的飞行。
飞船降落 | 蓝色起源
在四位乘客一心一意享受短暂十分钟的背后,是一场复杂而精准的计算:火箭点火后 2 分半,主引擎熄火;30 秒后,飞船与火箭推进器分离,一个继续向上,一个垂直落向地面开始回收;3 分 39 秒,飞船越过卡门线,进入国际公认的太空;接着飞船进入 3 分钟左右的失重状态,直到 8 分 20 秒左右,降落伞打开,缓缓落回地球。
在理查德·布兰森飞上太空后 9 天,世界首富贝佐斯带领四人旅行团,再次在亚轨道画出了载入史册的抛物线。蓝色起源比 SpaceX 早两年成立,却一直比后者进展缓慢,在 15 次发射之后,终于第一次实现了载人飞行。
这次飞行也创下了进入太空的最年轻和最年长乘客的纪录——18 岁的高中毕业生 Oliver Daemen,82 岁的 Wally Funk。后者曾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批为进入太空而进行训练的女宇航员之一。60 年后,她终于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
客观的说,虽然远比布兰森的「宇航员打卡之旅」难度高,但这次发射依旧属于亚轨道飞行,难度比真正意义上入轨飞行要小很多。入轨飞行需要达到 7.6 千米/秒,而此次的亚轨道飞行最大速度只有 3 倍音速左右,即 1 千米/秒,这意味着比 SpaceX 更小的技术难度。
不知道为何,在发射直播中并没有公开的太空舱内画面,不过在飞行后的发布会上这个画面被公开。在失重状态下,四个人解开了座位安全带,享受了失重漂浮的片刻乐趣。
抛开理性的技术难度探讨,四个非专业人士,坐着商业航天的载具,飞到 105 公里的高度,来到了太空的分界点,这就是一件激励人心的事情。
失重状态下的太空舱 | 蓝色起源
虽然被嬉皮士布兰森「截胡」,成为了第二位上太空的航天公司创始人。但是贝佐斯带领的「旅行团」这次的最高飞行高度 105Km,比布兰森的 85Km 高出了 20Km。按照国际规定,超过卡门线规定的 100Km 就是进入太空了。
其实按照美国空军和宇航局设定,超过 80Km 就是太空了。如果非要较真,布兰森进入了美国认定的太空,贝佐斯则是进入了整个国际都承认的太空。
但是换作马斯克来看,这都是亚轨道飞行,是他不太入眼的太空计划,他想施展商业抱负的领域是外太空的往返。
亚轨道的抛物线之旅,加速和失重的体验可能是其中最为迷人的部分。但这并不是唯一获得这种体验的方式。如果是想体验失重的神奇感,用于航天员训练的失重飞机,极限运动跳伞,甚至是跳楼机都是更唾手可得的方式。
除了刷新非专业人员进入太空,最年长和最年轻的纪录,这次发射还有什么值得激动人心?真正值得激动的,可能就是航天的风险和参与者的限制都在下降。
在航天迷的心中,即使技术已经成熟且没有挑战,成功发射依旧令人惊叹。实际上,根据专业统计,过去坐火箭的风险比坐飞机高一万倍。曾经有航天员说:光让我坐在这个火箭上,你就应该给我发一个勋章,因为我屁股下面是几百吨的炸药。
新谢泼德号火箭垂直回收画面 | 蓝色起源
如果从历史上空眺望,此次飞行依旧是航天伟大进程的重要节点之一。
这一次,普通人不需要任何操作,也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就可以进入太空。上到 82 岁的老奶奶,下到 18 岁的小伙子,体验太空不再是专业人员才能做的事情。
这一次世界首富贝佐斯带着自己的亲兄弟一起,用无比的信心,坐进了自己打造的运载系统,完成了蓝色起源第一次载人发射。而这是蓝色起源第 16 次成功的发射,前面 15 次只有一次火箭回收失败,但返回舱的安全性达到了 100%,贝佐斯用自己的性命,又验证了一次太空旅行是可以让每个人放心参与的。
这就意味着,太空在这一瞬间距离每个人都更近了一点点。
贝佐斯首飞结束后也说:未来肯定还会再去,但下次不上了,因为需要给别人留个座位。实际上在直播时,蓝色起源已经表示正在出售更多席位了。
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最近都是进行了一次亚轨道飞行。但是起飞的方式不同,也体现了未来两家的路线和目标不同。
维珍银河用飞机带着火箭在跑道平滑起飞,攀升到 14000 米高空再由火箭自己加速。这种升空方式决定了维珍银河未来只会专注于做亚轨道太空旅游。
马斯克、贝佐斯和布兰森|网络
蓝色起源此次则展示了火箭垂直回收技术,太空旅游显然只是其商业蓝图的一部分。对于贝佐斯这样的脑子清楚的商业奇才,他一定知道太空旅游这件事并不是个大市场,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预测数据,在未来十年,亚轨道旅游市场大概为 30 亿美金,而这基本上只会是富人的「游乐场」,就算单价和利润率都不低,但既不高频,也不刚需。
实际上比旅游市场更大的是「亚轨道高速交通」,由于亚轨道已经到达大气层边缘,更小的阻力结合火箭动力可以让跨洲际飞行变得更快。人类商业航空领域已经 50 年没有大的变革,一直是在 1-2 公里的高度以 800 公里时速完成交通运输的功能,现在亚轨道的技术进步将有机会带来一次「提速」。
全球每年 1.5 亿人次的长途飞行(10 小时以上),这里面即便只有 1-3% 的头等舱消费,但未来这些是有机会转变为「3 小时到世界任何地方,且附送亚轨道体验」的「新头等舱」的。这市场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终将到来,最终将是千亿级别的市场。
对于贝佐斯这可能还不够,真正的大市场还是人类彻底走出地球大气层,甚至走向「行星际交通」的能力。这才是能在万亿市场汲取养分,进而推动人类走出地球的最有力方式。
航天领域的业内人士,对贝佐斯的更多期待寄希望在此次火箭发动机 BE-3 的升级版,BE-4 身上。这款发动机是目前唯一可与 SpaceX 的猛禽发动机并论的发动机:都是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都在 200 吨以上。
只是 BE-4 发动机的研发进展一直不理想,也引来了外界的种种质疑。最近 SpaceX 又独家拿下了 NASA 的登月着陆器的订单。而此前蓝色起源公布的为 NASA 登月设计的发动机 BE-7 则没有了下文。
其实蓝色起源真正的太空蓝图是月球,贝佐斯希望能够搞定地月间的通行和运输,但贝佐斯认为太空旅游市场是第一级台阶,通过这个市场可以演进技术,也会获得收入。
而马斯克给自己划定的太空版图是火星,因为这个目标更宏大,他甚至因此跳过了亚轨道旅游这样的小市场,他认为不需要浪费时间做这样的事情,要直奔主题,入轨发射能力才是第一级台阶。
不同的目标,加上两家公司做事的风格大相径庭:结果就是 SpaceX 一路小步快跑,试错中炸火箭都成了一种品牌传播方法;而贝佐斯的蓝色起源行事稳健,发射成功率更高,但是技术进步速度不够令人乐观。BE-4 迟迟没有新消息,这似乎已经说明了技术进度上,蓝色起源的落后。
与马斯克的重型火箭一次次吸引眼球相比,蓝色起源此前十五次发射关注寥寥。而这第十六次的引起关注的华丽表演,出场的 BE-3 发动机,动力尚不够入轨。但是贝佐斯把自己放上去,终于赢得了注意力的资源。这可能也是他接下来要加速追赶的重要「冲锋号」。
蓝色起源的标志|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公司的标志中心是一只火箭,火箭两旁是两只乌龟,似乎在暗示,哪怕短期落后,耐力和坚持也会让其取得最终的胜利。在亚马逊这间公司上,贝佐斯验证过「长期有耐心」的价值,在太空领域,这依旧是他的风格。
面对着马斯克这只一路小跑已经领先的「兔子」,贝佐斯这次的亲身冒险,似乎也是用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体现了自己对蓝色起源坚定的全情投入。
至少这次全世界都看到,「乌龟」也在努力向前。在「走出地球」这个人类历史级别的技术大进程里,贝佐斯坚信自己最终会反超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蓝色起源等 | 责任编辑:靖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凌梓郡,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进军火星:贝索斯和马斯克的龟兔赛跑
坠机幕后:波音与空客的龟兔赛跑
地球装不下首富贝佐斯的野心
当代最烧钱的冒险:贝佐斯、马斯克和布兰森的太空竞赛
离开亚马逊,美国首富贝佐斯去往何处?
贝索斯的一小步:竞争推动人类走向太空
贝佐斯下定决心,先于马斯克一步飞往太空
地球首富都想要殖民太空?马斯克与贝索斯的愿景到底有何不同
贝索斯谈首次太空之旅:这是向修建太空之路使命迈出的“一小步”
贝佐斯敲定卸任日期:亚马逊、公益和太空哪个更重要?
网址: 贝佐斯:这是一场「龟兔赛跑」,现在乌龟迈出了稳健的一小步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