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玩(ID:pinwancool),作者:骆轶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当日,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返回他生前工作和居住过的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是一场最后的道别,一场守望泥土的人与泥土的最后道别。
袁隆平院士的灵车受到了长沙市民自发夹道目送、鸣笛致哀的礼遇。长沙,是袁隆平院士工作和居住了半生的地方,是杂交水稻大规模向全世界普及的实验基地,也是传说中的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崩葬之所。这里的人民眷恋农田,感激“教民稼穑”的人。这里的人民对袁隆平院士的真挚哀悼,带着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的泥土味儿。
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有泥土味儿。距离长沙400余公里的道县,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古栽培稻起源地,迄今已8200余年。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业的重要性压倒畜牧、战争和贸易,是一切生灵的基础。无稼穑即无仓廪,无仓廪即无社稷,无社稷即无华夏——袁隆平院士身后的备极哀荣,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民最朴素和本能的情感投射。
袁隆平本来是不属于农田与泥土的。1930年9月7日,他出生在北平市协和医院,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文教会学校读书,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抗日战争爆发,袁隆平随父母辗转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读书;抗战胜利后离开重庆赴武汉和南京继续高中学业。受小学一年级参观农园时看到的园艺场美好场景和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里田园诗般生活场景的影响,袁隆平在1949年8月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主修遗传育种学。
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并不了解当时中国农村真实的凋敝和苦难,向往着美好的田园生活而报考了农学专业,这听上去并不像是一个靠谱的故事的开头。然而,它是一个中国彻底告别粮食短缺,结束了数千年农村凋敝和苦难的故事的起点。青年袁隆平是充满勇气的和浪漫的——被一些人过度美化的“民国时期”大学教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重视文史哲而轻视理工科教育。那个时候,一个城市里的年轻人做出“学农”的选择,是离经叛道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1953年,大学毕业的袁隆平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试种后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断为天然杂交水稻。在这一基础上,袁隆平尝试培育水稻杂交品种:1964年7月,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人工授粉结出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5年7月,他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找到6株不育株,其中4株成功繁殖1-2代。这一系列实验成果,让袁隆平得出了“水稻亦有杂交优势”的推论,推翻了在当时中国奉为圭臬的苏联农学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
凭着一场冒着巨大风险的“质疑权威”挑战行动收获的成果,1966年,袁隆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为题发表在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这一重要成果在世界上是突破性的,也让他获得了在极度动荡的环境下得以继续研究水稻培育的机会。
1967年6月,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立。1971年11月23日,经历了3000多次的失败,袁隆平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一株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袁隆平选育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培育成功,成为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1973年,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当年10月,袁隆平正式发表《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取得了人类水稻种植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1974年,袁隆平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1975年,籼型杂交水稻进入大面积推广种植阶段。1979年,三系杂交水稻技术推介到美国,进而在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地普及。到了1988年,中国杂交水稻面积已达1.94亿亩,占水稻总面积39.6%。
从1960年发现第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开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研究持续了将近20年。“吃不饱饭”的时代记忆,终结了袁隆平对农村田园诗般的美好幻象,将他拉回了眼前的现实,也耗尽了他从青春到中年的20年时光。不过这一切也并不苦闷:在发表划时代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的1964年,袁隆平收获了爱情,他给妻子拉小提琴、写情诗。培育杂交水稻百转千回终获成功的10年间,他和妻子先后有了三个日后同样从事农业工作的儿子。
就事实而论,杂交水稻并没有进每一个中国人的肚子。解决“让中国人吃饱饭”这一人类历史最重大的难题之一,袁隆平做出的也并不是全部的贡献。然而,这不应该是人们评价袁隆平成就的起点和终点。
从全球遗传育种学的角度看,杂交水稻育种从理论走向产业,杂交成为水稻育种的主流技术路线,都是从袁隆平的研究和实践结果开始的,其贡献不仅是在中国,也是在整个世界。而为了温饱挣扎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第一次亲眼目睹水稻亩产量的历史性提升,进而第一次真正对粮食充足和粮食安全产生的笃信感,也是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成果奠定的。
在“教民稼穑”的中国农业史上,袁隆平的地位更是特殊的。从贾思勰到孟祺,从宋应星到徐光启,中国古代的农学家多致力于种植技术、水利灌溉和耕作工具的研究,让农业生产的方式适配更多品种的农作物。而对农作物本身的基因学和育种学改良,让农作物适配农业生产的要求,从而明显提高农产品产量,袁隆平的实践是破天荒的——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开端。
奠定了在中国和世界农学和育种遗传学的地位之后,袁隆平是没有停步的,他推动了中国水稻综合育种关键决策的进程。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发展战略”。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截至当时,中国50%的水稻、世界20%的水稻皆为袁隆平推出的杂交品种,为世界粮食安全和解决粮食短缺做出了贡献。
80岁之后的袁隆平,一直在躬亲指导国家级超级杂交试验田的亩产量提升,真正地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陆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2013年9月29日,袁隆平指导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片“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2016年10月10日,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收割,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下新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2017年10月16日,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亩产1149.02公斤,再次创下世界纪录。
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晚稻测产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当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曾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再次刷新原有的世界纪录。90岁的袁隆平已不方便亲自到达现场。在观看验收直播的时候,他不禁高呼:“More than excited!”
2021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跌倒。4月7日,转院至长沙治疗。5月9日,三亚杂交稻基地的“超优千号”进行验收,测得平均亩产达1004.83公斤。
13天后,袁隆平逝世。
联合国官方发布声明悼念:“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是“真正的粮食英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称,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
在中国,袁隆平院士的一生行止,被大量自发悼念他的民众称为“国士无双”。
在一个敬畏泥土和稻谷的国度里,一个人从城市来到乡间,一辈子守望着乡间的泥土,让泥土充满了生机,持续茂盛地生长出更多被重新孕育的粮食,他就是“社”与“稷”之间顶天立地的人,就是国家的“国士”。
68年前,袁隆平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怀化的安江农学院任教,这是他属于农村和泥土的起点。母亲担心他到了农村要吃苦。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袁隆平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几十年以来,他多次在泥土和稻田之间奏响小提琴,演绎着田园诗。
在他开始与泥土融为一体的时候,田园诗只能存在于小提琴的琴声里,眼前遍是饥馑与艰困。当他留下那把小提琴,带着泥土的芬芳离开的时候,田园诗就奏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前。
相关推荐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望
袁隆平,回归泥土
当代神农袁隆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月14日,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再创佳绩
拼多多等联合启动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袁隆平等专家联袂直播
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暴雪《守望先锋》和《暗黑破坏神》将改编为动画片
抖音现袁隆平账号本人却不知情?抖音回应:相关团队已提供认证资料
终生学习
华为抢占5G先机背后:一位科学家和他的二十年「冷板凳」
网址: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望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