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李琳,编辑:刘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两周,在杭州工作了六七年的印度医生Amish,没收到一条从家乡传来的好消息。他在新德里的伯父、伯母、哥哥,4月中旬因新冠肺炎相继去世。“从住院到去世,都没有超过一周。伯父的病情发展最快,上午确诊,下午就走了。”
从3月下旬开始,一度缓和的印度疫情陡然升级,每日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4月15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20万例,4月中旬以后,每日新增病例均在30万以上,超过了美国单日新增病例的最高纪录,成为全球新冠疫情的“风暴中心”。
数据来自 covid19india.org
到目前为止,印度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700万,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据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最近一周,印度新冠死亡病例,也以每天数千的速度快速增长。以至于出现了媒体报道画面中,大规模露天焚烧尸体的景象。
虽然露天火葬是印度教的传统习俗,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如此集中的火葬场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可想而知。在许多媒体报道中,疫情大爆发的印度,被形容为“人间炼狱”。
由于公共卫生教育不足、贫富悬殊、医疗资源短缺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去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流行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在担心,新冠病毒碰到十多亿人口的印度,会发生什么。
虽然今年2月,印度新增病例数下降至每天几千例的水平,印度政府一度宣称疫情得到了控制。但盲目的乐观葬送了此前一切的努力,尤其是在号称全球规模最大的宗教盛会大壶节的推波助澜之下,人们的担忧还是成为了现实。
就像眼睁睁看着那只悬在空中的“靴子”,慢慢落地。4月25日,《印度快报》评论道:此时的印度,“就像一艘完全随波逐流的船。”
人满为患的医院。图片来自印度媒体
失去三位亲人,这个中产家庭逃离疫区
阿米什(Amish)的家庭在印度算是中产以上的水平,为了第一时间抢救确诊的家人,压缩所有会延误病情的可能,他们选择了需要全部自费的私立医院。
印度的公立医疗体系虽然可以提供免费医疗,但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差,主要为农村和城市的低收入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私立医疗体系才是中产阶层治病的首选。用阿米什的话说,“那里有床位,不用排队。”
奇迹却没发生。“每个人的费用折合人民币大约10~20万,但我们没有留住任何一个(确诊新冠的)家人。”去年,阿米什曾密切关注武汉的疫情进展和中国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案,在他看来,“即使是条件和服务都不错的印度私立医院,治疗方案或许都并不系统。”
阿米什认为,经验欠缺、尚未形成体系的治疗手段,有可能导致了这场代价高昂的抢救的失败。阿米什家人的不幸,只是疫情笼罩之下,当地居民处境的一个缩影。按路透社的报道,在印度首都德里,每4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新冠病毒。
“印度的医院里,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院感,如果能做到像中国当时应对疫情时,严格管理隔离病房、防控院感,或许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在印度疫情引起国际关注的这几天,阿米什一直在刷印度疫情的新闻,有时忍不住对比中印两国的防疫。
最近一周以来,曾经的医生同事们传来的消息,让阿米什的心情雪上加霜。“按照印度政府的安排,每一个临床医生都已经打了疫苗,但有30余位曾经的同事,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
阿米什的伯父、伯母、哥哥去世后不到一周,新德里的疫情加速恶化。印度政府宣布,4月19日开始,新德里进入为期一周的封锁,以遏制不断恶化的疫情。不过,阿米什的其他家人已经提前搬到了印度中央邦的勒德兰市,那里的疫情相对缓和。
尽管他们有能力去私立医院,但随着疫情的发展,不仅公立医院不堪重负(医护人员感染、床位紧缺、医用氧气供不应求),私立医院也是一床难求。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这个一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印度家庭,还是不得不“走为上计”,尽量离疫情远一些。
小区自己组织核酸检测,而不是政府
今年28岁的穆恪杰,是一名祖籍西孟加拉邦的印度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古尔冈工作。古尔冈是新德里的卫星城,也是印度主要的经济和工业城市之一,因为现代化的城市形象,被网友称为“印度纽约”。
这次印度疫情爆发的中心德里,距离古尔冈半个小时车程。“城市已经封闭了,如果你必须要入城,需要政府开具的证明。”穆恪杰说,“但这次封城并不严格,商场仍在营业,人们依然在随意走动。”
最近一周,穆恪杰看到路上开始有警察检查口罩。“不管你戴什么样的口罩,自己做的也可以,都必须佩戴。如果没有佩戴的话,警察会拦下来罚款。”罚款的数额,相当于2元人民币。
穆恪杰居住的小区(共有40层的居民楼6幢),从一周前每日新增两三例确诊病例,逐渐变成单日新增10~20例。截至4月26日,整个小区已确诊新冠100余例。
印度新冠疫情的防控,并不是国内公众熟知的那样,某个地区发现本土确诊病例之后,立刻开展“地毯式”流行病学调查或者全民核酸检测。一位在孟买工作十多年的中资机构管理人员李华介绍,印度的防疫措施相对被动,“你感觉自己像感染了,感觉自己有点严重了,你再自己去检测。”
穆恪杰证实这一说法,他所在的这样一个相对集中爆发的区域内,政府并未对附近其他小区进行扫雷式的核酸检测排查。因此,周边小区有多少新冠确诊病例,穆恪杰也并不清楚。
不过,穆恪杰的小区仍然进行了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但那是楼盘开发商与政府合作,专门针对本小区的物业服务,“为了提高小区业主的居住体验。”
“如果没有症状,医生不会费力进行核酸检测。”在奥斯马尼亚大学(位于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市)读硕士的中国留学生小陈告诉八点健闻。
今年春节期间,小陈和同学相约去印度北部旅行,回到海德拉巴后,学校要求提供健康证明才能返校。她便到当地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甘地医院去开证明。进门后医生问:“你发烧吗?有没有头痛、恶心、喉咙痛的症状?”小陈回答说:没有。“然后医生就开具了一个健康证明,让我拿回学校就可以了。”
确诊之后,回家休养
“没有人戴口罩,去年疫情爆发以来,所有人的态度都无所谓。”在印度做贸易的中国人汪洋有些无奈。事实上,直到这个月疫情爆发,他所在小区的保安依然不戴口罩,公司的印度人也并没有遵守居家办公的要求。
汪洋工作的城市勒克瑙(Lucknow)位于印度北部,是北方邦的首府,官方称有360万常住人口。截至4月26日,北方邦累计确诊112万例,在全印度排名第四。
对汪洋而言,从去年开始,印度疫情一直是忽远忽近、若即若离。一直到今年4月,他陆续开始听到身边的人确诊、病情加重、去世的消息。“这种感觉很糟糕,70多人的公司里,有7个人确诊。”
有一位年轻同事,属于高种姓的富人,十天前和汪洋电话联系的时候,出现发热腹痛、浑身酸软、失去味觉嗅觉等症状。“在私立医院确诊之后,因为没有床位,只好开药回家静养。他有钱都住不进医院,更别提城市里大量的穷人了。”
印度医院告急。图片来自VOA
在汪洋的印象里,当地公立医院像诊所,“直观感受是不如国内的乡镇卫生院”。私立医院是所有人看病的首选,“相当于国内县医院的水平”。
医疗资源紧缺不止发生在勒克瑙及其更落后的城市。一位曾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AIIMS Hospital)工作的医生,向八点健闻表示,这家拥有全印度最好的医生以及硬件设施的医院,目前也已进入床位短缺状态。
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确诊之后居家隔离,其实是印度政府早就倡导的做法。去年,李华有两位同事感染新冠,医院没有收治,政府也没有安排集中隔离,而是回家自己隔离,一周后感觉没有症状又正常工作。
作为“疫苗工厂”,疫苗也是奢侈之物
在防控无力、医疗资源没有保障的印度,目前来看,疫苗也像是一种奢望。
虽然印度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疫苗工厂”,著名的印度血清研究所还是全球最大的疫苗制造商之一(目前主要负责生产阿斯利康、诺瓦瓦克斯两种新冠疫苗),但疫苗代工不同于自主生产,在美国禁止疫苗生产原材料出口之后,印度疫苗产能立刻受限。
供应国内尚且困难,更不用说“疫苗外交”。据报道,尽管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到4月中旬,有数个邦仍然出现了疫苗短缺,数百家接种中心关闭。
4月下旬,汪洋公司里的一位印度高层,几经辗转、各方托人,才终于找到两针疫苗。“我身边几乎没有同事接种过疫苗,我的疫苗是在春节结束印度工作后,回国接种的。”
据官方公布数字,目前印度全国完成了约1.4亿剂次疫苗接种。现在距离印度1月16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按照数学模型计算,需要完成70%的疫苗接种,保护率才能基本达标。目前印度即使接种1亿剂次,也远不够达到人群防疫的要求。”流行病学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表示。
印度疫苗接种前期仅限于医护工作者、一线工作人员、45岁以上人群等优先群体。面对再次爆发的疫情,印度政府4月19日表示,从5月1日起,所有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将接种新冠疫苗接种。
而在张文宏看来,即使印度现在马上加快疫苗接种,也已经来不及。4月25日,张文宏发微博预测,印度更大的爆发还在后面。他认为后续只有采取极其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政府采取坚决的正确应对,百姓有很好的配合,才能度过目前的危机。
失败的“群体免疫”
对于这一轮印度疫情大爆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系主任魏晟认为,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防控松懈。
今年1月,有印度媒体发文称,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群体免疫。据1月中旬的一项调查,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有超过半数被检人群血清抗体为阳性。印度媒体分析,这表明新德里或将接近群体免疫。印度卫生部长哈什·瓦尔丹在1月28日也高调宣布,“目前印度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而据李华回忆,当时印度民间还盛行一种“阴谋论”式的观点:新冠疫情就是一场生意,是让印度政府、疫苗生产机构、核酸检测机构、口罩及消毒剂生产企业来挣钱的一个生意。
官方的乐观和民间的盲目,最终都导向同一个结果,就是对疫情防控的松懈。“我们不要忘记,大部分的新冠感染者是无症状的。”魏晟强调。过早放开管制,加上宗教节日人群大规模流动、聚集,使病毒大范围加速传播。感染人数暴增后的医疗资源挤兑,直接导致死亡惨重。
不过魏晟也坦言,强化管控和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很多印度底层民众,一旦实行严格管控,生存都会成为问题。“还是要探索既可以兼顾防御,又可以兼顾经济发展的一条路。”
对于新冠疫苗接种,魏晟认为,理论上应该是全民(符合条件的)都接种。“不存在一个百分之多少的问题,因为人群具有多样性。保护效果在不同的人群中是不一样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李琳
相关推荐
印度疫情亲历者: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变成“炼狱”
2020募资风云:这一年,我眼睁睁看着别人拿钱
硅谷20年沉浮亲历者:我见过这般的狂欢,也见过狂欢后的疯狂下坠
快递杀成“炼狱”
中东电商 - 这个斋月过得好么?
为什么行业巨头会眼睁睁地被后来者颠覆?
WeWork大裁员,1.5万名员工陷入“炼狱”
“一切都太晚了”:亲历者讲述亚马逊仓库的疫情爆发
疫情未退,印度开始“做空”自己
印度医学生疫情日记,讲一讲封城下的印度
网址: 印度疫情亲历者: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变成“炼狱”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