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5G无用?

5G无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36氪经授权发布。

“我一直认为5G的作用被夸大了”,在4月12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这样说道,直接给一度火热的5G发展泼了一盆冷水。

他表示,大家讨论的重点往往是5G时代,而并非5G技术本身。另外,他对于6G问世的时间给予了更久的耐心,表示要到2030年才会问世。

徐直军的一番发言,引发了诸多行业人士的共鸣。在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中,2018年时,5G还处于技术萌芽期的阶段,2019年时也仅处在“期望膨胀期”的顶峰,而到2020年,5G并没有出现在该曲线中。这背后意味着,5G或正走向低谷期,并朝着稳步爬升期发展。

2019年度新技术成熟度曲线/ Gartner

C端大众对5G这个词已经见怪不怪了,大部分人最早听说是在2018年,几年来感受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B端,这个产业链上运营商、手机厂商源源不断地宣扬和投入:基站数量在增加,5G新机扎堆发布,并且今年一季度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市新机中占了半壁江山。可从5G元年的2019年到5GTo B规模化商用元年的2021年,大众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对5G的直接感知并不深刻,除了网速快,难有其他颠覆性认知。

“冰火两重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心中产生疑惑,被大肆吹捧的5G究竟有多大用?5G时代又将在何时真正到来?

用户:除了下载快,5G还能干啥?

“去年一次出差临上飞机,我突然想到闲来无事可以在飞机上看部电影打发时间,于是连上5G网络,两三分钟就下载完成了一部近1G的电影。”周方对深燃回忆道,这是他使用5G一年后,第一次感受到5G还是有用的。

从2019年2月三星Galaxy S10 5G发布,同年4月华为通过中国第一部5G手机认证至今,5G手机诞生已逾2年。作为电子发烧友,周方是5G手机的早期用户之一,在2019年9月三星Galaxy Note10+ 5G刚上市时便入手了。

“2019年时,5G手机使用有三个特点:手机价格比较贵,网络覆盖比较差,套餐资费比较贵。”这是周方对5G最初的印象。

他记得,那时候,要想使用5G,需要从4G切换到5G,而且经常需要打开测信号的软件寻找5G信号。“大家那时还调侃,单是5G测速,也催生Speedtest成为大型APP。而且大家不敢常态化使用5G网络,因为信号不稳定,容易漏掉一些消息。”

来源 / 视觉中国

在使用三星Galaxy Note10+ 5G一年后,由于耗电、续航等因素,周方就换机了,目前在同时使用华为和苹果的5G手机。超过两年半5G手机使用体验,周方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到了2021年,周方明显感觉到,如今不用再四处寻找5G信号了,而且在手机终端硬件层面,续航和省电方面相较此前有了很大提升。这背后,中国基站数量在快速上升,5G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全国已经建设80万个5G基站,中国已建成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5G用户达3.5亿。

周方认为,自己代表的是绝大多数C端用户的感触,作为资深电子发烧友,除了手机设备之外,他很难再列出更多自己能使用5G的场景,而这显然与此前大众的期待值不符。

毕竟从2019年5G商用开始,在专家学者的畅想中、在媒体的报道烘托中、在各种5G概念企业的营销中,5G技术有着强大的能力,被赋予了要改变工作、生活、出行的方方面面的使命:其低时延、大带宽、广连接的特点,能够实现万物互联,将生产设备、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很多此前与互联网无关的东西连接起来;能够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能够让人们日常进行真人全息投影同步交流,满足人们身临其境的交流诉求……

然而,这些似乎都还停留在畅想层面。即使是在对5G感知度最高的手机上,很多用户选择购买5G手机也并非是为了使用5G。

“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有专门因为5G而换手机的,基本都是到了正常的换机周期,而市面上可供选择的新机多是5G手机。”周方说道。另一位5G行业从业者告诉深燃,不少用户虽然使用的是5G手机,但真正常使用的网络还是4G。

周方认为,5G在C端的具体使用场景是有限的,除了在紧急时刻能快速下载,满足一些商务层面的需求之外,在其他层面并没有太明显的感知。

尽管5G已经被商用近两年,期待值越来越高,然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眼中,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对于5G的认知,仍然仅限于“网速快”,认为5G技术并非是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只是对于此前技术的迭代。5G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用户对5G的感知度有质变的真正拐点还没有到来。

谁在“吹”5G?

一面是C端用户对除了手机之外的5G感知不强,另一面是5G产业链上的运营商、手机厂商都在大力“吹”5G。

当前5G的真正规模化落地的应用场景比较少,而国内C端用户的5G需求,某种程度上说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夸张。

早在2018年,5G手机还没有真正上市时,市场上关于各手机厂商即将推5G手机的消息,以及究竟是否应当换5G手机的讨论甚嚣尘上。现如今,甚至有声音在鼓吹,四大运营商要保证中国5G领先,不被美国反超,2021年5G基站数量要达到300万之多。

上一次移动通讯网络升级,从3G过渡到4G时,当时市场上最激动的两大群体,便是手机厂商和运营商,5G时代也是如此。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被认为是“全球5G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代表着中国5G时代正式开启。在获得牌照之后,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开启了“抢滩登陆战”,争先补充硬件终端、基础设施以及流量资费等方面的拼图。

手机厂商身处已然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推出5G手机,不仅可以获得一大营销卖点,更相当于抓住了网络换代重塑市场格局的新机遇。

手机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通讯技术升级会带来结构变化的行业,从2G到3G,在当时运营商烧钱补贴大战下,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于2012年左右快速崛起,在2012年Q4共占了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的40%。从3G到4G,此前“中华酷联”的格局终于在2016年前后被华米OV四家颠覆,其中OPPO、vivo的崛起,与其在早期便加大对4G的投入和动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2019年起,5G手机新机型数量不断攀升,并加速进入中低端市场。据信通院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5G手机上市新机型仅有35款,占整体手机上市新机型的6.11%。到了2020年,5G上市新机型累计达到218款,在全年462款中占比达47.2%。在手机价格上,到2020年下半年,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Realme等多个手机品牌都推出了3000元以内的5G手机。

进入2021年一季度,5G手机已经占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的半数,推出5G手机几乎已经成了手机厂商发新品时的标配。据信通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6984.6万部)占整体手机出货量(9797.3万部)的71.3%,5G上市新机型数量(64款)在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22款)中占比52.5%。

手机厂商频繁推5G手机的背后,使得中国5G手机的出货量也在世界领先。放眼全球,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可5G手机出货量却占了全球的半壁江山。据Digitimes Research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5G手机出货量达到2.8至3亿部。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2020年全年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1.63亿部,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2.96亿部)中占比高达68%。

来源 / Pexels

而在运营商层面,其一面通过推5G优惠套餐增加5G用户,一面加速基站的建设、加大投入。

为了提升5G用户数量,以联通为例,据深燃了解,9元升级包之后,便可以将用户原有的套餐流量转变为5G流量套餐。近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5G套餐单价下降到4.4元/G 。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累计突破3亿。2020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5G套餐用户数分别达到1.65亿户、7083万户、8650万户,渗透率分别在17.5%、23%、24.6%。 

与此同时,2020年三大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大5G投资,提速基站建设。

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量有13万个,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底便已经超过了70万,占全球5G基站数量的80%。

这背后是高昂的投入成本,其中中国移动占大头。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5G开支为1025亿,比联通和电信之和还要多,去年,中国联通5G开支为340亿,电信则达到392亿。

5G建设“大跃进”成了业界的普遍操作。

5G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应用场景不明确,B端企业对于5G疯狂的鼓吹和投入,引发了一些业界人士的担忧。

经济学家史炜在2020年曾表示,5G技术的最大突破是低时延、切片技术与边缘计算。而这三项突破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只有在现代智能工业中才能体现,如果单纯地用于民用消费和一般公共服务,就可能是5G资源的浪费。

同样,2020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曾公开质疑5G,认为当前5G技术还不太成熟,应用场景少、运营成本过高、消耗大,以耗电量大为甚。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能源决策支持中心博士、高级研究员高洪达指出,短期内,5G基站引起三大运营商的电费增长并不明显,但到2026年全部升级为5G后,耗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1%,甚至高于数据中心(约2%)的耗电量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大量投入,但短时间内的回报率比较低,5G项目像是烧钱的黑洞。

但不得不承认,5G全线产业链的培养并非短期一两年内便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

“在5G建设上,中国就相当于是探路者。作为探路者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必然的”,华南理工大学通信博士张峻恺告诉深燃,“5G To B的发展方向,需要国家的大力布局,就像布局高速公路一样。”

5G也正处于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发展的阶段。2020年10月,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表示,未来三年我国处于5G发展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

在持续的讨论中,相较2018-2019年舆论环境的追捧,如今,参与其中的企业和大众对5G的判断和期待也趋于理性。

来源 / 视觉中国

拿5G行业的重要选手华为来说,其截至2020年,5G专利申请近7000件,位列全球第一,并于最近宣布将收取5G专利费用,但华为对5G的态度一直较为冷静。

早在2018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对5G发表过看法:“华为已经做出了5G成熟的产品,但社会如果没有需求,投入就没有意义。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了。”时隔近三年后,徐直军的言论也再次证明,华为的态度没有变化。

2020年,是华为将5G和垂直行业合作探索试错的一年。据介绍,华为2020年做了3000多个行业应用进行试错,判断5G在哪些行业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

在有了探索试错的基础上,华为将2021年定义为5G To B规模商用元年。

截至今年2月,华为在全球超过20个行业已经部署5G示范应用,如煤矿、工业制造、港口等,并与全球运营商签署了超过1000个5G行业应用合同。以煤炭行业为例,在5G+煤炭的解决方案中,操作司机不需要去井下现场,在地面办公区的模拟驾驶室里,根据远方传回的现场高清实时画面,就可以进行挖矿操作。

4G时代带来了直播、短视频的发展,而5G带来的是商业模式和生态圈的重构。如今,正处于5G导入期的时代,大众对5G感知度和想象力比较匮乏是可以理解的。

但5G+VR实现虚拟直播下的全景视频让消费者如临现场、5G+全息成像让远隔千里的两个人实现面对面访谈等等场景已经开始落地。未来,5G和物联网、无人载运、XR等行业进一步深入融合后,可能会给C端用户带来更深的体验。5G未来对于互联网的颠覆,可能将更加疯狂。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方为化名。

相关推荐

5G无用?
“扶不起”的5G
X11运营总监Jeff:集合全球潮玩,为成年人造梦,无用但快乐|36氪“没想到玩儿大了”
中美贸易战下的5G云时代
Nature子刊:删帖无用,8位好友推文就能暴露你是谁!
一款“神奇贴纸”,收割了10万+的“智商税”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和《未来简史》作者聊完AI,我觉得自己会爱上一台冰箱
通往5G之路 | 有「AI」的5G
36氪5G创新指南 | “用5G制造5G”,「中兴通信」做了一个5G智能制造基地
封杀TikTok 无用,互联网百年老店生存法则

网址: 5G无用?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