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逢碳必涨”的2021,中国ICT巨头如何行动

“逢碳必涨”的2021,中国ICT巨头如何行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智观察”(ID:Hapiweb-soft6),作者:陈杨,校对:海策,36氪经授权发布。

今年三月,全国最火的词汇莫过于碳中和,股市里的“逢碳必涨”便是最好的证明。

碳中和,即把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虽然今年才成为全国两会热词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去,但事实上,其并非新鲜概念。早在1997年,碳中和概念便在西方国家兴起。

中国也一直在碳中和方面行动。如在2008年12月,中国发布了首个官方碳补偿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补偿标识;2009年11月,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作为一种全球性参与的绿色建设活动,ICT巨头自然身先士卒。国外:苹果2020年7月20日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全面消除包括其产品和庞大的供应链在内的所有企业碳排放。这也是iPhone 12系列不配耳机线和充电线的原因;

微软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并到2050年,碳负排放量等于其曾排放过的碳总量;

亚马逊在2019年9月发表《气候宣言》,计划在2040年实现碳中和;

谷歌更是在2007年便发表声明称致力于碳中和,承诺到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

当然,中国软件网也看到,在助力碳中和上,中国ICT巨头也不甘落后。

百度:IDC减排+清洁能源双发力

百度在助力碳中和方面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绿色数据中心。百度称,其2020年自建的全部数据中心PUE为1.14,能效最高单体数据中心年均PUE低至1.08,低于2020年行业平均PUE 1.59。

2012年至今,百度在数据中心领域的6项专利技术入选工信部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二是清洁低碳能源的使用。如2020年,百度签约风电数量较上年增长50%,达到4500万kWh;2015年便启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年发电量约为120000kWh

此外,百度也在技术上提升资源利用率。如在数据中心上通过市电+高压直流离线的供电架构,使供电效率从传统2N冗余UPS双路供电的90%提高到99.5%;其阳泉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借助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日排污量减少1328吨,冷却水系统节水率44.8%。

阿里:蚂蚁集团2030年实现碳中和

蚂蚁集团的发声打响了阿里助力碳中和的头枪。蚂蚁集团称,将在今年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并从今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成果,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

为此,蚂蚁集团将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打造绿色园区,包括对现有园区改造;对新园区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鼓励员工绿色办公与出行;

二是推进绿色投资,建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基金”;

三是通过技术减排,包括借助液冷技术降低数据中心减排已经加强温室气体的科学排放;

四是采取碳抵消措施,如鼓励种植碳汇林。

腾讯:AI+云降低碳排放

腾讯在助力碳中和方面主要依赖AI和云计算技术。其中,AI技术主要帮助各行业进行智能化升级,以减少碳排放量。如其农业人工智能种植解决方案iGrow系统,通过精细化控制降低劳动成本20-25%、供暖成本30-40%;

AI帮助改造火电厂。腾讯AI通过学习火电厂的历史运行数据,以制定更加高效运行的策略,节约物力、人力。

云计算主要指在其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如其位于贵安的七星数据中心,极限PUE值小于1.1,同期国内数据中心平均PUE约为1.73。

腾讯也在计划对数据中心的余热进行回收。腾讯称,如果将其位于天津的数据中心冬季余热全面回收,采暖覆盖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可满足 5100 多户居民的用热需求,能减排二氧化碳量达5.24 万吨。

此外,腾讯称,其滨海大厦办公区通过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每年可节电约 132.61 万千瓦时。

华为:智能光伏开启零碳生活

除了在5G、手机、企业级基础硬件设施上做到全球知名外,华为凭借着逆变器技术以及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在光伏行业也做到了全球先列。

而智能光伏,恰是华为对于碳中和的主要贡献。华为表示,自2013年开始,其数字能源业务便聚焦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在原来的瓦特流上加上比特流实现了从绿色发电到高效用电。

截至目前,以智能光伏为代表的华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已经实现绿色发电3250亿度,节电100亿度,相当于种下2.2亿棵树。

同时,华为日前也发布了数字能源零碳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在站点、机房、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改进,减少能耗排放,推动运营商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滴滴和嘀嗒:顺风车是对碳中和最好的助力

除BAT外,其他几大互联网公司也在助力碳中和。如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更准确来说,这两家公司主要业务便是碳中和:拼车,本身就是一种节能减排措施。

以嘀嗒出行公布的数据看:交通运输领域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其中私家车的排放量占到交通子领域碳排放的41.2%。这意味着减少私家车的碳排放对交通运输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嘀嗒出行表示,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嘀嗒出行一直通过顺风车和出租车业务践行碳中和。仅2020年一年,通过嘀嗒顺风车合乘出行,相当于实现碳减排181.6万吨,如同培植了约17万公顷的森林。

京东:京东物流2030年碳排放量减少50%

京东近几年一直助力碳中和,主要体现在京东物流方面。如2017年6月,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商发起“青流计划”,希望从减量包装、绿色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化发展。2020双11数据显示,“青流计划”共减少一次性包装垃圾10万吨、循环中转袋平均使用率超90%。

2019年10月,京东物流宣布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成为国内首家承诺设立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

2020年11月,京东物流宣布,到2030年时,京东物流碳排放总量相比2019年降低50%。

网易:在生产运营中坚持节能减排

2020年6月30日,网易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和管治(ESG)报告,该份报告透露了网易在助力碳中和方面的一些举措。

网易表示,截至2019年,其杭州园区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历史累计发电量超过382兆瓦。网易大厦办公楼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耗最多可节约90%。

与此同时,为减少碳排放,网易办公楼选用环保建筑材料,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48吨。通过鼓励员工使用电动汽车出行,网易帮助减少超57吨的废气排放量。

另外,网易也在生产经营环节采取绿色创新行动,包括网易严选简化产品设计、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包材;网易味央通过研发环保处理技术,创新农场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农场污水处理压力。

ICT巨头应为产业碳中和赋能

中国软件网看到,相比国外ICT巨头,中国ICT巨头在碳中和的举措仍显落后。一方面,在具体的碳中和目标、行动策略已经资金计划等方面尚不清晰;

另一方面,中国ICT巨头当下在助力碳中和上,更多借助先进技术,围绕自身的运营管理进行节能减排,并未将其技术赋能给产业链的伙伴以及整个产业。

事实上,在助力碳中和上,ICT巨头们要做的绝非是“自扫门前雪”。其更应该将自身的技术能力、资源以及平台能力赋能给整个产业,助力整个产业,甚至全社会实现碳中和。在助力碳中和上,“管他人瓦上霜”是ICT巨头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这方面,苹果做得确实不错。在苹果2030年实现全供应链碳中和的的带动下,苹果77家供应商承诺将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生产苹果产品,这77家供应商中不乏中国企业。

相关推荐

牛的碳排放接近美国,如何“碳中和”一头牛?
零碳革命,一场“85万亿”美元的生意
零碳革命,一个85万亿美元的“生意”
瑞士百达:如何抓住碳中和的超长期行情
石油巨头们准备“把碳放回地下”
中国碳中和承诺后,推动绿色农业与低碳食品创新的大风将至?
马斯克盖茨争当“卖碳翁”
互联网企业碳中和:怎么看?怎么办?
碳中和:到底是什么,究竟怎么做?
艰难的“碳中和”之路:为什么这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商业化会失败?

网址: “逢碳必涨”的2021,中国ICT巨头如何行动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