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行业头条”(ID:wwwqifu),作者:冯海阳,编辑:不萌,36氪经授权发布。
从前些年开始,有一群人就把混合云定为云计算最后的模样,百年巨头“IBM”就是其中一员。
2018年,IBM宣布以334亿美元收购云计算开源软件提供商红帽,决心转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开放式混合云的推动者。
随后又在今年10月8日,IBM宣布将年营收190亿美元的传统技术服务业务剥离出去,以便更专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彻底将未来压在混合云上。
除此之外,思科在今年初也宣布以2.6亿美元收购混合云环境应用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CliQr,着力发展该赛道。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计算,以及国内的阿里云、天翼云、华为云、UCloud等等,也早早入局。
看得出来,混合云已经成众多巨头重要的发展战略。混合云会是云计算下一个战场吗?如果是,这次又会是谁称霸云计算市场?
混合云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从诞生那一刹那,人们更多将它定义为向公有云的过渡产品。
然而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向公有云迁徙,监管障碍、数据安全问题、对传统应用程序的依赖以及异常数据集等问题,成为企业数据迁移到公有云的最大障碍。
而转过头来选择私有云的话,企业还需要独自进行内部私有云中的配置、部署、监控和设备保护等工作。此外他们还需要购买和运行用来管理,监控和保护云环境的软件,整体运维费用将成为一句不小的开销。
于是在经过一番考量之下,一些大型企业选择了拥有部分公有云与私有云特性的过渡产品——混合云。
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随着这些大型企业的深入使用,他们发现混合云模式完全可以满足想要兼顾稳态业务与敏态业务的需求,并能在可控合规和整体建设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具体来看,混合云在特定的场景下,可以发挥公有云强大的弹性来用于计算、存储等,但核心隐私性的数据,却可以放到私有云中处理,保障安全性。并将一些灵活性的定制化功能交由灵活性高的私有云运行。
这就像是厨师做一道特色菜,把切菜、添柴、配置调料的流程交给帮厨,自己则操纵最核心的烹饪流程及秘制配方的处理。即满足更高效的时间管理,有保证特色菜的秘密不外泄。
至于成本方面,混合云虽然略高于公有云,但与纯粹私有云所需的资金和维护成本对比,还是十分实惠。
2016年11月份,福布斯披露了他们针对全球302位企业高管所做的一项关于云计算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企业市场,混合云的场景将会越来越普遍。行业专家们也开始认定混合云是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
看到混合云受到大型企业的热捧,云厂商们也开始按奈不住。
于是可以看到,在近两年期间,AWS、微软等云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混合云Outposts、Azure Stack;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厂商也分别推出Apsara Stack、黑石混合云平台等产品。
与此同时,也刺激了一些云计算初创企业在混合云道路上加注的决心。
2020年10月23日,UCloud优刻得在上海的大会上,就发布了混合云2.0解决方案,以“开放API”的形式,开放智能资源管理平台、自动化网络平台、全方位运维平台、融合UCloud公有云产品;可“全面定制”机房、物理服务器、运维服务、云安全方案。
虽然各家云厂商的加入竞争,让混合云市场看起势不可挡。但从市场反馈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待处理。
根据ToB行业头条了解,之前市场对混合云实际应用不满意的地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管理不方便
在企业未采用混合云之前,无论是使用传统的IT基础设施,还是用其他云服务,大多只需管理一个环境,在系统监控、业务监控等方面都相对简单。
采用混合云之后,原来的一个环境变成多个环境,使用户在监控方面的工作变得复杂,影响监控以及问题处理的效率,给运维增加难度。且如果多个环境系统是异构体,工作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
2.多环境处理难一致
混合云并非是单纯将多个环境的资源堆砌在一起,用户期望中的混合云,是希望能够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数据通路,实现跨地域的IT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整合。就像实现多个环境的网络连通问题等。
所以如何保证公有云、私有云以及用户自己的基础环境无缝衔接,保持用户业务在多个环境之间的平滑迁移,以及用户数据在多个环境的一致性,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3.云网隔离
云网隔离是混合云当下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云计算资源与网络计算资源的诸多操作是分离,两者之间处于割裂状态,让使用者不得不同时关注多个平台的使用情况,大大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4.资源利用效率待提高
众所周知,在当一环境下中部署应用时,资源的使用率统计、调整等都相对好整理,但是在使用混合云后,多个环境导致资源使用相关的数据不易统一整理和调配。
所以如何让用户在公有云、私有云、原来的IT基础设施等方面,让资源利用率做到最大化,是混合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跨云协同管理
根据目前市场上的推出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基本上都局限在单一云厂商上,企业选择的时候,只能选择定制化的混合云。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并不愿意做单选题。更希望是通过自身业务的需求,结合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商业思维,寻找更符合使用多公有云与私有云的集成方案,于是跨云协同管理成为要解决的难题。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为了让混合云有更好的发展,行业内的人开始提出“混合多云”的概念,打破“1+1”的固定模式,通过将多个云聚集在一起,并提供工具来确保混合和多云解决方案中各种服务之间的互相操作。
于是,容器技术被重视起来。
容器技术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方式去分发应用和应用负载,即写一个Docker镜像,并将应用程序进行统一打包分发的过程。
简单来说,容器就像一个“普通话翻译器”,把各家云的“地方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让各家云通过容器可以无障碍的沟通,最终实现数据打通等等,解决上述各类问题。
目前“容器云”还在发展中,虽没有完全成熟,但已经基本实现混合多云,并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混合多云将成为云计算的下一个战场。
即是战场,便要分出个胜负。随着混合多云成为资本宠儿,云计算市场的格局或许面临重新洗牌,而这也意味着大厂新一轮角力开始。
相比阿里云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天翼云这个名字少有人能提及,但这并不影响他是目前国内混合云“第一人”。
天翼云作为天翼企业云盘的IaaS基础云服务厂商,有着强大的基础云能力。且因为背靠中国电信这家国企,深受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信赖。
目前,天翼云经过十年深耕,已形成2+31+X全国资源布局。即内蒙和贵州两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31个大规模资源池以及2000+边缘节点,成为了一朵无处不在的云。
在国内混合云的道路上,阿里云起步很早,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与公共云采用同一架构、同宗同源,也是国内首个大规模商用的全自研原生混合云。
不仅如此,在服务端,阿里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已经覆盖诸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大型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据公开报道数据,阿里云混合云服务的大型政企客户已超过500家,最大单点规模超过5000台,客户范围从早期聚焦政府、金融,逐步突破,在各行业遍地开花,近6年来的客户数复合增长率高达168%,远超行业的平均值23%。
加上在云1.0时代,阿里云在公有云时代的强大势力,在混合云这片新战场上,有很大的机率延续上个战场的霸主地位。
华为云,一个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奇快的技术型选手。
数据显示,华为推出混合云解决方案的时候是在2018年,彼时早有一大批厂商已经入局。然而在技术为王的时代,只要有积淀和底蕴,就可能迎来爆发式生长,而华为云就是典型的案例。
华为FusionBridge 混合云解决方案,支持8 种统一服务,提供标准OpenStack API 接口,实现跨云网络自动互通、统一镜像能力,提供统一资源视图和服务目录。目前在全球交付了4000多个项目。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大企业,实力十分雄厚。
在云计算战场上,腾讯云只有都是那个默默发力,埋头苦干的追逐者,就像在公有云市场,已经紧随阿里云之后,从未掉队。
如今到了混合云这片战场,腾讯依旧如此,不声不响的便已经是国内排名前五的厂商。
9月11日,在腾讯2020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数据库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面向混合云的云数据库新品TDSQL一体机柜,可让企业在本地IDC环境下获得与公有云上一致的云数据库产品体验。
UCloud优刻得是日后混合云战场上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像天翼云、移动云一样背靠国企,也不像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一样不差钱。但作为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他在混合云产品能力上并不比任何一个厂商差。
UCloud优刻得混合云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无界,即帮助用户实现私有云与UCloud公有云、其他云平台与UCloud优刻得公有云的高速互通,最终达到业务在多云间灵活切换、平滑扩容的目的。
结合多年的海外运营经验,UCloud优刻得可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业务场景的特定需求,从全球网络互通、安全防护、服务快速响应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混合云解决方案。看得出来,UCloud优刻得在混合云这条道路上完全有竞争未来王者的实力。
烽火狼烟虽不见,冷锋寒甲却备全。可以预料的到,在即将全面开启的混合云战场,竞争将会异常激烈,至于“新贵”和“旧王”谁会成为下一代领军人物,还请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混合云」会是云计算的下一个战场吗?
焦点分析 | 焦虑的谷歌云会把战场搬进中国吗?
云计算巨头会战“云+AI”,“商业落地”会是金山云的杀手锏吗?
今年是IT巨头转向云计算的好时候吗?
云计算简史
押注混合云和人工智能,分拆后的IBM能成功吗?
谷歌为什么做不好云计算?
不懂客户的云厂商终将“消失”, 行业云将成未来趋势 | 超级观点
阿里云、腾讯云的恩怨情仇
柬埔寨会是出海电商下一个宝地吗?
网址: 「混合云」会是云计算的下一个战场吗? http://m.xishuta.com/newsview3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