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洁
编辑|乔芊、杨轩
“有办法搞到蚂蚁份额吗?“过去两个月,管理5亿美金规模基金的李叔阳逢人就打听,但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否定。
出身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的他,去年选择了离职创业、做财富管理领域,除日常提供理财服务外,李叔阳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新股打新和抢夺国际配售份额上,蚂蚁上市是他等来许久的机会——中国移动互联网十年大浪奔涌至今,体量巨大且未上市的科技公司已经不多,蚂蚁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那条大鱼。
按照国际惯例,一家企业上市的募资额度绝大部分会给到国际机构投资者,仅有极小比例给到散户做公开发行的打新。由于配售额度大,且成功率高,不少专业基金都会把目光瞄向这里。
以蚂蚁金服为例,按照1:1的首发规模(科创板和港交所平均分配)以及A股80%的配售占比,照此前媒体报道的350亿美金的募资额算,蚂蚁金服此次IPO仅A股的机构配售额度就有140亿美金。
这是机构投资者们看到的机会。“既能赚钱,又能扩大基金管理规模,声誉和收入双丰收。”李叔阳对这次蚂蚁上市抱有极大的期待。但期待也仅仅是期待 。2个月的时间,他动用了几乎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却仍然没能抢到额度,“还是关系不够硬,实在不行,只能跟散户抢着去打新了”,李叔阳感叹。
“关系”成了这场财富争夺战的关键词。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中介关系)在这次份额的争夺中远超过了资金管理规模、行业地位以及投资态度,如果没有关系,即使再牛也抢不到。”
且不说李叔阳这样资产管理仅有5亿美金的小基金,即使大如淡马锡、华平、甚至加拿大养老基金、新加坡GIC 这样的顶级PE和主权基金,在这场争夺战中也几乎没占到任何优势。
“神秘“则是蚂蚁这次IPO的另一个关键词。在36氪的采访中,绝大部分采访对象都表示蚂蚁这次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即使是主承销商也都只负责了IPO的某个部分,没有一家了解蚂蚁IPO 的全貌。而那些曾参与投资蚂蚁的机构们很多更是一无所知,什么消息都打听不到。
但越是神秘,越是有机构想挤进去。甚至有投行人士表示,蚂蚁的某些措施令一些银行界人士及投资人备感挫折,甚至感到困惑。
最近,上市之路顺风顺水的蚂蚁金服似乎遇到了麻烦。因为“独家发售战略配售基金”的事情,被频频曝光在公众视线下,甚至一度传出“IPO被推迟”。
不过,这不影响机构的参与热情。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金服现在的国际配售额度已基本被抢光,最早将于10月29日公开招股。诸如富途、老虎等中介券商以及香港银行们也都严阵以待,一场狂欢盛宴已经拉开。
在外界看来,蚂蚁这次上市是极受关注的。顶着全球最大IPO的光环、创纪录的过审速度、史无前例的近600亿人民币的战略配售基金、背靠阿里巴巴集团,这些都给予了蚂蚁足够的曝光度。
但在投行眼中,蚂蚁这次IPO却低调而神秘。多位知情人士告诉36氪,在IPO的过程中,蚂蚁采取诸多奇特做法,比如要求投行人士签下个人保密协议,甚至要求参与路演的投资人说出为何可以被允许参与会议。
一位驻香港的基金经理曾对路透社表示,承销蚂蚁集团IPO的一家投行告诉他,在进入会议之前,会被要先填写一份文件,描述他对蚂蚁这家公司的兴趣,然后才被允许参加路演。这位基金经理现持有阿里的股份,在此前的IPO案例中他从没有遇过这种情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部分借鉴了此前阿里上市的做法。在阿里2014年纽交所上市时,阿里就曾把IPO工作切割开,以至于没有一家投行能通盘掌握整个IPO进程。在去年的香港二次上市中,阿里又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通常意义上,作为主承销商,投行会对企业的上市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但多位知情人士都对36氪表示,这次蚂蚁上市在科创板和港交所的上市部分作了严格的区分(可能处于监管的考虑),投行的职能范围也被一定程度上缩减,尤其是在辅导阶段以及订单分配的话语权上。
蚂蚁此次采取了在港交所和科创板同步上市的策略,据36氪了解,此次IPO,蚂蚁聘请了花旗银行作为国际主承销商,国内则由中金公司负责。其他承销商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负责国际部分)以及中信证券(主要负责科创板IPO)。在募资额分配上,根据蚂蚁最新公告,科创板和港交所将平均分配,分别达到近175亿美金。
知情人士对36氪透露,“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是在后来才加入的,前者只做了招股书商业分析的部分,后者也只做了一点融资风险分析,即使是花旗对于蚂蚁整个IPO过程的了解也远不如其他(参与的)案子。”
要说明的是,中信证券在成为蚂蚁承销商前,曾作为辅导机构参与京东数科的IPO,不过后来中途退出。“显然是更看好蚂蚁上市的前景,更大的体量意味着更多的承销收入。”有知情人士表示。很多跟腾讯关系过于紧密的投行也被排除在此次承销商范围,比如高盛集团。
此外,蚂蚁此次还特意为在港交所的上市聘请了一家叫Ampere Partners的财务顾问公司,其两位创始人离职前均为摩根士丹利的执行董事,在行业内有着广泛人脉——在聘请诸多承销商外,又聘请财务顾问,这在以往的IPO案子中并不多见。
有行业人士表示,蚂蚁这么做很可能跟巨大的募资额有关。“按照募资额的一半(175亿美金)分配至港交所,这在港交所历史上也是前所未见的,蚂蚁需要找到更多的机构帮他们把额度推销出去。”
根据港交所规则,财务顾问公司担任承销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益、发起供股以及执行分配,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去满足承销要求,与主承销商的作用略微不同。简单来说,财务顾问要做的是为蚂蚁集团带来足够的“接货人”,甚至找到足够多的基石投资者。
但显然蚂蚁低估了自己的抢手程度。
IPO 消息刚一传出,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就表示要投资数亿美金,争做基石投资者。据公开消息,目前全球十大主权财富基金中五家已经明确表达了希望参与蚂蚁科创板的IPO,包括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等。中国社保基金则确定成为蚂蚁在科创板的战略投资者。
由于科创板和港股的股票认购不存在冲突,这些投资机构做好了在两地同时认购的准备,以便“能够尽量多拿到一些份额。”有机构人士透露。
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更激烈。
蚂蚁份额抢夺的到底有多凶呢?
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某投行一个拥有50亿美金资产规模的家族基金,曾信心满满向蚂蚁索要了几亿美金额度,但被蚂蚁委婉拒绝,最终只拿到1千万美金的额度,相比科创板140亿美金的国际配售额度,几乎可以忽略。“要知道这样的基金管理规模,在亚洲已算非常庞大,即使放在欧美也不算小。”
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这次蚂蚁IPO如果想拿到额度,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得30亿美金起,且很多要靠过硬的关系,直接找到阿里和蚂蚁的核心高层。
虽然以往很多案子在抢夺国际配售额度上也需要依靠关系,但蚂蚁的特殊性在于,“关系”所带来的极夸张的赚钱效应。
有投行人士就对36氪表示,之前在(抢夺份额后)分配利润层面,正常情况是资金方(相当于LP)拿走75-80%,参与机构拿走20-25%。但在蚂蚁的案子中,出现了一种的罕见的“333”分配机制,即资金方拿走1/3,中间关系拿走1/3,参与机构拿走1/3,这是前所未见的。
按照蚂蚁此次发行的总计33.4亿股流通股和350亿美金募资额算,粗略预估其发行价在70港元/ 股,参考今年港交所科技股的火爆程度,保守估计半年内蚂蚁市值涨幅达50%,掮客赚走的中介费就可能达10亿美金。
"虽然有很多机构抱怨,但你不愿意,有大把人愿意,这帮有过硬关系的掮客在这次IPO中绝对赚疯了。”上述投行人士说。
一家曾参与蚂蚁金服上一轮融资的国际顶级PE,也曾在IPO启动伊始向蚂蚁索要近亿美金的额度,同样被拒绝。蚂蚁给出的理由是“老股东不需要挤占额度,(额度)需要配售给更多的二级市场长线基金”。
此后,参与该项目的投资人曾多次试探,最终都未能如愿。而据该投资人透露,“参与蚂蚁上一轮投资的机构很多都没有拿到额度。淡马锡本来想再投3个亿美金,但蚂蚁最多只能给到2000万美金。”
在蚂蚁金服上一轮的融资中,淡马锡也是投资者之一,根据招股书消息,淡马锡在蚂蚁金服的股权占比不到1%,按照蚂蚁2500亿美金的估值计算,淡马锡的这部分股权价值也达到了近25亿美金。
在市场人士看来,在IPO中拒绝给予老股东配售额度,这在以往也极为少见。尤其是这种大案子中,老股东的支持对于企业股价的后期稳定极为重要,但蚂蚁对此似乎并不担心。
投行在此次蚂蚁的IPO中也备受挫折。虽然成功抢夺下了大案子,但话语权相比以往被严重削弱。
据36氪了解,参与此次IPO的一些银行一开始甚至不知道蚂蚁IPO的香港部分将不会有基石投资者(虽然蚂蚁聘请了财务顾问,试图找寻基石投资,但因为后期份额抢夺实在激烈,基石投资已不再重要,蚂蚁也不再强调),在向机构推销订单的中途得知后,很多投行不得不转变推销策略以及订单配售机制。
有知情人士向36氪表示,理想汽车在IPO前夕,CEO李想跟CFO就曾拿着手机挨个对照参与国际配售额度的基金名单,“这个基金有没有跟我联系,能给公司提供什么帮助,几分钟内就把额度分配完了,投行只负责记录下哪家被最终留下。”
此前在贝壳找房、小鹏汽车IPO,以及京东和网易在港二次上市中,这种情况也频繁出现。因为好的公司标的太少,抢夺激烈,整体上投行今年的话语权被削弱的已非常明显。“但至少在前期,这几家企业都会听循投行的建议,会让一些大基金先进来,相比之下,蚂蚁则强势的多。”
多位消息人士均表示,(蚂蚁)这次的额度分配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阿里和蚂蚁的核心高层手里,只有把信息直接传递到最高层,而且长期以来跟阿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才可能拿到。
有消息称,阿里为马云朋友圈里的机构投资者都留了一定的认购份额,尤其是一些参与蚂蚁早期投资的拥有政府背景的保险集团。此时,投行之前的配置建议参考意义已非常有限。
另据36氪了解到,因为蚂蚁此次上市可能带来的造富效应,很多抢不到份额的投资机构已经准备转战公开发行部分,和散户一起参与打新。“机构原则上是不允许打新的,很多都用了实体的壳,从机构外拿钱参与。”有知情人士对36氪表示。
机构配售的额度被抢光了,散户和券商们一侧还有肉吃吗?
根据发行安排,在回拨机制和“绿鞋”启动前,蚂蚁A股发行网上和网下的“打新”份额达到3.34亿股,按照2500亿美金市值算,其供A股“打新”的额度就将达到200亿人民币,而根据行业人士预测,其在港交所的打新额度很可能超过200亿。
按照港交所的规则,如果公开发售超购15倍以上但少于 50 倍,公开发行的部分将提高到30%,也就是说原来公开发售与机构配售1:9的比例会调整至3:7,但如果募资额巨大(通常是超过200亿港币),企业可以向港交所申请豁免以上规定。
以小米集团为例,小米香港IPO的募资总额为370亿港元,但公司将初始公开认购发行量定为5%,即使超购100倍以上,该比率也仅为10%。
在富途证券金融及企业服务总裁邬必伟看来,蚂蚁这次的吸金能力绝对会超过农夫山泉。此前农夫山泉公开发行被超购1147倍,最终冻资6777亿港元,成为港股历史冻资王。
光在富途一个平台上,农夫山泉的认购金额就突破351.9亿港币,超过11.6万人认购,而蚂蚁的冻资额则很可能超过万亿,对于香港银行和中介券商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为了避免出现资金紧张,部分香港的财富管理公司们已经在建议客户减持甚至清仓他们手里持有的部分股票,以争取更多蚂蚁打新成功的机会。“也有部分香港银行从8月份开始,就在暂停部分其他贷款业务,以留出足够的资金满足蚂蚁上市可能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有香港的财富基金负责人告诉36氪。
一位驻港银行家也对媒体表示,“如果这是世界最大IPO,财富管理经理们必须想尽办法让客户抢到最前排的位置。”他还称,对于这种规模的IPO,只能通过增加竞价规模来增加配售股票的机会,而这,只能通过“加杠杆”(以数倍本金的额度来融资融券)来实现。
以富途为例,作为此次蚂蚁公开发行的主要承销商,富途为参与蚂蚁港股打新的投资者准备了300亿元的融资额度,其中250亿来自于香港本地银行,并提供了10倍融资杠杆,老虎证券更为夸张,给出了20倍的融资杠杆。
针对往次融资额抢不到、秒光的问题,富途还准备了面向普通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两套预约额度方案,普通客户可以预约最高200万额度。所有这一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公开发行作准备。
作为几十年一遇的超级IPO,蚂蚁金服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将在科创板和港交所两地同时上市,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按照过往几年的规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被市场一致看好的公司尤其是科技股,一旦上市,挂牌当日很可能出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涨幅。
尤其是科创板,中芯国际在回科创板二次上市的当天,开盘暴涨245.96%,全天成交479.7亿元;科大国盾量子科创板上市当天也创造了10倍涨幅的神话,中一签就可以赚到18.09万元。
在投行人士看来,因为科创板新股在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而港股原本就没有涨跌幅限制,这都给了投资者充足炒作蚂蚁的空间。“特别是科创板,虽然分到的上市份额少,但因为开盘即暴涨的规律,在上市的前几天,(蚂蚁)一定会被爆炒。”
但这也带来一定的隐忧。有市场人士就对36氪表示,蚂蚁金服巨大的吸金能力,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大盘的流动性。尤其是科创板,在市场标普遍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很可能一窝蜂的涌向蚂蚁金服,这可能引发整个科创板快的恐慌情绪。
最新的消息是,蚂蚁初步计划于10月29日开启公开招股,拟在11月6日A+H股同步挂牌。散户的狂欢也要来了。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李叔阳为化名)
相关推荐
抢食蚂蚁IPO:百亿美金狂欢,够呛与你有关 | 深氪lite
是谁“设计”了字节跳动 | 深氪lite
夏令营,和四个不同的夏天 | 深氪lite
硅谷的又一个转折点?20年的狂欢和狂欢过后的下沉
硅谷20年沉浮亲历者:我见过这般的狂欢,也见过狂欢后的疯狂下坠
与微软抢食280亿的大生意,Slack胜算几何?
科创板IPO大狂欢
滴滴抢食货运市场,与 58 终有一战
蚂蚁、滴滴与头条IPO,互联网造富神话最终章
焦点分析丨京东、苏宁黑五重拾“百亿补贴”,拼多多又被抢生意
网址: 抢食蚂蚁IPO:百亿美金狂欢,够呛与你有关 | 深氪lite http://m.xishuta.com/newsview3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