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被诅咒”的黎巴嫩:没钱没工作,现在又来了爆炸

“被诅咒”的黎巴嫩:没钱没工作,现在又来了爆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田思奇、肖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了解黎巴嫩的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黎巴嫩人很有韧性。”

该国作家穆尼耶(Lina Mounzer)在《纽约时报》撰文这样说道。这句话的背景是,黎巴嫩人在近几十年里经受了15年内战,与叙利亚的紧张局势,和以色列的战争,还有公共基础设施崩溃的考验。

在意外频发的2020年,一朵巨大的粉红色蘑菇云又让这座曾经享有“中东小巴黎”称号的城市徒增新的悲剧色彩。

保险员沙辛(Wassim Chahine)住的地方离贝鲁特港口仅有约5分钟路程。第一次爆炸发生后,他走到正对港口的阳台看见燃起了大火……剧烈的震波扑面而来,把他震飞出了阳台窗口。那一刻,他以为那是核弹爆炸。

爬起来后他迅速跑出公寓,在大街上看见一地灰尘和玻璃碎片。他开始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最终救出3人,还有8具尸体。

沙辛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他历过2006年的战争,但没有任何一刻感觉到这么害怕又无助。就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沙辛突然收到消息,他的一个朋友尸体被找到,还有另一个参与救援的消防员朋友下落不明。

“我们被诅咒了,”爆炸现场另一名20多岁的男子对《卫报》表示。他的手腕被玻璃割伤,鲜血顺着手腕流下。“即使是一场意外,这也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教派政治

黎巴嫩地处亚非欧三大洲要冲,国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天津相当),人口六百多万,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这里曾经是法国殖民地,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在此交融。

正因为拥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黎巴嫩也是宗教状况最复杂的中东国家,总统、总理和国会议长分别由不同信仰的人士担任。同时教派林立也让该国成为最易受国际势力影响的国家。

受1975-1990年内战和以色列入侵影响,黎巴嫩的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坏,战后重建导致政府背负大量债务,财政连年出现赤字。直到2019年下半年,黎民众仍难以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停电也是常事。

去年10月,黎巴嫩政府提议对烟草、汽油和通过WhatsApp等即时通讯服务进行的语音通话征收新税增加收入,彻底点燃民众的反抗情绪。

在那之前,黎巴嫩国有电信部门本来就因为高昂的价格而引发不满。该国经济部2017年报告发现,当地打电话的资费是约旦的5倍,埃及的20倍。许多黎巴嫩人依靠WhatsApp保持联系。

在新税压力下,黎巴嫩各地至少70个城镇发生抗议活动,数十万名黎巴嫩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腐败和紧缩措施。最终抗议活动导致上任总理哈里里辞职。

BBC援引大多数分析人士指出,教派分权的独特政治体制导致黎巴嫩出现过多只照顾己方利益的团体,这才导致腐败滋生。黎巴嫩官方承认18个宗教团体,每个教派的政治领导人竭力保护他们所代表的宗教社区的利益。

爆炸当天半夜,国会议员Marwan Hamadeh在宣布辞职时表示,“不想在一个只有反对派和精英党派混合的怪物政府下,以完全的偏见看着这个国家的破坏和贫困。”就在两天前,外交部长纳西夫·希提也以类似的理由辞职。

前总理哈里里(Saad Hariri)于去年底在重压之下下台。他有一位同样担任过总理的父亲。巧合的是,该国上一次大规模爆炸正是老哈里里(Rafik Hariri)在2005年汽车炸弹中身亡的事件。

本周五,针对15年前这起案件嫌犯的审判结果将在荷兰海牙公布。因此也有人怀疑,周二的港口爆炸事件和判决有所关联。

经济崩溃

20多年来,黎巴嫩人一直同时使用美元和黎巴嫩镑,央行将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1500黎巴嫩镑左右。民众可以用其中一种货币付款,但找零时经常收到另一种货币。

维持这一汇率需要不断将新的外汇带入黎巴嫩,此前是通过吸引富有的投资者以高利率存放大量美元存款来实现。但近年来的地区动荡吓跑了新投资者,更多用户选择把美元提取出来,黎巴嫩央行也不得不兑现其承诺的高利率,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美元可供流通。

在去年10月的骚乱后,黎巴嫩银行开始限制兑换美元,此举进一步导致物价飞涨。许多商店无法继续营业。民众的工资也彻底失去了购买力。

与此同时,政府一直依赖不断增加的债务来支付账单,未能实施任何有效提振经济的改革。今年3月,黎巴嫩史上第一次宣布债务违约,其国家债务高达920亿美元,为GDP的170%,成为债务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身处经济危机之中的黎巴嫩,也带着一身债务和全世界一起遭遇新冠病毒的“入侵”,并实施封锁措施要求商业活动停摆。

截至北京时间8月4日,黎巴嫩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5062例,其中65人死亡。虽然这一数字在全球排名中不算多,但近期病例的上升趋势值得警惕,单日新增病例维持在100以上。医生们警告说,该国脆弱的医疗体系也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更为严峻。曾经是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在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和疫情封锁措施中无以为继。许多企业被迫裁员或开展无薪休假;黎巴嫩镑的黑市对美元的汇率逼近1:8000。统计数据显示,黎巴嫩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35%的人失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黎巴嫩今年GDP预计将收缩12%。该国在5月展开谈判,向IMF寻求100亿美元的援助。但自那以后,谈判陷入停滞。

发达的服务业也揭示了黎巴嫩的经济结构:生产很少,进口很多。

学术界出身的现任总理哈桑·迪亚卜(Hassan Diab)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黎巴嫩曾经是东地中海的粮仓,但农业部门因政府腐败缺乏投资,进口粮食比在当地生产要便宜。受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停止出口粮食,黎巴嫩面临着发生重大粮食危机的风险。

“许多黎巴嫩人已经停止购买肉类、水果和蔬菜,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连面包都买不起了,”迪亚卜写道。

爆炸后第二天,贝鲁特市长表示,灾难造成30万人无家可归,损失高达30亿美元。此外,该国仅剩不足一个月的粮食储备。

路在何方

尽管经济形势严峻,首都居民至少已经习惯了近年的平静。但他们或许也将因为这场硝酸铵爆炸唤起对战争的记忆。

当地一位工程师利雅得·哈达德(Riyadh Haddad)在爆炸后说:“我们怎样才能恢复?全市至少有100万扇窗户不见了,这倒是我们最不担心的。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电力,没有燃料,现在又来了这个。这是敲响了警钟吗,还是说要开战了?”

在陆地上,黎巴嫩仅与两个国家相邻:一是近年饱受战争摧残的叙利亚,另一个是严格来说仍然与黎巴嫩处于战争状态的以色列。

自从2006年以黎冲突以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仍未消退。以色列军方7月27日称,以军当天与黎巴嫩真主党在以黎临时边界“蓝线”附近发生交火。真主党方面予以否认。

至于有关爆炸原因的质疑,以色列官员表示本国没有参与爆炸,并已通过外交渠道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另一方面,在叙利亚2011年爆发内战后,真主党派遣武装人员进入叙利亚支持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进一步分裂了黎巴嫩的政治格局。1980年代创建的真主党获伊朗支持,美国政府自1997年起将其列为恐怖组织,多次施加制裁。

而叙利亚冲突对黎巴嫩最重要的影响是难民的涌入。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何以为家》讲述的就是叙利亚难民在黎巴嫩的生活。

自叙利亚内战以来,一度有超百万难民涌入当时人口还不到500万的黎巴嫩。黎巴嫩政府多次表示,这些难民给黎巴嫩带来沉重的经济、社会和安全等负担,坚持要求遣返他们。

尽管如此,黎巴嫩并非没有出路。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人经商理的念根深蒂固,几乎“全民皆商”,发达的服务业占GDP 70%左右。据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指南介绍,黎巴嫩商人热衷从事代理、中介,足迹遍及全球,大量活跃在中东、非洲以及南美等地。深陷财务丑闻的日产前董事长戈恩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经济学人》也认为,虽然难以成为工业强国,但这里拥有会说多种语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有潜力成为客机和高端制造业的中心,农业和旅游业也还有发展空间。但政府首先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解决电力短缺、网速缓慢和道路拥堵问题。

在这场爆炸发生时,基督教政治团体黎巴嫩长枪党(Kataeb Party)正在附近开会。该枪党总书记纳扎尔·纳贾里安(Nazar Najarian)被坠落的碎片砸伤,最终因伤去世。

该党议员汉卡奇(Elias Hankach)对《纽约时报》说,“无论你谈论的是经济、安全标准、港口还是腐败,这个国家对待问题都没有认真尝试解决过”“我们就生活在这种注定要失败的国家管理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田思奇、肖恩

相关推荐

“被诅咒”的黎巴嫩:没钱没工作,现在又来了爆炸
爆炸的黎巴嫩贝鲁特港口,有多重要
黎巴嫩爆炸: “这可能是压倒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黎巴嫩华商亲历爆炸:想飞回国,但一票难求
蘑菇云笼罩黎巴嫩
谁能拯救黎巴嫩?
黎巴嫩,走上街头
剧变时代的四大商业诅咒
风口不再、机构没钱,90后投资人无处安放的野心
新经济公司倒在春风里:六成死于没钱,近七成没熬过五年

网址: “被诅咒”的黎巴嫩:没钱没工作,现在又来了爆炸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822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