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3年前,华为高管曾在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上表示:
“智能家居和手机的联动在中国谁来做,小米来做吗?可是小米要你股份。”
3年过去了,小米生态链不仅越来越大,对于参与其中的玩家而言,小米似乎也要得越来越多了。
5月15日(昨天),小米宣布,以1.03亿美元收购紫米27.44%的股份。
紫米是小米首批生态链企业,主要负责研发小米移动电源及相关配件,2013年加入小米生态链。自发布首款产品以来,仅仅五年时间,其销量就突破1亿大关,在移动电源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小米收股交易完成后,将拥有紫米49.91%的股权。
这个信号似乎也表明,小米“持股不控股”的生态链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AIoT指人工智能+物联网,小米自己的定义是“All in IoT”(万物智慧互联)。
早在2013年,小米就看到了AIoT的潜力。但是2013年小米体量尚小,无法顾及物联网领域,于是小米启用生态链的战略,通过“投资+孵化”的形式,找专业的人,做专注的事,野蛮生长。
小米IoT开发者平台显示,目前小米只专注手机、电视、笔记本、路由器、智能音箱5类自研产品,其他生态中的产品均来自合作伙伴。
对于小米来说,通过释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吸引合作伙伴入局生态链,生态扩张后,还可以共享优质的供应链,进一步提升生态链的竞争力。同时无需自己生产,亲力亲为的轻资产模式也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灵活转身,减轻风险。
对于生态链企业来说,小米的资金研发营销优势,都是快速成长的巨大助力,同时小米“持股不控股”的方式,也可以避免自己沦为纯OEM代工贴牌厂商。借力小米发展壮大后,自己可以发展自有品牌,完成蜕变。
去年,小米集团正式启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更是首次将AIoT提上与手机相当的战略高度。
这种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小米2019年财报显示,IoT与生活消费品产业营收620.88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41.7%,是所有业务里增幅最大的区域,已经接近主营业务智能手机的1/2。华米,云米等多家生态链企业在美上市,科创板的生态链相关企业也有近十家。
单就可穿戴设备而言,IDC数据显示,小米2019全球出货量达4千7百万台,占比12.4%,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出货量达2489.1万台,占据25.1%的市场份额。
据国金证券数据显示,小米生态链企业提供了超过4000个SKU,是目前全球联网设备最多的AIoT平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已超过290家,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方方面面。
在米家,你不仅可以买到和手机相关的充电宝,手机套,也可以买到牙刷、电池等生活用品。
可以说,小米已经打造了现代智能生活的雏形,坐在沙发上,一声“小爱同学”就可以玩转全家。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采用“持股不控股”的策略。持股,是进入生态链的门槛,但小米只持有一部分,并不控制它们。公司在享有生态链红利的同时,还能保持自主发展。
但进入小米生态链,就要服从性价比的游戏规则。换句话说,借助小米发展壮大,也要吃利润不行的坑。
石头科技在招股书中就显示,2016年到2018年,其毛利率仅为19.21%、21.64%和28.79%,低于同行业超过10个百分点。
同时,往往在小米生态链中的企业,对于小米的依赖性也极强。这对于一家独立发展的公司非常不利:把鸡蛋都放在这个篮子里,篮子破了怎么办?小米高管说了不当言论,小米某家生态链公司涉嫌抄袭,所有的生态链公司都将承担风险。
商业就是商业。虽然生态链公司是基于小米起家,但既然拥有独立权,当企业发展到小米成为掣肘的时候,它们必将发展自有产品,打造多元化的品牌运营模式。为了提高利润,为了分散风险,也为了摆脱小米。
那小米为何还要养大不是自己的孩子?
因为速度。AIoT行业太大,如果每个领域都亲力亲为,那啥都做不好。采用“持股不控股”的策略,既可以招募各个行业的人才去做他们专长的事情,不需要自己投入技术成本,也能专注于建立最关键的基石:生态规则。例如统一的产品形象,宣发渠道等。
小米当然知道,孩子们或许会自立门户,但它也不会白白养大别人的孩子。
除了以持股的方式筛选进入生态链的企业,小米也会根据持股比例区别对待:持股越高,在生态链就能享受更多的资源,例如最重要的曝光。而生态链企业要得越多,依赖也就越大,越离不开。
但翅膀硬了,谁不想飞?
华米作为小米手环的生产商,是目前小米生态链里最成功的企业。
2018年,华米科技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不仅成为小米生态链里最先上市的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在美上市的智能硬件企业。雷军盛赞其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巨大胜利”。
但上市了,还要依靠小米吗?
华米科技的创始人黄汪在接受凤凰科技的专访中表示,“在他的计划中,永远不会存在‘脱离小米独立发展’的可能。”
但“不脱离“不代表”只依赖“。
早在2015年,华米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Amazfit。但那时,华米尚小,还在小米的喂养下蹒跚,所以Amazfit定位为高端市场,避开小米的猜忌。但仅仅2年后,华米就推出中低端品牌米动,打入300价位,和小米手环左右手互博。
2019华米宣布Amazfit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达到100万台,而据IDC报告现实,2019年,Amazfit在印度、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都位居第一,超过老大哥小米。
同样是属于小米生态链,并成功上市的石头科技,去小米化的力度更大。2019年,石头科技把“去小米化”作为公司策略,推出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大获成功。2019年其行业市占率达11%,较小米只低4%。
不仅如此,小米生态链里的紫米推出自有品牌充电宝,绿米推出自由品牌网关,智米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摄像机……那些靠小米生态链发展壮大的企业,越来越不甘心只做小米的一粒棋子。
对于华米的反水,小米采取自研的方式进行反击。
小米手环绑定的是“小米运动”App。但你一定发现了,小米从2019年起,陆续推出的小米手表,红米手环等穿戴产品,均绑定的是“小米穿戴”这款应用。
因为小米手环和它绑定的“小米运动”,均来自华米。而小米手表和“小米穿戴”,是小米自家的。
手环/手表本不在小米的自研区域,小米为何要自己做?
因为它们太重要了。
生态链产品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合作伙伴的产品可以构建完整的生态链,提供流量。而手环/手表、音箱、电视等则相当于生态链流量的中枢,兵家必争之地,不容有失。所以面对昔日伙伴华米的野心,小米必须自己掌控大局。
而5月21日,小米也收购紫米股份,进一步加强对生态链的掌控。
但这意味着,小米未来“持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吗?
对于收购紫米,小米在公告中提到:
“董事认为收购事项为小米提供良机。
紫米在电源以及多项IoT领域具备技术和研发能力,能够提高小米在5G+AIoT领域的技术竞争力。
紫米在电源相关的领域的技术能运用在小米的手机及其他众多IoT产品中,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电源标准化以节约成本。
另外紫米在多项IoT领域上具备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出色的行业资源与运营经验,包括电源相关产品、摄像头及音箱等,能够同时协同和提升小米未来生态链产品的竞争力。”
而紫米董事长张峰,早在2016年就加入小米,目前担任集团参谋长,并兼任集团采购委员会主席。收购紫米后,张峰兼任小米笔记本总经理。
换句话说,收购一是为了人才,二是为了吸收紫米优秀的供应链经验,进一步反哺生态链,增强整体竞争力。
据我们了解,自2019年起,小米投资多个高新材料科技企业,包含大量芯片企业。今年3月6日,小米也战略投资蜻蜓FM,将触角伸向了上下游产业链。
因此,我们猜测,未来小米会通过投资,进一步渗透产业链,加强小米生态链的竞争力,同时对于手机相关产业、AIoT中枢产业也会进一步加强掌控力。尽管会面临生态链企业反水,左右手互博的风险,但为了速度,“持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整体上会保持不变。
孩子变了,可以再养一个。速度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本文编辑:屁屁
相关推荐
小米成为紫米大股东,雷军的一盘大棋?
雷军的下一盘大棋
华为OV围堵,小米生态「反水」,雷军的这盘大棋怎么下?
焦点分析 | 小米高调进军大家电, 雷军这步棋OK吗?
小米告急,雷军不愿等待
“不务正业”的雷军
小米十年,雷军的“三大铁律”
张小龙在下一盘大棋
雷军的贪婪时刻:两个月密集投资8家芯片公司,小米极速“补”芯
马云、雷军、王思聪等投资者云集 谁会是科创板大赢家
网址: 小米成为紫米大股东,雷军的一盘大棋?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