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医疗机器人研发品牌淄博科智星机器人已获得8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韩国上市公司CU Medical旗下基金、淄博市政府、北京兼爱资产。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搭建GMP厂房、产品研发、动物临床试验等方面。
科智星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6月,核心产品为对标达芬奇Xi的手术机器人。据公司CEO冉祥透露,产品除自主研发的手术机械臂,电刀等耗材外,还兼容达芬奇手术机械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电刀,超声刀等;产品有四条可随意组合的机械臂,在简单手术可选择单臂或双臂手术大大降低了机器成本。
目前,机器人手术代表微创外科的发展未来这一点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从市场端来看,目前全世界已有33个国家、800多家医院成功开展了500多万例机器人手术,手术种类涵盖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学科。据BCG波士顿咨询预测分析,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金。
与之对应的是,医疗机器人赛道也越来越“繁荣”。国外,已有美国Senhance于2017年和2018年相继通过FDA和CE认证, 韩国开发的Revo-i也于2018年正式在韩国上市;国内也出现了不少玩家,譬如康多手术机器人、“妙手S”机器人、术锐手术机器人、精锋手术机器人、博恩思手术机器人等,不过上述产品均未取得CFDA认证。
相对而言,科智星的布局稍晚。冉祥解释到,过去几年除了要观望市场,更要打磨技术。“显见的是,达芬奇机器人从2015年到现在的‘爆发式’增长已印证了市场;另外,手术机器人市场依然由达芬奇垄断,还是需要氹优秀的团队来打破局面。”
据了解,科智星的技术雏形主要来自韩国、日本、瑞士、德国、中国研发团队。冉祥表示,目前,手术机器人领域研发最领先的两个团队便是达芬奇团队和韩国国家队。2018年6月,韩国Severance医院以单独医疗机构成为世界首次机器人手术达到2万次的医院,韩国一跃成为手术机器人强国,本土自主研发的医疗机器人相继出市;另外,像美国、德国、日本等也有真正的竞争产品技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冉祥看来,“好的技术更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落地土壤”,创业初期还是想避开来自海外产品竞争;而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临床资源,更有政策利好加持,适合进行成果转化,因此团队选择在中国注册公司。他表示,科智星的产品前期主要针对中国市场,不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政府对外资产品的限制和国产产品的保护,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科智星机器人免于海外产品带来的市场竞争。
在适应症方面,据冉祥介绍,该柔性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可适用于泌尿外科、妇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喉科、胃肠外科等领域;至于未来的研发方向,科智星具备完整的底层技术,未来会展开全领域机器人的研发,以降低市场风险。
关于科智星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预期,冉祥透露,它已在2019年3月开始在国内启动动物实验,预计2019年6月进入国家绿色通道,2020年9月开始临床实验,并在2021年申请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特殊通道)。
团队方面,据冉祥介绍,其研发团队囊括了机械,电子,人工智能,新材料,医学影像,工业设计等多个学科背景,由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瑞士,德国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家研究所海归工程师构成。他透露,科智星机器人将在今年6月参加全球路演,届时也会启动A轮融资。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 | 研发对标「达芬奇Xi」的医疗机器人,「科智星」获8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融资合伙人入围项目 | 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科智星」要把握10年的市场窗口期
首发 |「融资合伙人」计划 —— 医疗赛道项目合辑
创投日报 | 「晓羊教育」完成近1.5亿元B轮融资,「十二栋文化」获近亿元 B 轮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早期项目
36氪首发 | 国家情报安全公司「星汉数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对标200亿美金估值公司Palantir
36氪首发 | 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切入,「华志微创」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36氪首发 | 24 小时完成自动化仓库改造,「Syrius炬星」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
36氪首发 | 提供智能骨科手术综合辅助方案,「三坛医疗」获索道资本数千万元B轮融资
36氪首发 | 研发超小型磁悬浮人工心脏,「核心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创投周报 Vol.10 | 企服、教育、金融、新零售多点开花斩获大额融资;跨境支付出现新独角兽;以及 10 家有意思的新公司
网址: 36氪首发 | 研发对标「达芬奇Xi」的医疗机器人,「科智星」获8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