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消金界”(ID:cfwnews),作者:徐宇。36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这篇文章,你将了解到:
1、越南与中国市场的不同,
2、在越南做现金贷的痛点。
对于阿伟来说,再一次经历行业震荡,此情此景并不陌生。
不同的是,今年是一年一度的“3·15晚会”,起底了“714高炮”,曝光了一些行业顽疾,顺带着将所有现金贷产品也拉下了浑水。
“很多大的贷款渠道都死了,一些人甚至已经到了谈现金贷色变的地步。”不止一位从业者忧心忡忡地表示。
上一次是2017年年底,“史上最严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阿伟和很多从业者,正是在那个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海。
现在,现金贷行业,正在掀起第二次“出海潮”。
消金界发现,很多出海群,之前发言者寥寥,就是聊起出海计划,也像是叶子落在水面,激不起任何涟漪。
3·15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大家热闹地讨论着出海的商业“蓝图”。
但海外市场,也不再是蓝海一片。
此前,印尼成为很多出海者的第一站,可大量人群涌入后,生存状况逐渐艰难。
另外,印尼监管趋严。“牌照很难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还不一定能办成。”阿伟说。
消金界曾独家披露,印尼监管局将在近期,规定现金贷日利率不得超过千分之八,不符合的将强制下架。
“这样做肯定是亏钱的,只有少数的一些头部企业,量已经跑到三、五千万,才可能生存下来。”阿伟认为。
于是,他们这群人,又盯上了相邻不远的越南。
阿伟在创业之前,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2008年起,他曾在国内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和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风控岗位任职,之后创业先后创办了多家金融科技公司。
2017年10月,他的产品正式上线,是最早一批进入越南的中国现金贷公司。事实上,进军越南之前,他已经把菲律宾、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家考察了一圈,转下来才发现,“越南人是最有钱的”。
这怎么理解,在很多人认知中,越南还停留在胡志明时代——一栋栋低矮的平房、埋头在工厂工作的蓝领工人,才是这个国家的标志。走在街上,连写字楼都见不了几栋。
看上去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何谈需要消费贷款这样的金融服务?事实上,越南与中国国情不同。
据阿伟介绍,他们在越南本地有100名员工,高管内部常常开玩笑地说,越南员工比老板有钱的多,因为这些当地人不仅仅拥有一间屋子,往往拥有一座5-6层高的楼房(越南商品房很少,基本都是一栋一栋楼房),连带着还拥有土地。
在整个东南亚国家,越南房产的租售比很大,所以很多越南人靠着房产的出租、出售,收益很乐观。
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越南的土地价格,在全球排名都比较靠前。所以放眼望过去,一群在工厂里打工的工人(毕竟制造业大国),身价可能远远超出想象。
另外,越南曾长时间被欧美等国殖民,不像长时间受儒家文化影响、储蓄意识非常强的中国,越南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超前消费”意识。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在越南,一个五口之家平均拥有4台摩托车,而市面上流行的摩托车单价在8000-20000元人民币,相较于越南普遍白领1500-3500元/月人民币的工资而言,他们习惯于通过贷款买摩托车。这在越南年轻人中,更为普遍。
公开资料显示,移动互联网也渗透到了越南新一代消费群体中。越南网购用户达到了3540万人,预计2021年将会增加到4200万人。以此推算,到2021年,人均网购消费支出也将由62美元(人民币约393元)增加到96美元(人民币约609元)。
目前,在越南的消费金融公司中,F.E Credit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48.4%,Home Credit(捷信)和HD Saison分别以15.7%和1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和第三。这三家消费金融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寡头垄断效应较为明显。
熟悉当地放贷业务的人士告诉消金界,也仅仅是这三家公司,拥有消费金融牌照。目前越南政府已不对外发放牌照了,而收购一张牌照的价格,在3500万-5000万美元之间。
所以,可以说,在越南,只有这三家持牌公司可以合法地开展消费分期业务(当然AKULAKU通过“以租代购”等电商玩法,也在开展消费分期业务),其他的玩家,只能开展一些没有场景抵押的现金贷业务。
这里着重提一下捷信越南,除了消费分期,他们还用“线上导流到线下”的思路,来开展PDL式的现金贷业务。
他们首先依托于线下门店,派出线下人员来做3C产品的分期,通过分期服务把流量接进来后,再对存量客户发放现金贷产品。
据捷信2017年上半年财报,在越南,捷信日放款额已经达到50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0.15亿元)。
2017上半年,捷信在越南录得4.7亿欧元(人民币约36.3亿元)的净贷款额,净利润则达到3300万欧元(人民币约2.55亿元)。此外,捷信越南2017上半年的活跃用户数为182.9万人。
财报显示,越南是继中国之后增长快速的市场,2017年,捷信在中国和越南成交量分别增长127%和59%。
很多在越南开展PDL业务的玩家,大多都在依靠“典当”牌照来放款(有些地方也叫当铺牌照),他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小额贷款牌照,不能跨省,只能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放贷业务。
这种牌照可以自行申请,也可以采购,一般价格在10万元人民币以内。
当然若不想收购牌照、也不想花费时间申请。也可以用一些“讨巧”的方法来完成放贷。
越南法律规定,私人与私人之间是可以完成借款的。中国现金贷玩家可以在平台后,制造一个“超级放款人”,再利用技术手段,撮合借贷者和“超级借款人”,但其实这个“超级借款人”就是平台,底层逻辑就是平台给个人放贷。
“当然这也得益于越南法律没有那么严,他们没说不能做,那就是可以做。”阿伟认为这是个机会。
目前阿伟现金贷公司的PDL产品,自2017年7月启动以来,日利率在1.2%-2%之间,月放款金额在1000多万美金,累计注册客户为100多万,放款客户为30万左右,毛利在12%-16%之间、净利为8%左右。
在所有越南现金贷公司中,这基本代表了第二梯队的最高水平。
获客推广方面,阿伟主要依靠线下代理、谷歌、Facebook、电话销售等方式,目前获取一个成功放款客户,成本在7美元左右,相比于业内普遍10美元的获客价格,占据不少优势。
这主要得益于常年积累的风控数据。
对于越南的中国消金企业来说,他们很难从当地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拿到资金,只能寄希望于境外资金,要么只能利用股东资金来放款。
消金界了解到,越南玩家中,像海投金融,他们有海外配资服务,消金企业可以从那里获取资金,资金成本一般在十几个点左右。
再比如掌众,他们是在国内募集好资金,再去国外放款。
“很多人都会讲,自己从越南银行那里获得了资金,但这种资金都是1:1的,比如和越南某家银行高层聊完后,能达成的东西是,我给你存1000万,你用这1000万来给我做放款,我其实只是把他当做放款通道,并没有用他的资金。”阿伟说。
阿伟认为,目前越南当地银行,之所以不愿意放款到现金贷业务,主要是还不熟悉现金贷业务。
“未来当我们做大了,让他们知道放款给我们是没有什么风险、还会获得一定收益的时候,就可以从越南本土银行那里获取资金了。”阿伟说。
很多人觉得,中国消金业务已经高度信息化了,技术非常发达,到越南这些地方是“降维打击”,成功是理所当然的。
但由于东南亚等地基础设施很差,很多非常先进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落地。好比说,中国消金企业就像一个先进的、功能比较齐全的多功能飞机,但到这边后,却发现连跑道都没有,降不下来。
“在中国,你如果决定开始干现金贷,第三方征信系统一提供、配套系统一对接,1-2个月就可以开始干了。但越南不仅金融基础设施差,人才培育还基本为零,来到这边后你会发现,开一个银行账户就开了3个月、找一个办公室花了2个月、招一个人又花了2个月时间。”回想当初,阿伟也颇为感慨。
“我们感觉整天都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自己把这叫做傻X时间。”他笑着说道。
所以尽管其项目在2017年8月就开始筹备,但直到12月才正式上线。
也许很多人会说,之所以耽误这么多时间还是由于背景不够深厚、团队不够优秀。但消金界了解到,头部的掌众落地,也经历了将近8、9个月的筹备时间。
总的来说,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空间,越南都存在一定红利期,但玩家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合规经营,不要像在国内一样,出现很多非法催收事件。否则,最终受害的只能是从业者。
相关推荐
3·15倒逼现金贷出海:越南监管尚不健全,是否还有获利空间?
现金贷东南亚「淘金」记
中国现金贷逃离越南
上百家现金贷排队涌入印度掘金,这里是圣地,还是沼泽?
现金贷出海俄罗斯:年化利率547%,钱却不好赚
由“714高炮”引发的现金贷监管反思
国内P2P和现金贷转战越南 “砍头贷”也漂洋过海
现金贷出海遇阻:印度市场被冰冻“保鲜”,生命周期或延长半年
印度现金贷市场骗局丛生:专宰中国团队,多家被骗上百万
祸起“套路贷”:违规爬虫被查,大数据风控公司遭遇生死劫
网址: 3·15倒逼现金贷出海:越南监管尚不健全,是否还有获利空间?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