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雷军豪掷1亿抄底,小米利润暴涨80%,股价为何撑不住了?

雷军豪掷1亿抄底,小米利润暴涨80%,股价为何撑不住了?

最近,雷军又上热搜了。

不是因为发布会喊“Are you OK?”,也不是因为小米汽车撞了什么墙,而是他悄悄掏出1亿港元,自掏腰包买了260万股小米股票。

与此同时,小米公司今年已累计回购超23亿港元。一边是创始人真金白银“押身家”,一边是股价跌得妈都不认,这画面,魔幻得让人想揉眼睛。

数据对比尤其扎心: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营收1131亿元,净利润113亿元,同比暴涨80.9%;可股价呢?半年跌了近三成,市值蒸发近4000亿港元,成了今年港股科技股里的“吊车尾”。利润快翻倍,股价却腰斩式回调,这不是市场失灵,就是情绪失控。

更讽刺的是,网上骂声一片:“骗子公司”、“小偷企业”、“事故满天飞”……仿佛小米已经站在悬崖边。

可财报不会撒谎:连续四个季度营收破千亿,汽车用户超47万,辅助驾驶跑出3亿公里,AI研发投入明年将超70亿。高盛甚至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3.5港元,比现价高出近四成。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业绩这么猛,市场却用脚投票?答案很简单:大家还在用老眼光看新小米

很多人心里的小米,还是那个卖千元机、靠性价比吃饭的“组装厂”。

但今天的雷军,早就把棋盘铺到了“人车家全生态”,手机只是入口,汽车是载体,AI是大脑,智能家居是毛细血管。这个闭环一旦跑通,带来的不是单点利润,而是指数级的协同效应。

比如,小米汽车刚起步时被嘲“PPT造车”,如今HAD超级自动驾驶系统已迭代到端到端架构,不再依赖高精地图,而是靠世界模型和强化学习实时决策。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能更快适应复杂路况,也意味着技术壁垒正在筑高。而47万活跃用户、3亿公里的真实路测数据,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护城河。

可资本市场偏偏最怕“不确定性”。对冲基金一看:工厂延期、促销效果一般、电动车竞争惨烈……立马贴上“做空标签”。他们不在乎你未来三年能长多高,只关心明天会不会跌停。

于是,恐慌情绪蔓延,散户跟风抛售,股价越跌越没人敢碰,形成恶性循环。

这时候,雷军站出来了。他没开发布会喊口号,而是直接掏钱,用最原始也最有力的方式告诉市场:我觉得现在便宜,便宜到离谱

要知道,这1亿港元不是公司账上的钱,是他个人的钱。亏了,是他自己肉疼。这种级别的增持,在港股科技圈极为罕见。它传递的信号远比千言万语强烈:创始人对自己公司的未来,有绝对信心。

当然,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在“护盘”?是不是为后续融资铺路?这些猜测不无道理,但别忘了,雷军过去十年干过多少次“逆势加仓”?从2019年小米上市破发,到2022年消费电子寒冬,他几乎每次都在低谷期增持。

结果呢?小米活下来了,还成了全球前三的手机厂商,并成功杀入智能汽车赛道。

这次,逻辑其实一脉相承:当市场情绪压垮估值,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就该出手

普通投资者总喜欢盯着K线图追涨杀跌,却忘了企业本质是赚钱机器。一个季度赚113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净赚1.2亿。这样的公司,却被按在38港元的地板价上摩擦,难道不荒谬吗?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芯片短缺推高成本、汽车盈利周期拉长、地缘政治扰动供应链……但这些,雷军和小米管理层比谁都清楚。正因如此,他们才敢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因为看得更深,所以敢下重注。

说到底,雷军这一亿,买的不只是股票,更是时间与认知的差价。他赌的是:市场终将看清小米不是硬件公司,而是一个以AI驱动的生态型科技巨头。

至于那些骂“骗子公司”的声音,或许该问问自己:你上次认真看小米财报,是什么时候?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小米净利润大增80%,为何股价却下跌30%?真相来了
三年超百次回购,雷军苦撑小米股价
林斌向中山大学捐款1亿,雷军带富了哪些大佬?
雷军亲述小米破发心路历程,但汽车去哪儿了?
小米十年,雷军要卖万元机了
小米股价“腰斩”,雷军“让投资者至少赚一倍”的诺言怎么办
雷军已经是超级雷军了,小米能因此变成“超级公司”小米么
小米股价重回20港元,雷军很开心:但年轻人想赚一倍,还要等多久?
雷军五十,小米拐点
豪掷百亿的跟风:小米烧钱造车,雷军的第二春有多远?

网址: 雷军豪掷1亿抄底,小米利润暴涨80%,股价为何撑不住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645.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