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又一百年品牌塌了,除了Logo啥都没了

又一百年品牌塌了,除了Logo啥都没了

飞利浦,只剩一个Logo在硬撑

走进商场,拿起一把“飞利浦”剃须刀,包装精致、LOGO闪亮,你可能还觉得这是荷兰原产、欧洲精工。

可真相是:这玩意儿大概率出自广东某代工厂,飞利浦连螺丝都没碰过,只负责收一笔授权费。

曾经那个点亮世界的灯泡巨人,如今靠“卖名字”活着。百年品牌,除了商标,啥都不剩了。

这不是转型,是缴械;不是升级,是撤退。飞利浦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部“如何亲手埋葬自己”的教科书。

1891年,杰拉德·飞利浦在荷兰小城点起一盏灯,从此照亮半个世纪。它造出欧洲第一颗商用灯泡,推出全球首款家用录音机,和索尼一起定义CD标准,医疗设备更是医院里的常客。

那时候“Philips”背后,代表的是技术、可靠、工匠精神,是实打实用实验室和工厂堆出来的尊严。

可不知从哪天起,飞利浦开始觉得造东西太累,不如卖牌子轻松。于是,电视卖给冠捷,手机甩给中国公司,照明业务拆分,半导体独立成NXP,连最经典的剃须刀、电饭煲、空气炸锅,也在2021年打包卖给了高瓴资本。

从此,飞利浦彻底告别生产线。它不再研发新电机,不再调试电路板,不再为一颗LED灯珠的寿命熬通宵。它只干一件事:把LOGO印在别人的产品上,坐等收钱。

财报很诚实:2024年,商标授权收入4.19亿欧元,占总营收3.4%。数字看着不错,但细想吓人。这钱不靠创新,全靠消费者对“飞利浦”三个字的残存信任

可信任这东西,经不起消耗。这几年,贴牌的飞利浦电吹风冒烟、空气炸锅爆炸、电动牙刷头断裂……每次出事,骂的不是代工厂,而是飞利浦。为什么?因为消费者认的是品牌,不是背后的OEM厂。

一旦大家发现:所谓“飞利浦”和几十块的杂牌没区别,那这个百年招牌,也就走到尽头了。

更讽刺的是,飞利浦一边放任贴牌产品质量失控,一边还在广告里强调“荷兰设计”“百年科技”。这不是欺骗,是什么?你连生产都不参与,哪来的“设计”?哪来的“品控”?不过是拿祖宗的牌位,当遮羞布罢了。

如今,飞利浦把全部赌注押在医疗健康上。CT、MRI、呼吸机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这块确实赚钱,毛利率高,门槛也高。

可别忘了,2021年那场呼吸机召回事件,直接让它赔掉400万台,股价腰斩再腰斩。连最核心的医疗业务都守不住,还谈什么“高端制造”?

说到底,飞利浦的问题从来不是市场变化太快,而是它自己放弃了制造的初心。当美的在建智能工厂,海尔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索尼还在死磕图像传感器,飞利浦却在会议室里算:今年能授权多少款产品?能收多少欧元?

它以为轻资产是聪明,其实是懒惰;以为品牌是护城河,其实是纸糊的墙。

今天的飞利浦,像极了那个卖祖传宝剑换酒喝的败家子,剑还在传说里闪光,手里只剩一个空剑鞘。

而消费者终将觉醒:当你花两倍价钱买一把“飞利浦”剃须刀,结果发现和拼多多爆款性能一样,谁还愿意为Logo买单?

百年品牌崩塌,从来不是轰然倒塌,而是一点点被掏空灵魂。飞利浦没死于竞争,死于自我放弃;没输在技术,输在信念。

它曾说:“让创新为你照亮生活。”

如今只能苦笑:“让商标为我换点现金。”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会讲故事的品牌,缺的是真正沉下心造好东西的人。飞利浦的今天,或许就是所有只想“躺赚授权费”的企业的明天。

当制造的根断了,再响亮的名字,也不过是一声回响,终将消散在风里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苹果首款智能眼镜曝光!功能多是标配,除了Logo还剩啥?
手机品牌logo为什么都是英文?
真有人每道选择题都做错?东芝:正是在下
小米滴滴宣布造车,GoFun却连CEO都没了,共享汽车还有看头吗?
第一,第二,第三都没了,小米靠啥撑住股价?
又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宣告结束,可惜了
百年巨头突然爆雷:连续造假30年!
百年巨头突然宣布:解散!
天塌了!国补没了?国补结束了吗?国补政策最新消息:国补到什么时候结束?
停产解散!又一百年日企退出中国市场,业内:走好不送

网址: 又一百年品牌塌了,除了Logo啥都没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522.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