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电商行业要大洗牌?大摩重磅下调京东评级,直言“凛冬将至”

电商行业要大洗牌?大摩重磅下调京东评级,直言“凛冬将至”

“凛冬将至”,大摩这四个字,不是预言,而是对京东当下困境的精准诊断。

当一家曾以“正品、物流快、服务好”立身的电商巨头,如今被外资投行直言“未来12个月最差”,背后暴露的早已不是短期业绩波动,而是一场战略迷失与增长焦虑交织的系统性危机

京东最大的问题,从来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太飘。过去几年,它一边高喊“低价战略”,一边把资源砸向直播、拼购、即时零售等新赛道,结果呢?

京喜关停、惊喜拼拼缩水、直播无人问津,每一个新业务都像烟花,绚烂三秒,灰飞烟灭。大摩一针见血:京东做新业务的套路,永远是“高调启动+巨额补贴+KPI狂奔”,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更致命的是,它赖以生存的“国补红利”正在退潮。数据显示,58%的消费者因国家补贴选择京东,远超拼多多和美团。

可一旦政策收紧、配额限量、抽签限购,提前透支的消费立马反噬,83%的人把明年后年的购物计划全挪到了今年。红利吃尽,裸泳者现形。当补贴退坡,京东核心家电3C品类收入增速恐跌回个位数,这才是真正的“凛冬”。

而被寄予厚望的即时零售,更是深陷泥潭。

日单2500万听起来很美,可市场份额从11%掉到8%,用户抱怨配送慢,商家吐槽系统难用,骑手收入下滑还被罚,平台却把成本转嫁给商户,补贴比例从0%飙到80%,还要收佣金、收配送费、推广告。这哪是赋能生态?分明是“涸泽而渔”。

更讽刺的是,自营“七鲜小厨”不提供堂食,却抢周边餐馆生意,逻辑自相矛盾,活脱脱一个“既要又要”的典型。

说到底,京东患上了“大公司病”:以为有钱就能复制成功,以为流量就能碾压对手,以为口号就能掩盖内功不足。它忘了,电商的本质不是烧钱讲故事,而是效率、体验与信任的长期积累

当年靠自建物流赢得口碑,如今却在即时配送上连美团半小时达都追不上;当年靠正品保障建立壁垒,如今却在低价混战中模糊了自身定位。

更值得警惕的是,京东似乎陷入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看到别人做外卖,它冲;别人搞社区团购,它跟;别人押注AI,它也喊。可每一次都缺乏底层能力支撑,最终只能靠补贴硬撑,撑不住就砍。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打法,不仅浪费资源,更透支品牌信誉。

大摩敢发35页看空报告,恰恰说明市场已无法再用“情怀”,或“民族企业”来为京东兜底。投资者要的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不是PPT上的宏大叙事。

如果京东继续沉迷于“规模幻觉”,忽视盈利质量、用户体验和生态健康,那么“凛冬”之后,可能就是漫长的“冰河期”。

希望刘强东们能听进去刺耳的声音。真正的强者,不怕批评,只怕麻木。与其抱怨外媒“唱空”,不如回头看看:仓库里的货是否还高效流转?用户点开APP是否还觉得安心?商家是否还愿意长期合作?

否则,冬天来了,春天未必会来。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电商行业要大洗牌?大摩重磅下调京东评级,直言“凛冬将至”
短视频凛冬将至
台积电遭下调评级,芯片荒看到曙光了?
京东何晓冬:大模型有市场竞争是好事
iPhone 12延期,凛冬将至
大摩报告:继续保持美团“增持”评级 目标价70港元
企业裁员银行关闭 硅谷进入“凛冬”
凛冬已至,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再洗牌:荣耀复出,小米滑落
变暖预警,波司登的“凛冬”将至?
撑不起未来愿景,人工智能将再一次迎来“凛冬”?

网址: 电商行业要大洗牌?大摩重磅下调京东评级,直言“凛冬将至”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257.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