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彻底疯了。
前段时间,小雷不是写过一篇稿子,说内存芯片涨价导致内存条价格暴涨吗?当时小雷就预测这玩意肯定还有得涨,只是没想到涨幅比预料的还要迅猛,短短半个月过去,就有厂商宣布闪存价格将上涨了50%。
注意,是在10月份的高价基础上再次涨50%,如此夸张的涨幅已经不能以所谓的供需失衡来解释了,在小雷看来,这就是厂商们在摆明了地告诉市场:“我要收割了,大家交出钱包吧”。
受此影响,不少闪存供应商都宣布暂停出货或限量出货,以此应对市场剧烈变化。可以说整个市场都在观望,既盼望价格继续上涨,自己手上的货可以卖出更高价格,同时又担心价格涨太高,导致后续备货困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一季利润顶一年,存储厂商赚疯了
虽然不少厂商都对外宣称限量出货或暂停出货,但是过去几个月的销售依然给他们带来了夸张的利润。
比如著名存储品牌创见就刚刚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较上一季度增长27%,同比增长63%;毛利率达到45%,净利润同比暴增334%。同样利润暴涨的还有主要做企业级和工业级解决方案的宜鼎,净利润增长接近250%,还有不少PC爱好者们眼熟的宇瞻,营收同比增长也高达70%。
图源:维基百科另一边,存储芯片的上游厂商们也迎来营收的历史新高,在11月9日刚发布的美光三季度财报中,其毛利率涨幅同比高达39%,营业利润率涨幅达26.8%,营收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更猛的还是海力士,作为HBM等内存的主要供应商,其第三季度营收高达 24.4489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9.52亿元),同比增长39%,而营业利润则高达11.383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1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高达119%,直接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海力士如此惊人的利润,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并不好说,但是以现在的存储芯片供应状况来看,很多消费端的存储厂商可能难以拿到充足的芯片来维持市场供应。前段时间,威刚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很头痛,因为四大产品线同时缺货,采购主管已经失眠了”。
这里的四大产品,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DDR4、DDR5、NAND Flash及HDD,基本上囊括了目前存储市场的所有主流产品,就连行业大厂都难以拿到货,可想而知供给情况有多严峻。
要说背后的原因,其实不只是AI等新兴需求抢占了资源,也是因为在2023到2024年的两年时间里,全球闪存芯片严重过剩。如果有当时买了固态硬盘或内存的朋友,肯定还记得当年的“盛况”,1TB的固态硬盘价格一度跌到300出头,32GB的DDR4内存一度也只有三百多即可入手。
可以说,彼时的存储市场长期在成本线附近挣扎,导致闪存厂商被迫大幅度减产,同时对现有产线进行优化升级,转向HBM等更高利润的产品上。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在进入2025年后,市场对闪存芯片的需求会突然暴增,供需从“严重过剩”迅速转换成“严重缺货”。
而在高端市场赚到甜头的闪存厂商们,先不说还愿不愿意回到消费级市场来内卷,其实在经历上一轮亏损后,现在基本强调“量利平衡”和资本开支持续收紧。不再用无底线出货换市场份额,而是通过主动压制供给,确保NAND成为一个“有利润的行业”,这也意味着市场不太可能回到过去的状态。
闪存价格暴涨,用户彻底破防了
随着整个存储市场的供给崩塌,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标准化存储产品,比如固态硬盘、内存条、存储卡等,受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即使并非使用闪存芯片制造的机械硬盘,价格也迎来近几年的高峰。
除开存储产品外,还有大量其他智能设备受到影响,最简单的例子是手机,一款旗舰手机至少要用到12GB的DRAM芯片和256GB的NAND Flash芯片,即使这些芯片的规格与常规芯片不太一样,其产量和价格也同样会受到整个市场的影响。
图源:京东这么说吧,如果同一条生产线,生产PC用的DDR5内存可以获得100%的利润,而生产手机用的LPDDR5内存只能有50%的利润,而此时你手上的物料是有限的,你会优先保障哪一边的生产?
同理,上游厂商也可以直接用“供应紧张”“备货困难”等缘由直接涨价,即使手机厂商已经提前签了未来的供货合同,也可以通过在新的供货合同上拉高供货价来稠稀之前少赚的利润,而手机厂商也只能通过上调价格等方式来弥补自己的利润损失。
内存和闪存芯片的价格上涨过于夸张,以至于红米的K90系列上市时都只能选择对部分版本涨价来应对。比如12+512GB版本的上市价格就为3199元,而起始版本的12+256GB版只要2599元,仅相差256GB的存储就差了600元,直接让不少米粉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面对破防的红米粉丝们,卢伟冰最终也站出来回应了大家的疑问,直言上游厂商的成本压力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终端,即使强如小米也无法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维持定价稳定,不过考虑到用户们的需求,最终决定在K90的首销期间将12+512GB版本降价300元,也就是2899元。
图源:微博虽然不知道这是早已准备好的“优惠套路”,还是红米迫于压力承受的额外成本,其实都直接反映出整个存储芯片市场的严峻形势。可以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新一代手机的降价力度都会比往年小不少,因为内存暴涨的价格直接压缩了手机厂商的利润率,迫使他们控制手机的价格下调幅度。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平板电脑、迷你PC等集成度高的智能设备上,小雷在最近已经看到不少国产迷你PC厂商宣布将在接下来上调产品售价,以便应对疯狂暴涨的存储芯片行情。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PC、手机、掌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内置大容量存储和内存的终端设备,都会面临价格上涨的问题,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消息。
等存储再度降价?短期内并不现实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都好奇一个问题:“这波涨价潮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这个问题的答案,老实说小雷给不出来,因为缺乏很多关键信息,想推论出价格周期基本上不可能。
至少从现在开始到2026年的上半年为止,这一波涨价潮可能都不会结束,大概率会在价格触顶后一直停留在那里,直到后续的产能跟上或是AI需求锐减,不过从目前的AI市场状况来看,恐怕有点难度。
因为在2025年里,不管是海外的微软、OpenAI、谷歌还是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字节,头部科技企业都先后公布了雄心勃勃的AI计划。这些计划除了需要海量的显卡外,还需要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放训练数据,两者都加剧了闪存芯片的需求紧张。
目前来看,想要遏制闪存芯片市场的涨价,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国产闪存企业加大投资,增加更多的生产线,让整个供需关系趋于平衡。不要认为国产企业没有这个实力,事实上长存等企业今年一直都捷报频传,在下一代闪存芯片上有了不少的突破。
不过,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产能,闪存芯片的生产线受限于光刻机,但是现在想从ASML手上买到一台光刻机可并不容易,而国产光刻机则一直都是供不应求,可以说完全就是在“等鸡下蛋”的状态。
如果你未来一年内确定有装机扩容,升级NAS等需求,那么最好是不要犹豫,先囤一波硬件再说,小雷建议大家对大容量的刚需还是尽量提早规划预算,不要幻想再等一轮腰斩了。
如果暂时没有需求,那么就是最好的,可以持币观望,静待降价,毕竟DDR4等芯片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必然会有厂商陆续入局,彼时消费级的中低端市场,大概率会进入新一轮的降价周期。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男生收到4070TiS后崩溃爆哭走红,是什么让网友集体破防了?
酒店价格涨疯了背后,是极端的理智算计
淘天京东已经破防了
西贝大战罗永浩,中产宝妈破防了
共享项目看“涨”:押金难退价格还贵该怎么破?
最佳理财?华强北存储价格涨幅超黄金
国产Model 3至少还能降5万?特斯拉概念股涨疯了
陪拍火了,职业摄影师却破防了
国产旗舰手机价格齐涨背后
国内存储厂商“先锋队”亮相,价格战开路
网址: 存储价格涨疯了!厂商一季利润当一年,用户集体破防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