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的电池网)
导语丨mybattery
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的迭代更新,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面向未来,伴随行业电芯开发、上车验证规划,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也披露了容百科技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建设规划。

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1月11日讯(肖何 江苏苏州 图文直播)11月11-13日,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海融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的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相城举行。
本届论坛以“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为主题,汇聚了500+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精英代表。与会嘉宾通过多维度思想交锋与前沿洞察分享,共同探索新周期下的发展路径,推动价值对话与资源精准对接,共同擘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曲线,为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
11日上午,容百科技(688005)研发体系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全固态电池材料开发的技术挑战与创新战略》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全固态电池应用场景及市场空间、产业化障碍、电池材料技术与创新策略、容百科技全固态电池技术,以及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建设规划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全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与宽温域应用等显著优势被行业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理想形态,”李琮熙讲道,随着2027年产业化的启动,全固态电池将重塑以电动车为主的市场格局。
李琮熙坦言,在与客户的接触中,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固态电池未来在电动汽车和机器人方面的应用需求。基于客户的需求和预测,李琮熙认为,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降本量产后,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达到156GWh。
在众多技术路线中,硫化物固态电池凭借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延展性,被认为是产业化前景最好的技术路线。但与此同时,李琮熙强调,硫化物固态电池现在还面临着界面、成本、制造工艺与设备三大产业化挑战。
其中,界面问题被认为是直接导致电池性能的衰退与寿命的衰减。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行业正在尝试在正极表面构建非分解性的涂层。另一方面,通过多尺度的表征技术深入解析界面反应的机制,来指导结构的优化设计;
成本方面,当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硫化物基固态电池电芯BOM成本也较高。随着硫化物电解质实现规模化生产,其成本将显著下降,远期(2035年)电芯的BOM成本有望随之降至0.4元/Wh以下;
制造工艺与设备方面,难点主要体现在干法电极、极片压延工艺、叠片工艺设备不成熟等,全固态电池因为由多层结构组成,所以对各层叠片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固态材料的物理特性,即使是微小的误差也会形成电化学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要开发高精度设备与工艺技术。
基于当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李琮熙表示,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过程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以及粘结剂等关键组分,都需要开展系统性的技术攻关。容百科技在不断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外,也在致力于其他电池材料的研发,包括电解质、负极、粘结剂等。
在技术成果落地方面,容百科技已取得显著成效。
正极材料领域,容百科技正在推进开发适配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9系三元高镍正极材料,成本与现有材料体系相当,循环性能优异,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25年,8系固态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出货,9系固态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意味着容百科技在量产能力和使用性方面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
电解质领域,容百科技自主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5mS/cm,颗粒均匀无团聚,高空气稳定性优异,搭配NCM/石墨体系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达80%。开发出可搭配高镍正极使用得小粒径,高离子电导率的卤化物电解质,首效提升,循环性能优异,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正在与国内外主要电芯及主机厂合作开发中。
“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的迭代更新,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面向未来,伴随行业电芯开发、上车验证规划,李琮熙也披露了容百科技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建设规划:“公司全固态电池正极有望在2027年搭载于下一代智能移动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并进军全球市场。在产品开发进度方面,公司计划于2025年完成B样验证,2026年全面启动C样测试。在负极产品方面,针对固态电池超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公司正在与客户开展联合技术验证。面对全球市场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正在基于生成设施与原料的自主制备,着力构建更有竞争力的工艺体系。根据国内外客户的规划需求,公司计划在2026年建成中试线,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其中对于核心原料硫化锂,公司计划通过自主制备实现稳定的原料供应和成本优势。“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相关推荐
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将达156GWh!李琮熙披露容百科技关键材料建设规划
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挑战
固态电池将比液态更便宜?钠电或占“半壁江山”?
车载全固态电池将是日德“决战”
晚点独家丨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开始样品验证,团队达上千人
产学研专家齐聚 分享新一代动力电池与材料技术创新发展
续航千里的固态电池,为何车企集体“用不起”?
日本是否可以只依靠全固态电池?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日产汽车宣布全固态电池电动车计划;特斯拉超充网络新进展:广东省际干线拼图完成
固态电池产业化冲刺:技术突破、政策补贴与资本布局
网址: 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将达156GWh!李琮熙披露容百科技关键材料建设规划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