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总第 4395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七饭

牛肋条自助加速倒闭,
牛肉创业再遇冷
牛肉创业的热度,已经明显降下来了。
降温的背后,是几个牛肉创业项目的黯然退场。退潮最明显的,是牛肋条自助。
在自助风潮的推动下,2024年下半年,牛肋条自助如黑马般杀出。现切现拌的牛肋条,直接盛在烤盘里,顾客拿取后放在卡斯炉上煎烤。这种畅快吃肉的爽感,成了品牌最大的杀手锏。

最先跑出来的品牌“林真真牛肋条放题”,在2024年门店数只有10家,巅峰期却一度接近100家。
2025年3月,该品牌还在长沙举办了“赚真金白银 创牛掰事业”合伙人大会,声势浩大。留存下来的新闻稿里写道:“现场意向签约加盟商近百位,签约率53%,并完成战略合作伙伴签约及六大战区授牌,为品牌全国化扩张注入强动能。”
小某书上,一个名为“林真真—老苏”、简介为“林真真品牌联合创始人”的账号,在视频中正话反说:“除非你能接受开业3天,排队排到隔壁店,接受总部流量团队把你推上同城热搜,接受供应链把成本压到同行眼红。”这样的话术,怎能不让人心动。
然而半年过去,林真真的门店数已回落至83家,大部分分布在广东(36家),湖南有16家,其余零散分布于全国各地。最新消息显示,品牌背后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已处于注销状态。
不光林真真,同期冒出的其他品牌也在下半年纷纷倒闭。有人投资50万,只坚持了15天,速生速死;也有商业博主重投牛肋条自助,亏了200万。

二手设备回收商狗哥在接受内参君采访时提到,上半年他收购了一家牛肋条烤肉自助店,门店位于北京六环外,经营面积大约300㎡,但营业时间仅一个多月。如今的情况是,“最近回收的比较多,感觉大城市开得不多,反而小城市开得多。”
似乎这一品类的加盟目标,正瞄准着非一线城市的“中小型加盟者”。社交平台上还有人爆料牛肋条自助加盟的整个流程。
首先是时机——开年后,不少人手头有钱,想找项目大干一场。此时,加盟项目在你能看到的所有渠道大投广告,千方百计让你看到。
其次是让你相信——小成本能赚大钱。宣传话术是投资少、建店成本低、回本快,差不多二三十万就能开店。比起动辄上百万投入的项目,这听起来更容易入场,也更让人心动。
更打动人的是宣传视频里大排长队的画面,加上开业叠加营销活动的亮眼数据,让创业梦被镀上一层美好的幻想。
可一旦入局,就会发现:建店成本虽低,但排队盛况只是昙花一现,营业额一路下滑,再加上不高的毛利率(约30%),亏钱几乎成了必然。

不只牛肋条自助,
还有更多牛肉品类正退场
同样靠“牛肉+自助”的模式,火起来的还有鲜切牛肉火锅。
这一模式与过往的自助火锅不同的是,门店内多了一明档,切肉师傅每日现切牛肉,为强调品质,还会分部位装盘。
对消费者而言,只需要七八十元,就能鲜切牛肉吃到撑,随便吃吃都能吃回本。但到店探访后,却是与期望不相符的低品质。
“二十盘肉能挑出一盘像牛肉的,剩下的是我觉得像牛肉的,还有一堆奇怪的明显长的不一样的肉拼在一起。”
“去了你家才知道我平时吃的牛肉和虾有多好,吃一次你家的死海鲜就过敏肿了。”
如此“激动的评价”并非个例,社交媒体上的吐槽比比皆是。牛肉价格上涨本就压缩了利润空间,再加上客流下滑,商家更是挣不到钱。
鲜切牛肉火锅和牛肋条自助一样,也开启了倒闭潮。有加盟者一股脑干了两个店,半年亏光了300万,面对空空的门店,大吐苦水。

这之外,还有快餐品类的生烫牛肉米线,上半年批量倒闭,旺铺出租、铺面转让的消息层出不穷,下半年查无此人,消失得无声无息。
“7元吊龙”、“现切现烫”的极致性价比,让生烫牛肉米线店开业即火,成了当地的新晋排队王。单店翻台24轮、日入上万元,不少品牌的宣传语展现着机不可失的赚钱机会,“牛肉+米线+废墟风”的省钱模式,催促着加盟者赶紧上车。

街上的一家店开起来了,越来越多店开起来了,客流被大大分散,品类稀缺性被打破。随后,牛肉价格的走高,稀释了原本成本优势。没有供应链优势的小店小品牌,要么涨价,要么闭店,但无论怎么做,闭店是唯一的归宿。

牛肉涨价并非“原罪”,
单一的价值锚点才是!
牛肋条自助品牌宣传物料曾提到,“现在入局还能吃2年品类红利”。但市场的突变往往出乎人的预判,牛肉低价的红利,短短一年就消失了。
牛肋条自助走红的2024,食材疯狂上涨,成本不断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鲜菜、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22.9%、16.2%和6.7%,涨幅均有扩大。一片涨势中,牛肉价格下降13.1%。此时,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11个月。
低价的牛肉似乎成了餐饮创业的沃土,跑出了牛肋条自助、鲜切牛肉自助火锅、生烫牛肉米线,一时间,牛肉风起。

到了2025年上半年,牛肉价格开始上涨,呈现出极大的反弹态势。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11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26.22元/公斤,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0.1%,自3月2日起环比连续上涨41天,累计上涨3.50元。
进口牛肉领域,价格波动更为剧烈。数据显示,近期进口牛肉价格在一天之内出现多次上涨,最高单日涨幅甚至高达1500元/吨。
上涨的牛肉价格,让不少牛肉创业品牌面临新的成本困境,不少门店在此时淘汰出局。
到了下半年,7月初到9月底,牛肉价格从69.82元/公斤上升至71.11元/公斤,涨幅1.85%;10月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达到了71.27元/公斤,分别较去年同期上涨5.8%。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月份第一周全国牛肉价格为每公斤71.46元,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6.5%。
这波牛肉涨价,压缩着“低价牛肉自由”品牌的利润空间,考验前所未有,不少商家表示店里的套餐已经接近零售成本了,“根本没利润,干一个月等于白干那种,不如都趁早闭店了”。
在种种讨论中,似乎都将这些品类的失败结局归结于牛肉涨价,从而挤压掉了利润空间。但品类败退的原罪并非涨价的牛肉,而是品牌模式,将品牌价值点押宝在高性价比,通过彼时的低价牛肉来实现,未将价格的涨幅纳入更长期的考量中。
靠牛肉创业起家的诸多品类,都有品牌长久地运营着。内参君曾采访过一小炒黄牛肉品牌创始人,绝对的细节控,会把控到店内放什么音乐,门头展示画面与文字搭配,品牌的价值锚点也分布在用餐各个环节,进门处热气腾腾的米饭,上菜时的服务细节,食材品质的把控等等。
当前,消费者不会只因低价来消费,而是会根据综合的用餐体验做出决策。
依托牛肉低价起势的品牌,在面对牛肉涨价时,要么降低食材品质,以次充好,要么涨价,这些都会导致客流下降,营业额再下降,利润挤压到无,闭店只是时间问题。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牛肋条自助的避雷帖
再退一步讲,食材涨跌是极为平常的,也是餐饮人做长久生意所必然要面对的成本课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是否是彼时的那些餐饮品牌没有长期考量的思维,还是只想做个短线的“割韭菜项目”,答案不言而喻。
相关推荐
开业15天就倒闭!牛肉餐饮成“创业重灾区”
餐饮“自杀式开店”,这4类是重灾区
平均存活3个月,一批创业餐馆开始倒闭了
小伙80万开店,开业6天就濒临倒闭,至少亏60万!网友:水太深…
开业3个月就关门!一批新中式茶馆开始倒闭
2023年,哪些餐饮品类成“创业杀手”?
2023 年,哪些餐饮品类成“创业杀手”?
开业3个月就关门:一批新中式茶馆开始倒闭
Costco深圳开业开卡量全球第一,国内超市大量倒闭,该反思什么?
餐饮创业,不再欢迎穷人
网址: 开业15天就倒闭!牛肉餐饮成“创业重灾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