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网友吐槽手机出现了“异常状况”,信号栏原本显示运营商名称的位置,突然出现了各类广告标语。


有用户晒图显示,自己的信号栏变成了“青岛啤酒节”, “逐梦北马” 等推广语,还有学生用户遇到“新同学用动感地带”的字样。

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不少用户靠近场馆附近,信号栏就会自动变成“智慧全运”,“激情全运”标识。
不少网友一度以为是手机出了问题,排查后才发现竟然是运营商操作。
据了解,这类现象最早在今年8月就已出现,当时就有少量用户反馈过,近期随着活动增多,出现的频率明显变高了。
针对网友疑问,鞭牛士分别咨询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客服,得到了一致回应:信号栏显示的特殊文字是地区性合作活动的“个性化信息展示”。
客服解释,当运营商与地方开展主题活动时,会通过修改基站下发的标识信息,在信号栏临时添加相关文字,活动结束后会自动恢复原运营商名称。
关于关闭方式,客服均表示用户可主动联系人工客服申请关闭该服务。但不少尝试过的用户反映,实际操作并不顺畅。
苹果客服则明确表示,该现象属于运营商行为,与手机系统无关,iOS用户无法自行通过手机设置关闭。
除信号栏广告外,近期多个高频生活场景的强制广告,都引发了用户不满。

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网易云音乐等常用App的开屏广告,纷纷加入“摇一摇”触发机制,用户轻微晃动,甚至手机放在桌上的细微倾斜,都可能自动跳转至详情页或第三方应用。

广州地铁App用户也吐槽,扫码进站时翻转手机的动作会100%触发“摇一摇广告”,影响通行效率。

还有高校学生反映,校园洗澡App存在连环广告,洗澡前要先看一堆广告,每次都要等几分钟,甚至在“计费按钮处”也有广告。
广告正在“入侵”那些本应简洁高效的场景,显然现在已经过了头。甚至不少强制广告的关闭入口藏得深,没有一键关闭选项。
营销虽无可厚非,但需守住“不困扰”的底线,用户拥有自主关闭广告的权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鞭牛士”(ID:bianews8),作者:一颗苹果,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中插广告不能给电视台“续命”
手机信号的强弱和什么有关系?如何让手机信号变强?
互联网平台是怎么靠广告赚钱的?
iPhone信号翻车,英特尔基带背锅?解读手机信号这点事
百度地图植入“车道广告”引众怒,网友:关不掉,影响行车安全!各方回应
垃圾广告无孔不入,iPhone共享相簿面临沦陷
618电商广告攻陷内容社区
手机的飞行模式,原来作用这么厉害,天天都能用得上,好处太多了
插混是纯电的过渡?可能是我们一厢情愿了
插画师“赛博起义”,还是仓皇逃离?
网址: 无孔不入,手机信号栏都能插广告,有完没完?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