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技术人员拆卸特斯拉机器人时被打成重伤,索赔5100万美元!网友:机器人觉醒?

技术人员拆卸特斯拉机器人时被打成重伤,索赔5100万美元!网友:机器人觉醒?

机器人真能把人打成重伤?一家以 “极致自动化” 为卖点的车企,为何接连曝出机器人伤人事件?

2025 年 9 月,特斯拉加州工厂技术员彼得・欣特多布勒的一纸诉状,把这些问题抛到了公众面前 —— 他被发那科工业机器人重击昏迷,如今向特斯拉和设备供应商索赔 5100 万美元,这起案件让工业自动化的安全漏洞彻底暴露。

事情要从 2023 年 7 月说起。50 岁的欣特多布勒在加州佛利蒙工厂协助工程师拆机器人,这台发那科机械臂本该待在指定区域,却被违规放在了检修区,更关键的是,既没断电也没固定,完全不符合 ISO 10218 安全标准的 “能量隔离” 要求。就在工程师拆底座电机时,机械臂突然 “毫无警告地释放”,以相当于 3629 公斤(8000 磅)配重的力量砸在他身上,直接把人掀翻在地,当场昏迷。

急诊记录显示,他颅脑损伤、肋骨骨折还内脏出血,到 2025 年 9 月已经花了 100 万美元医疗费,医生说后续治疗至少还要 600 万。

更惨的是,他彻底失去了做技术工作的能力,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了。这也是为啥索赔清单里有 800 万的 “未来收入损失”,还有 2000 万的身体疼痛补偿和 100 万的误工费,每一笔都要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也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出事。2021 年得州工厂,一名工程师编程时被机器人金属爪抓伤后背和手臂,现场流了血,特斯拉内部却只算 “轻伤”。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OSHA)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 到 2024 年,佛利蒙工厂设备相关重伤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1.8 倍,而全美国截至 2025 年已有 41 起机器人致死案,特斯拉占比明显偏高。

业内人透了底:特斯拉为了冲 Model 3 产能,把部分机器人的安全响应阈值调到了临界值,检修流程也为了 “省时间” 大幅简化,安全冗余早被压缩到危险边缘。

更可疑的是,这次事故后特斯拉以 “商业机密” 为由,不肯交现场监控,明摆着心里有鬼。现在特斯拉和发那科还在互相甩锅,前者说设备有故障,后者称是操作违规,俩公司至今没正式答辩。

有意思的是,这次伤人的是传统工业机器人,和 AI 驱动的自主机器人没啥关系,但还是引发了恐慌。美国媒体都喊 “机器人袭击人类”,硬生生把机械故障炒成了科幻恐怖片,#特斯拉机器人杀人# 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刷了屏。

这背后其实是行业的集体焦虑:全球工厂机器人密度每十年翻一番,现在每万人就有 151 台,但管安全的 ISO 10218 标准还是 2011 年的老版本,根本没覆盖现在的人机协作场景。

现在监管已经行动起来了,OSHA 要查特斯拉全球工厂的安全,欧盟更打算 2027 年前强制机器人装 AI 故障预测系统。可对企业来说,加安全装置就得花钱 —— 每台机器人要多投 5000 到 1 万美元,全行业算下来得增支 200 多亿美元,不少中小企业可能要放缓自动化脚步了。

网友给出了犀利的点评:效率不能踩着安全走

“8000 磅的力量,这是检修还是送命?特斯拉连断电固定这种最基本的规程都省了?”

“之前得州出事就压着,这次赔 5100 万都算轻的,安全标准跟不上就别瞎搞自动化。”

“发那科也别甩锅,机器没紧急制动和力反馈设计,出事就是迟早的事。”

“马斯克说机器人让工厂更安全,结果数据比行业平均还惨,这脸打得响。”

“重点不是赔钱,是得让所有车企知道,工人的命比产能值钱。”

“电影《机械公敌》即将照进现实?”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特斯拉技术员被机器人打成重伤!向特斯拉索赔5100万美元
粒子机器人,能否敲开机器意识觉醒之门?
「Virtual Incision Corporation」获 2000 万美元融资,用于开发其腹部手术机器人
纽约软件公司「Unqork」获 5100 万美元,用于扩展其无代码企业应用的开发平台
特斯拉重仓押注Optimus机器人
诺贝尔奖得主George Smoot:AI意识觉醒,人类沦为机器奴隶,《西部世界》变成现实?
特斯拉机器人大转向:训练需求至少是汽车的10倍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 售价14.4万元
2万美元!特斯拉首台人形机器人展示
睁眼、耸肩、觉醒:人形机器人的吊诡与最终幻想

网址: 技术人员拆卸特斯拉机器人时被打成重伤,索赔5100万美元!网友:机器人觉醒?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35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