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浪哥财经)
“再创业,创新前行。”
2025年初,均胜电子喊出了这句战略口号。于是,在其他汽零企业都在用产品升级逐步“敲开”人形机器人大门时,2025年4月,均胜电子直接选择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成立专门子公司——均胜具身智能,注册资本高达3.6亿。
而此次“创业”,均胜电子明显走在了“前列”。
10月18日,智元机器人副总裁王闯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称:“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截至目前,智元机器人的远征系列机器人一共出货1000台左右,预计明年仍旧是几千台的增量。
而上半年就达成合作的均胜电子,无疑是这一成绩背后的重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
500亿订单“铸就”稳固底盘
均胜电子,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均胜集团由三家上市企业:均胜电子、均普智能、香山股份构成,截至10月22日,其合计市值已经超过660亿。而智元机器人与均胜集团的合作,主要围绕均胜电子和均普智能两家企业展开。
在同一实控人的布局下,两家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
“技术底层互通”是跨界车企反复强调的逻辑。无论是感知层的雷达、摄像头还是决策层的控制器、芯片,汽车和机器人在技术领域确有互通。
像主营电驱系统的汇川技术和卧龙电驱,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的“代表人物”。
聚焦到均胜电子身上,其主要负责攻关机器人“大小脑”等软硬件核心技术。
均胜电子是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生产商,仅次于奥托立夫,2024年市占率达到22.9%;同时,公司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市占率为6.5%,排在全国第二。
汽车安全的座椅骨架延伸出来就是机器人一体化结构件。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已经成功为银河通用等企业批量交付机器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
而所谓控制器,最关键的部件就是智能芯片,或者更高端一点——“芯片定制化”智能服务。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汽车电子实现营收84.65亿,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7.89%。
此外,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在智能汽车领域共斩获312亿订单,9月和10月再拿两笔,综合下来,其年内订单总额已飙升至512亿。
一来,智能汽车的持续发展,能够为公司发展机器人等新业务,提供有力的业绩支撑。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到了19.06亿,净现比近200%。
二来,依托全球工厂的丰富工业场景,均胜电子可以打造数据空间,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
2025年2月,均胜电子成功研发出机器人嗅觉传感器,最快可实现20秒响应,识别8种单一气体的准确率达99%,将机器人带入了“嗅觉感知”的新领域。
8月,英伟达发布新一代Jetson Thor芯片后,均胜电子迅速响应又推出基于Jetson AGX Orin等高性能芯片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
而均普智能,更多的是侧重于机器人整体的商业化落地。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打造了普智未来合资平台,负责机器人的本体共研、制造和销售,来推动商业化落地。
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向均普智能采购商品的金额达到4000万元,均普智能还为公司带来2000万的公允价值收益。
因此,与10月17日智元机器人智元精灵G2线下投产同步进行的是,均胜电子过亿采购合同,已经完成首批交付商用。
换句话说,均胜集团构建起人形机器人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闭环,不仅大幅提升了与智元机器人合作的量产效率,也让均胜电子“领跑”机器人竞速赛。
不过,人形机器人尚处初期发展阶段,均胜电子眼下还有一个更重要事情。
70亿商誉“引发”资金需求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智能汽车,要想实现全流程覆盖,最难的点,莫过于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均胜电子能够掌握结构件、功能件、控制域等各种技术。
均胜电子找到了最快的路——并购。
2009年开始,均胜电子收购了上海华德、普瑞、KSS、群英等企业,不断强化公司各领域的协同效应。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并购为均胜电子带来的商誉金额达到72.93亿。
要知道,由于2021年汽车安全业务业绩下滑,KSS的业绩并没有达到均胜电子的预期,均胜电子计提了20亿商誉减值,使当年净利润亏损了37.53亿,并购给公司带来的“第一重”挑战就不小。
此外,近五年,均胜电子平均重组费用为3.53亿,甚至在2024年达到6.21亿,已经超过了德赛西威、拓普集团总管理费用。
而且,均胜电子并购资金基本来源于融资,利息费用的支出,进一步蚕食了公司的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的管理费用和利息费用已经达到20.86亿,是净利润的两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因此,均胜电子眼下重要的是——如何“平衡”业务转型和资金周转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质上讲,除了不断扩展自身业务,达成业绩的平稳,并没有其他的办法去缓解并购带来的风险,这也是均胜电子持续向汽车智能化、人形机器人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如果单从资金周转角度来看的话,近期均胜电子赴港IPO,或许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喘息”时间。
2025年10月17日,均胜电子宣布其成功通过香港聆讯,进入了赴港上市的“最后一步”。如果能够成功IPO,也将给公司带来新的资金流入。
最后总结
你可以嘲笑我的现在,但未来我会让你仰望。
一定程度上,均胜电子的“汽车+机器人Tier1”的定位,已经踩准了智能产业的发展节拍。而在机器人领域与智元机器人的深度合作,无疑是优势的进一步放大。
接下来,均胜电子要思考的大概是,如何在业务转型和资金周转中,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
相关推荐
均胜电子,斩获500亿订单!
发布关键零部件,拿下批量订单,均胜电子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
均胜电子旗下「均联智行」获7.2亿人民币融资,明年量产首个乘用车5G-V2X产品
再获大额订单,这家汽车安全和电子龙头迎来快速发展?
国内外市场捷报频传 威胜信息多细分赛道筑牢成长空间
品胜电子谋上市:来迟的不止IPO
与苹果对战,产品有爆炸风险,品胜电子靠钢化膜难自救?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百万订单规模城市数量一周翻一倍
作为英伟达的“御用”PCB供应商,胜宏科技该值多少钱?
强势涨停,260亿汽车电子龙头靠机器人突破?
网址: 均胜电子,斩获500亿订单!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