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中国最牛的民企是华为?字节跳动?腾讯?阿里?
错!
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一出,黑马杀出来了——恒力集团,营收8177亿,排名第81位,直接把华为甩在身后。
更狠的是,这公司不是搞芯片的,也不是玩APP的,而是实打实的实体工厂,主业听起来还特别“土”:从一滴石油,炼成化纤,织成布料,最后做成衣服。
说白了,你身上穿的T恤、裤子,说不定就是他们家生产的。
可谁能想到,撑起这个万亿帝国的,是一对曾经在底层挣扎的夫妻:一个搬过砖,一个当会计,没背景、没靠山、没海归学历,硬是靠着“一根蚕丝”,逆袭成了中国民企新首富。
故事得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说起。
那时候,纺织业刚冒头,遍地小厂,但原料供应是个大问题:蚕丝要靠农户养,再经四五道中间商,价格被层层加码,质量还参差不齐。
这时候,有个叫陈建华的年轻人,正蹲在工地搬砖。
风吹日晒,一身灰土,干一天活,挣几十块钱。结果一场工伤,连这苦力活都干不下去了。
失业后,他帮老乡运蚕丝去城里卖,跑了几趟,脑子一转:“我干嘛不自己收蚕丝,直接卖给工厂?”
于是,他骑着破自行车,每天几十里路,挨家挨户收蚕茧,打包、称重、送货,利润薄如纸,但他干得认真。每批货亲自验,送到厂里还主动卸车、对账。
就这么着,他认识了工厂里那个记账的会计范红卫。
范红卫可不是普通文员,她懂行,知道原料成本占纺织厂六成以上,也看出这个搬砖出身的小伙儿,不光肯吃苦,还会动脑筋。
两人越聊越投机,一个是“地头蛇”,懂农户;一个是“账房先生”,懂工厂。干脆,结婚吧!
婚后日子安稳,但她俩总觉得:“我们能不能不止做中间人?自己开厂试试?”
1994年,两人掏出全部积蓄,外加东拼西凑,盘下一家快倒闭的小纺织厂,取名“吴江化纤织造厂”,这就是恒力的前身。
接手第一天,惨不忍睹:拖欠工资三个月,机器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客户跑了一半。
范红卫先稳军心:“工资一个月内补上,以后绝不拖欠。”陈建华则拍板:“老机器不行,换最先进的无梭喷水织机!”
一台机器多少钱?
顶普通工人几年工资。可换完之后,生产效率翻三倍,布料质量稳定,客户全回来了。
小厂扭亏为盈,但他们没停下:“光织布不行,原料还得靠进口,太被动。”
2002年,恒力集团正式成立,目标只有一个:打通全产业链。
别人做纺织,买别人的化纤;他们偏要自己炼油、产化纤、织布、成衣,从一滴石油开始,全程自己搞定。
这操作,相当于你开个面馆,不光自己擀面、熬汤、煮面,还自己种小麦、榨菜籽油、养牛……
听着疯,但真让他们干成了。
恒力的崛起,没有风口,没有资本炒作,只有两个字:死磕。
2005年,第一条石化线投产;2010年,布局聚酯新材料;2017年,建成全球最大PTA工厂;2020年,真正实现“一滴油到一匹布”的闭环。
别人还在拼价格时,他们已经在拼技术、效率、规模。辽宁大连的基地,自动化程度高到吓人,一条生产线,几个人就能管。
更牛的是,他们养活了17万员工,很多是跟着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从学徒做到技术骨干,买房买车,安家落户。
在大连,恒力一落地,周边配套产业全起来了,餐馆、物流、维修、住宿……直接带动上万人就业。
而当年那个搬砖的陈建华,和记账的范红卫,如今身家千亿,范红卫更是两度成为中国女首富。
可他们至今没变:不炒股、不炒房、不搞P2P,一心扑在工厂里。
恒力的故事,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对普通人,在时代缝隙里拼命向上的缩影。他们没靠运气,没靠关系,靠的是:看得准机会,下得了狠手,耐得住寂寞。
在这个人人都想“一夜暴富”的时代,他们用27年证明:真正的财富,是扎进泥土里的根,不是飘在天上的云。
华为值得尊敬,腾讯阿里也很厉害,但恒力这样的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它告诉我们:中国不需要那么多“颠覆者”,更需要踏实干活的“建设者”。
而每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人,都值得一句敬意,你们搬过的砖,终将垒成时代的高楼。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华为落败!中国第一大民企诞生,营收超1.1万亿,养活上百万人
小米登顶中国手机榜首!12月无差别无定语第一 超苹果、荣耀、华为
苹果营收6500亿,华为营收1784亿,手机出货量重回首位
小米超越苹果登顶中国第一,权威市调机构:2023年12月小米销量市占率16.5%
坐拥70多万员工!中国最大民企诞生
比亚迪帮华为、小米、苹果代工,一年进账1200亿
凭借近2亿的年销量,小米三年超越苹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全球第一的路上,荣耀奇袭小米
小米为什么能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雷军“抬头挺胸”后小米再度破发,删掉的股票软件再装回去?
网址: 超越华为!一年营收8177亿,约8个小米,登顶民企第一,养活17万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