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行业)
张一鸣做社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
抖音全面升级社交功能
社交,一直是张一鸣心中放不下的执念。
过去这些年,抖音为了攻克这一领域,没少投入精力尝试,却始终难逃屡战屡败的宿命。
可即便如此,张一鸣却依旧没有动摇,而是继续将资源向社交赛道倾斜,一副不啃下这块“硬骨头”绝不罢休的架势。
Tech星球独家透露,抖音近期对App 内的“日常”板块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新增创作入口、头像色环提醒与限时日常发布功能,进一步强化平台的社交属性,持续推进其在社交赛道的布局。
具体来看,全新的创作入口被直接置于个人主页头像右下方,以醒目的“+”号作为视觉标识,这一设计大幅降低了内容发布门槛,用户点击后可快速上传图文或视频,无需多步操作,在创作与互动的便捷性上均有很大的提升。
同时,升级后的“日常”模块还新增了限时发布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 24 小时、3 天或 7 天的展示时长,既能满足“即时分享生活”的短期需求,也能适配“保留片段记忆” 的稍长期场景。
在此基础上,“日常”模块还新增了三项实用功能:一是聚合浏览,用户发布的所有 “日常” 内容会自动整合,好友进入页面即可一次性查看其近期动态,无需逐条查找;二是多态点赞,打破传统单一点赞模式,支持用不同表情表达态度,让互动更具情绪感;三是浏览记录,用户可清晰看到哪些好友查看过自己的“日常”,增强社交连接的感知度。
为了让动态能更高效地触达好友,抖音还特别加入了头像色环提醒功能。当好友发布新的“日常”动态后,其头像周围会自动浮现蓝、绿、紫等不同颜色的色环,直观提示有新内容待查看;而当用户点击观看该动态后,头像上的色环会自动消失、恢复正常状态,避免重复提醒的干扰。
从功能逻辑看,抖音的“日常”以“熟人动态分享”为核心,覆盖了发布、提醒、互动、浏览等完整社交链路,其场景定位与使用体验和微信朋友圈高度相似,因此也被广泛称为抖音版“朋友圈”。
值得一提的是,Tech星球还透露,抖音目前正秘密研发一款全新的独立社交 App,暂定名为“海海”,且该产品已完成前期核心开发工作,距离后续测试或上线阶段已不远。
不过,对于这款名为“海海”的新 App,抖音官方目前暂未作出任何公开回应,关于其具体功能定位、目标用户群体以及上线时间等关键信息,外界暂时无从知晓。
但倘若这一研发消息属实,抖音的布局便显得格外清晰,它一边在App 内升级“日常”等社交功能,不断完善内部社交生态;一边又单独投入资源研发独立社交 App,试图在全新赛道上探索差异化社交玩法。
这种“内外并行”的动作,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抖音正计划通过集中发力社交领域,寻求突破性进展,进而撼动微信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
把时间线拉回2018年,当时抖音计划推出一款基于短视频的社交产品,后定名为 “多闪”,其名字寓意为 “多彩生活、闪电记录”,后来这一App经过三次大改版,依旧效果不佳。
2023年11月开始,“多闪”被曝iOS端暂停更新,安卓端也少见更新迹象,似乎已经停摆。
如今,抖音转向站内大搞社交,可能也是想另辟蹊径,而这种方式,究竟成效如何,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抖快死磕社交,有何居心?
有意思的是,在短视频赛道中瞄准社交领域发力的,并非只有抖音一家,快手同样在该方向上有所布局。
据李响了解,快手平台上也存在一款与微信朋友圈功能相似的模块,名为“说说”。该功能曾在去年年底短暂下线进行优化调试,不过在今年年初已完成调整并重新上线,恢复对用户开放。
目前,“说说”的入口位于快手App的“我”页面中,支持发布图文和视频内容,发布的动态会像朋友圈一样的对好友展示,大家可以相互评论、分享和点赞,无论是功能逻辑还是使用场景,“说说” 的整体风格都与微信朋友圈高度贴近。
需要注意的是,该功能同样以“熟人动态分享”为核心定位,鼓励用户分享日常琐碎、生活片段等私域内容,与抖音“日常”模块的产品方向形成呼应,二者均试图通过这类社交功能增强用户间的连接,进而提升平台用户的留存率。
此外,快手在消息页面中还搭载了另一项社交功能“小纸条”,其玩法与微信此前的“漂流瓶”颇为相似,用户可发布匿名动态,这些动态既能被陌生人随机看到,也可指定特定熟人查看,为平台增添了更多元的社交互动场景。
结合抖音近期加码社交的动作来看,二者似乎都在通过功能迭代与新模块搭建,弥补自身在社交领域的短板。
而抖快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聚焦社交,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长期以来,短视频平台以算法推荐为核心运转逻辑,凭借精准的内容分发能力积累了海量用户,搭建起强大的内容生态,但在社交属性层面一直存在明显不足。
从实际表现来看,抖快站内的互动主要集中在短视频评论区,且多表现为“玩梗”“调侃”等浅层交流,用户间的关注关系较为松散,他们更像是短视频内容的围观者,而不是开展深度社交的参与者。
这种模式下,用户难以产生归属感,也无法形成稳定且高粘性的用户关系,对平台实现长期用户留存十分不利。
正因如此,抖快不得不通过强化社交属性,将“浅社交”升级为“深连接”,以此提升用户粘性与留存率,为商业化寻求新路径。
换句话说,在互联网行业用户增长见顶、各平台商业化焦虑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抖快发力社交,本质上是在为突破行业困境寻找解法。
微信的地位难以撼动,抖快该如何突围?
话又说回来了,当抖音、快手杀进社交战场,必然会碰上微信这个对手。
众所周知,微信在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历经多年市场检验,已呈现出难以撼动的稳固性。从用户层面看,微信以熟人社交为核心,早已成为用户维系亲友、同事关系的刚需工具,其社交关系链覆盖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且具备极强粘性。同时,用户的联系人列表、聊天记录、朋友圈互动等核心数据均沉淀于此,形成了迁移成本极高的用户壁垒。
从功能生态看,微信早已超越单纯的社交工具,整合了支付、出行、购物、政务等多元服务,用户在单一平台内即可满足多场景需求,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让其他平台很难在社交领域对其形成有效冲击。
反观抖音与快手,作为短视频行业的两大头部平台,二者虽凭借丰富的内容生态吸引了海量用户,却始终未能在用户心中建立起“社交平台”的核心认知。
在用户心智中,抖快是偏向娱乐的短视频平台,社交则是微信的专属领域,这种认知差异导致抖快的社交功能难以触达用户的核心需求。
由此来看,抖快要在社交赛道取得进展、实现破局,唯一的方法便是打破用户对其“短视频平台”的固有用户心智。
如果有一天,抖快的用户逐渐意识到抖快也能用于维系关系、深度社交,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垄断局面才能被彻底打破。
若无法扭转这一用户心智,抖快的社交布局则无法产生效果,二者也难以真正在社交领域实现真正的突破。
相关推荐
张一鸣新推“音乐帮”,社交和抖音版权一箭双雕?
张一鸣死磕社交
抖音上行张一鸣出海,未来字节跳动的边界在哪
张一鸣卸载抖音了吗?
张小龙大战张一鸣
隐士张一鸣
钟睒睒炮轰,张一鸣却在美国杀疯了
都因抖音太厉害?张一鸣身家超马化腾:跻身全球富豪榜前二十
张一鸣的粗糙与大力
张一鸣的抗争
网址: 张一鸣盯上社交,抖音要起飞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