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人形机器人是泡沫吗?机器人教父发出警告,并点明技术突破的两大关键

人形机器人是泡沫吗?机器人教父发出警告,并点明技术突破的两大关键

本期要点:人形机器人是泡沫吗?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一直是资本的新宠。

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5年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85亿美元。仅Figure一家公司就拿到了1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390亿美元,背后不乏微软和OpenAI这样的科技巨头,尽管他们一台机器人也没对外交付。

就在大家如此狂热之时,被誉为“机器人教父”的前麻省理工学院(MIT)机器人实验室主任、iRobot的联合创始人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却发出警告说,投资机器人领域的这几十亿美元很可能是在打水漂!

他指出,特斯拉和Figure等公司希望通过观看人类视频教会机器人操作的做法并不现实。

他也点明了当前人形机器面临的两个关键难题:灵巧的手和安全的腿。

人类单手就拥有约1.7万个特化触觉感受器,能实时获取丰富的触觉信息,从而完成精细操作。

但目前主流机器人的指尖触觉单元通常不足200个。特别是,现在严重缺乏触觉的相关数据。要知道,现在AI能在文本、语音等领域取得突破,靠的是数十年时间全网积累的庞大数据集。

另一边,他还提出,人形的形态也存在稳定性问题,很容易跌倒,而这在生产线或家庭场景中是不可接受的风险。说白了,这么个上百斤的铁疙瘩在家里走来走去,一旦摔倒就会砸伤人,确实太吓人了。

所以,布鲁克斯预测,未来15年内成功的机器人将采用轮子来移动。

我们认为,布鲁克斯的警告值得注意。但他提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人形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其中最关键的挑战在于让机器人具备真正自主的“灵魂”,从而让这些昂贵的“肉体”走出实验室,走入社会。

手和腿

首先,我们一直在强调,人形机器人的真正问题是技术和需求的不匹配。

资本之所以给机器人极高估值,就是认为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操作万物,从而满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需求,比如做家务、照料老人和孩子,解决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但是,布鲁克斯告诉大家,这是个幻想。

他所提出的手和腿这两个壁垒,就足以让所有的人形机器人(或更应称之为“双足”机器人)公司挠破头皮了。

如果说手部缺的是触觉数据,理论上还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数据来解决,尽管这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那双足的移动方式就是方向性的错误,不仅要耗费大量研发力量去实现身体的平衡和拟人的步态,运行时能耗也很高。就更别说,这么个巨大的人形机器人摔倒时,会对周围的人和物品造成严重伤害。

所以,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进入生产和生活,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有待突破。也就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时点其实遥遥无期,投资相关公司的风险确实很大。

灵魂

可是,我们想补充的是,摆在机器人面前的主要挑战可不是手和腿。

如果你关注最近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可能会感觉,机器人摔跤似乎并不是什么严重问题。比如宇树的机器人,哪怕被人踹倒了,也能一个鹞子翻身直接站起来。

而拥有人类级的灵巧手部,似乎也并不是绝对必要的事情,只有四个指头的机器手也能把东西拿起来啊。

所以,布鲁克斯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服那些对于人形机器人近乎狂热的投资人。

我认为,机器人真正缺的是“灵魂”,也就是让机器人具备自主性的AI系统。

长期以来,大家都混淆了自动化(Automation)与自主化(Autonomous)这两个概念。

自动化只是让机器人能完成预设的动作,比如能翻跟头或跳个舞;而自主化就要求机器人能应对现实世界出现的各类不确定性,比如旁边的人突然摔倒了,机器人能快速扶住。前者让机器人足够灵活,后者才赋予机器人真正的“灵魂”。

没有自主性,人形机器人哪怕有灵活的手和腿,也只是个敏捷的僵尸。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关注机器人领域,不应过于看重硬件部分,而要多看看“灵魂”部分、也就是背后物理AI模型的进展。

这个赛道目前也在悄然崛起。

例如,初创公司Field AI,获得了英伟达和比尔•盖茨等重要机构和个人的投资,估值达20亿美元。他们就想要为机器人打造通用的大脑,能让各种形态的机器人在建筑、制造和物流等各种现实世界环境中安全自主地运行。他们称这一模型为Field Foundation Models (FFMs)。

此外,OpenAI和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也重金押注了另一家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看名字你应该就能猜到它致力于开发基于物理AI的机器人系统。

因此,未来,我们观察特斯拉和Figure的机器人时,也不应只看机械结构,更要看它们的AI模型能否让机器人具有足够的自主性。

同时,我也要提醒的是,拥抱灵魂,即让机器人拥有自主性,才是中国的机器人硬件企业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我建议就别再把宝贵的研发资源浪费在花里胡哨的表演上了。

当然,物理AI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短期内,最先看到的可能还是局部的突破,比如具有视觉识别能力的机器臂和机器手。

至于人形机器人走进普通人生活的那些科幻场景,只会存在于讲给投资人的PPT和大众的想象之中。

最后,我还想问,如果有个能自主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手,你最希望把它安装在哪?想让它来干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相关推荐

人形机器人是泡沫吗?机器人教父发出警告,并点明技术突破的两大关键
著名机器人专家警告: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是浪费资金
争议人形机器人:不是所有泡沫都是坏事
人形机器人泡沫隐现?朱啸虎"批量退出"引行业地震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里
全球首个!我国人形机器人这一技术取得新突破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么?
对话戴盟机器人CEO段江哗:上肢操作突破,解锁人形机器人新边界
对话灵宝机器人:价格不是关键,先解决机器人“能干啥”
美的人形机器人曝光:已整合研发资源,希望能开发出短期落地的产品

网址: 人形机器人是泡沫吗?机器人教父发出警告,并点明技术突破的两大关键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7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