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抖音前“一姐”自曝:带货亏损三千万

抖音前“一姐”自曝:带货亏损三千万

作者 | salmon

编辑 | 北窗

9月,抖音前一姐“澳门coco姐”(以下简称coco姐)自曝,被合伙人“郑铁头”殴打,引发全网关注。

镜头里,她额头青紫,诉说着合作和情感纠纷,揭开了直播带货风光背后的残酷真相——三年直播生涯,尽管月销售额曾破亿元,最终却落得3000万元亏损的结局。

这种“人前风光”与“人后巨亏”的强烈反差,映射出其“奢华形象+白牌商品+高额投流”的直播带货模式可能存在根本缺陷,而这也正是当下直播电商领域,众多玩家面临的共同困境。

赔本赚吆喝,还能持续多久呢?

成为抖音男装带货一姐

却倒亏三千万

事件起因,是coco姐发布视频称自己被“合伙人打了”,镜头里她左上角额头明显青紫,牵扯出coco姐与合伙人“郑铁头”的恋情纠葛。

随后,“郑铁头”就出来爆料,自己打人是因为情感问题,直指coco姐和“一位到处欠账的香港二代过气明星搞在了一起”。目前该内容已被其删除,原因不详。

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着更为现实的经济纠纷。据coco姐视频内容透露,由于直播带货三年,亏了三千万元,合伙人心生不满,最近她还发现对方在公司账目上做了手脚,坑了她的钱,甚至扬言要关停直播公司。

到底是因爱生恨,还是因钱生恨,外人不得而知。但数据和账目却很客观,摆在那里告诉所有人,达人直播带货,并非如表面数据那样光鲜亮丽。

coco姐并非小角色。她在抖音坐拥四百多万粉丝,有段时间还登上抖音直播带货一姐,干到了男装类目第一,话题度飙升,火爆全网。

这其中的原因,是coco姐的直播间足够独特。

走进coco姐的直播间,视觉冲击力极强。爱马仕橙主色调的背景前,摆放着各式仿奢侈品鞋包,两侧站立着身穿西装、戴白手套的中外男模团队,模仿高端专柜氛围。

直播间商品用仿大牌的礼盒包装,男模以“呈献贡品”姿态展示,coco姐手持口哨指挥全场,强化掌控感和仪式感。一般人刷到了,都忍不住停下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coco姐在直播间的人设,则是极具反差感的“女大佬”。她自称“明星服装设计师”和“江湖大姐”,以油头盘发、豹纹皮草、香奈儿配饰的形象出场。

这样的装扮再配上财大气粗的强势话术,“拿五六十万出来玩玩”“给弟弟安排豪宅”“这一波不亏50万,不放50单,我在澳门趴着走”。先甭管相不相信,吸引观众的富豪人设在观感上就立住了,娱乐性和吸睛度是在的。

Coco姐的打法非常明确:“女大佬”人设建立了信任感和新奇感;再靠99元7件男装,把客单价压到50元以下,用5块一条的内裤等制造反差话题和冲动秒杀;最后以高额投流买付费流量,让直播间变成狂欢的现场。

这种精心设计的直播策略瞄准了特定人群。达多多数据显示,其直播间超六成观众为31-40岁男性,二线城市观众占总体21%。

精准流量带来的销售成绩,十分惊人。2024年8-10月,coco姐连续三个月稳居抖音男装带货月榜第一,其中10月受“双11”预热带动进一步抬升,单月直播销售额达7500万元-1亿元。

对比鲜明的是,销量前三分别为5.5元月饼、18.8元男士内裤、10元变色眼镜。不过这种超低价商品主要用来引流,coco姐直播间主力价格带是50-100元,占比约四成。

整体来说,coco姐主要就是带货白牌或仿大牌商品,定价不算高,亮眼的成绩主要就是靠营销走量堆出来。

这样一来,品控自然靠后。“虫草内裤”等产品一度因为虚假宣传引发大量投诉,退货率居高不下,部分商品被质疑为“山寨货”(如仿GUCCI的“GUCHOIS”商标),进一步加剧退货问题。

换句话说,低价白牌男装+高反差“霸总”话术让她在男性下沉市场迅速起量,但也埋下高退货、高投流的亏损伏笔,最终出现她自曝的“带货三年倒亏三千万”结局。

电商仅退款太恶劣了!

派代整理12份起诉文档

免费送你 扫码领取

砸钱投流,要玩不动了

coco姐的困境不是个例,而是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缩影。类似coco姐打法的模式,在众多直播间不断上演。

他们用网红/明星IP或各种人设,先垒高吸睛度和信任度,接着砸钱买付费流量,再靠“破价”或“自营爆款”冲瞬间转化。一套下来,直播带货数据都非常好看,在电商平台霸榜,等到事后算账,却笑不出来。

目前带货直播间付费流量占比普遍在30%左右,一些头部带货主播甚至达到50-70%。天然流量见顶,直播间只能不断加价竞价购买流量。

与此同时,抖音很多类目退货率30%+,叠加主播佣金20%-30%,毛利被三层腰斩。

派代整理了几个头部达人账号的数据,发现主播达人的付费流量占比绝大部分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越是好看的数据,就越离不开高额的投流费用。

数据来源:达多多

而机构达人相对来说则比较克制,给人一种“非必要不投流”的感觉,运作模式看起来更加良性。

数据来源:达多多

机构达人之所以付费流量占比相对较低,源于其系统化运营优势。东方甄选通过自有APP及其它平台货架来降低对直播电商的依赖,与辉同行凭借优质内容吸引自然流量,交个朋友则依托多平台布局来避免受限。

相比之下,主播达人更倾向于“营销驱动”模式:通过高价投流快速起量,但缺乏完善的供应链和用户运营体系,最终陷入“砸钱换流量”的循环。一旦投流效果不及预期,便容易出现“负债上播”的窘境。

这种模式的核心矛盾就在于——“不投等死,投了找死”。

达人直播缺流量是导致投流成本飙升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达人直播间的流量主要有三大来源:粉丝关注、平台推荐和广告付费。“缺流量”,主要是指缺自然流量。

“现在去找达人商务,对方开口第一句话就问‘投流吗’?”某商家透露,她接触过的达人都要求商家给投流预算。纯挂车的达人号,自然流量只能卖出个位数订单。要达到理想销售效果,要么支付高佣金,要么提供投流预算。

投流费用攀升的另一原因是达人直播间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从商务、客服,到编导、拍摄和剪辑,达人团队越来越臃肿。

还有直播间抽奖、红包和福袋规格不断升级,iPhone、LV等抽奖和现金红包雨成大促标配。2024年“618”活动期间,蓝月亮和广东夫妇的合作专场,直播间直接送出5000台iPhone,卷得同行命苦,最后钱包也苦。

对此,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给广东夫妇算了笔账,赠品+投流+货补+福袋,一天弄了5个亿,外界以为能赚5000万元,实际上是打肿脸充胖子,赔本赚吆喝,认为其“带了个坏头,卷成这样也赚不到钱”。

此外,达人邀请明星进驻直播间、户外直播和综艺式直播,每一项背后都是高昂的成本。

在直播电商搞营销,离不开流量。面对自然流量几乎枯竭的困境,达人们,尤其是卷营销的达人们,恐怕再难卷得长久了。

达播不再风光,店播正当时

在直播带货增量有限,又有各种运营成本的层层加负之下,直播公司的ROI也不太好看了,整体运营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纵观几个头部直播公司的近况,就能看出点端倪。

遥望网络2024年直播GMV冲到93亿元、同比增50%,到头来全年净亏10.22亿元,就剩下3.95%的毛利率。贾乃亮那次单场破亿的耀眼成绩,背后是高达20%-30%的明星分成+持续攀升的投流费,利润直接被这部分成本吞噬。

东方甄选虽然靠自营品把2024财年营收做到70.7亿元、净利22亿元(含一次性出售收益),但剔除13亿元一次性收益后,经营利润为9亿元。到了2025财年,东方甄选更是GMV下滑39%、持续经营净利只剩620万元,销售费用率则被投流推高到20%,“增收见顶+利润萎缩”已成共性。

2024财年,交个朋友直播间通过多平台分散风险实现GMV1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跌31.6%至0.82亿元,再次印证“规模越大、流量越贵、净利越薄”的行业规律。

这三家公司已经处于直播行业食物链顶端,如今也得担心“饿肚子”,更别提那些主要靠个人IP撑着、尚未系统化运营的主播达人。

2025年2月,抖音头部主播“衣哥”宣告从台前退居幕后,从直播转向做实体。他曾经创下单场GMV破亿的成绩、2024年的带货额还高达6亿元,但也没能让他有信心在直播领域继续走下去:“投流成本飙升、供应链复杂到让人崩溃”。

这些样本一致说明,达人直播这条赛道已整体进入高投流、低毛利、净利断崖的下行周期,coco姐的3000万亏损只是冰山一角。

直播公司、达人集体掉入“规模增、利润减”的陷阱,行业拐点已至。平台和商家开始转向店播模式。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抖音平台开启店播的品牌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13%。通过直播带货获得收入的商家中,店播动销商家占比69%,超1000个商家的店播销售额过亿元,2.1万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超千万元。

店播带来的GMV已连续两年超过达人直播。这一转变源于底层逻辑的变化:店播的获客成本低于达播,且能更好地沉淀品牌用户资产。

店播不仅降低了商家的经营门槛和运营成本,也搭建了品牌、商家与年轻消费群体直接沟通的桥梁。商家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选品、定价和营销节奏,也避免因主播“塌房”而对品牌信誉和形象造成的损失。

尤其是一些新品牌或个人商家,通过店播的方式,反而能够以可控的营销成本、较高的用户粘性起家。

例如新中式女装“致知”,便在抖音开设多个直播账号,结合账号定位和穿搭风格来调整差异化货盘,通过持续店播和精细化运营,该品牌抖音实现单日店播销售额破2000万元的成绩,复购率超30%,退货率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coco姐的案例并非孤例,而是直播流量生态趋冷背景下,达人直播模式发展受阻的必然体现。电商终究要回归成本、效率与体验的商业本质。

当前平台流量分配机制已发生转变,店播与中小达人正获得更多资源倾斜。达人直播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商家需要从“追风口”转向“稳经营”,才能在电商下半场活下去。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coco姐所带货品以白牌和仿大牌为主,其模式与致力于打造自有品牌的企业存在差异。店播的崛起,尤其有利于已有品牌或正从白牌转向品牌化的商家——它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建设、用户沟通与信任积累的核心场域。

因此,在店播成为趋势的当下,品牌商家将更有机会实现长期价值与增长回报。

参考资料:

[1]电商,到了该回归货架的时候.钛媒体

[2]“不投等死,投了找死”,谁来为直播电商“续命”?.蓝鲨消费

[3]费比超50%?电商苦达播久矣.36氪的朋友们

[4]深度观察:内容与货架在抖音电商进一步融合.东方网

发布于:海南

相关推荐

抖音前“一姐”自曝:带货亏损三千万
抖音没有一姐
高芋芋成新抖音一姐,开播带货狂卖7个亿!
抖音不需要“带货一哥”
正在直播 | 罗永浩首次带货直播,PK带货一姐薇娅
抖音没有一哥
抖音“最短命一姐”阿怀:第一天全网膜拜,第二天锤上热搜
9号直播带货日榜:多余和毛毛姐成抖音榜首,时大漂亮快手销量第一
官方制裁!7天破亿的抖音“一姐”终于要凉了
罗永浩抖音直播带货100天,糊了?

网址: 抖音前“一姐”自曝:带货亏损三千万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396.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