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 S800 并非单一产品的成功,它还为国产汽车从跟随走向引领提供了可能。
对于在合肥尊界汽车超级工厂工作的李伟和张娟(均为化名)夫妇而言,2025 年的除夕夜,被打上了特殊的印记。当尊界 S800 出现在蛇年春晚的镜头中时,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指向电视屏幕,对身边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每天加班,就是在为这个努力。”
那一刻的自豪,真切而质朴。为了这台车能够按时量产交付,他们已经在尊界工厂度过了很多个深夜。但当这款由自己亲手打磨的产品,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出现在亿万人瞩目的春晚上时,他们过往的辛劳和疲惫似乎都找到了归宿。
春晚这束聚光灯,照亮的不只是一款售价百万的豪华车,更是穿透性能参数与研究报告的纸背,照进了千千万万像李伟夫妇一样制造业从业者的内心。他们的故事,或许比任何市场数据,都更能诠释一款旗舰豪华车型对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长远发展的意义。
从工人到工匠,一场国产汽车制造业的内部革新
在尊界 S800 的诞生过程中,最早一批发生心态转变的,是身处其中的产线工人。
尊界星空顶产线的车间班长老王觉得,自己和工友们的心态,是随着手上这块车内顶衬一起被打磨出来的。
“这个活儿机器干不了,只能靠人,是一门手艺活。” 老王解释道。他们负责为尊界 S800 手工打造智能星空顶。而他口中的 “手艺”,指的是将上百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光纤,按照预定星图一根根精准穿过顶衬饰板,并确保每一根光纤末端的高度都恰到好处,营造出深邃、立体的星空效果。
这种对精细工艺的追求,改变了他们对造车的认知。“以前觉得造车追求的是标准化和更快的生产节拍,现在感觉像在创作一件艺术品。” 老王说,车间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开始安装星空顶前,大家都会仔细洗手、戴上特制手套。“这不仅是为了干净,更是一种仪式感。” 他还说,自己是带着自豪感来做这份工作的,得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这种从工人到工匠的心态转变,源于尊界项目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例如,为了让 S800 车漆达到完美无瑕的镜面质感,尊界的焊装车间必须将交付给涂装车间的白车身杂质控制在 3 克以内——这几乎是豪华车行业标准的极限。
央视新闻 《一辆正爬坡的新车和 220 多片 “最硬的麟”》,下同。
这个数字,一度让经验丰富的尊界焊装车间张厂长感到 “被为难”。为了达成目标,在焊装工序后,尊界特意增加了一道精细化的人工清洁环节,专门用来清除车身上残留的微小焊渣、金属碎屑和油污。
央视新闻的实地探访镜头记录了这份严苛标准下的一次现场交接考试:产线工人用四块洁净的抹布仔细擦拭由张厂长交付的白车身,争取抹下所有杂质,然后称重。结果显示,相比擦拭前,抹布仅增重 2.238 克。
这个数字不仅意味着一次抽检的合格,更证明了通过流程创新和极致的执行力,原本严苛的质量标准已经成为尊界工厂的运行日常——这样的抽检,每周都要进行两次。
制造业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老王这样经验丰富的工人身上,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才。
陈硕(化名)是一名 2024 届的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他的职业轨迹偏离了身边多数同学心目中进入互联网大厂的标准路径。面对互联网行业的不确定性,他受尊界项目的发展前景吸引,认为这是一个兼顾技术趋势与稳定性的职业选择。“当时我的一个同学来面试,回去之后非常兴奋,那时候他都不知道是尊界,只是听说江淮要和华为一起做很贵的高端车。” 于是,抱着 “多学东西” 的想法,陈硕也带着一股冲劲儿投了简历。
然而,当他真正加入尊界项目后,才发现自己对智能电动车生产制造的理解过于表面。尊界工厂不像传统制造业流水线,更像一个大型科技实验室:地面上是 AGV 机器人驮着物料井然有序地来回穿梭,生产线上方则是 AI 视觉系统在做高速质检。
陈硕所在团队的工作重心是整车系统的集成测试,以及生产环节的软件调试,为相关软件功能在尊界 S800 上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这种将虚拟逻辑与真实世界紧密结合的创造感,是在纯粹的互联网开发中难以体会的,至今还时常让陈硕感到新奇和兴奋。
陈硕的选择,正是国产高端制造业吸引力质变的一个缩影——百万级豪车的诞生,能有效促进高端产业人才的培养与沉淀。因为生产这样的产品,需要一大批掌握精密制造、先进工艺和复杂诊断技能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师,以及像陈硕这样的软件工程人才。汽车制造工厂本身也会演变为汇集高超工艺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的中心场所。
这样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一线生产者能够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获得更体面的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国家培养一支宝贵的高端制造业人才队伍。
当越来越多像陈硕一样的应届毕业生开始转变传统择业观念,主动投身智能制造领域;当传统的产线工人通过培训,转型为掌握精湛手艺并能与自动化产线协同的复合型工匠;当中国本土供应链管理专家在合肥这样的内陆城市构建起辐射全球的高端产业链——一个跨领域、多层次、活力十足的新型制造业人才生态开始形成。
这些宝贵的经验、技能和工匠精神,将如同一颗颗种子,随着人才的流动,在更广阔的制造业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提升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竞争力。
“一车带动全链”,尊界 S800 改写的不只是技术标准
在内部的人才与心态完成革新后,其能量必然开始向外辐射,引发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跃迁。央视的探访镜头,同样记录下了这条产业链上的故事。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技术中心主任郑伟的经历,便是被记录下的一个典型切片。他在央视采访中回忆,在过去与外方的合资历程中,核心技术始终是中方难以触碰的壁垒,甚至出现过多位韩方专家因 “这个东西能不能教” 而当场争执的场景。
这样的经历,是中国传统汽车工业数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度困扰整个行业的发动机、变速箱 “心脏病”,到被博世、大陆等国际 Tier 1 巨头牢牢把控的 ECU(电子控制单元)核心代码,再到被达索、西门子等国外软件巨头定义的整车设计与仿真(CAD/CAE)工具链,“以市场换技术” 的道路上,类似的壁垒屡见不鲜。这也导致本土汽车供应链在高端技术领域长期处于被动追赶的局面。
而如今,以尊界 S800 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豪华汽车开创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从单向的技术封锁,转变为双向的协同攻坚。
在尊界 S800 项目中,为了开发行业首创的双层流全时四温区空调,华为、江淮和松芝的技术人员组成了联合项目组,前后攻关 16 个月,进行了多达 47 轮实验,光是评审工作会就开了 100 多次。
这种从 “乙方执行甲方指令” 到 “多方联合研发” 的角色转变,让供应商的角色从被动的执行者,转型为主动的创造者。
供应商延锋的故事同样印证了这种变化。在尊界 S800 的内饰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延锋面临来自顶级工艺与前沿技术的双重挑战。
尊界 S800 的内饰大面积采用⾏业顶级小牛皮。为了将这种材质的天然质感发挥到极致,延锋内饰必须在没有缝纫线的前提下,将整块皮革严丝合缝地包裹在内饰件上,做到极致平滑、不留一丝褶皱。
而更难的技术突破,则要求延锋的零重力座椅在 0.7 秒内从躺倒姿态迅速复位,为乘员提供最佳的保护姿态。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技术要求,延锋座椅尊界项目经理余鉴回忆道,“在项目开发的中间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华为和江淮的同事一起分析、一起开会,经常一讨论就忘了时间。”
从松芝空调的角色转变,到延锋内饰、延锋座椅的工艺突破,这些发生在汽车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故事,汇聚成了一幅产业升级的真实画面。当我们把这些看似零散的局部突破连接起来时,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现出来:既然豪华车的打造如此困难,为什么中国汽车产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其中?这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在于,像尊界 S800 这样售价达到百万级的豪华车,不仅是汽车产业的金字塔尖,更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综合实力的试金石。它既代表着丰厚的单车利润和前沿技术的集成,更成为衡量各国工业体系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当一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能够成功立足于这一细分市场时,其产生的正向连锁反应是深刻且持久的。
一方面,它有助于国产自主品牌构建起强大的品牌势能。一款成功的百万级旗舰车型,会成为整个自主品牌的价值锚点,向市场证明中国品牌所能达到的技术高度和品质上限。这种由顶级产品建立的光环,将打破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认知,并逐步转化为对整个自主品牌阵营的普遍信赖。当一款中国车被证明可以站稳百万级市场时,其他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宽广的溢价空间。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它将成为整个国家汽车供应链升级的催化剂。 百万级豪车对零部件的精度、材质、可靠性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为了进入其供应体系,相关零部件厂商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升级生产线,从而实现自我进化。这份履历将成为其关键的商务筹码,推动整个供应链从价格竞赛走向价值竞争。
这样的价值竞争,正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加快成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8 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 64%,同比增长 6.2 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均获得明显增量。在这一背景下,尊界 S800 在国产豪华车领域也取得了亮眼成绩:9 月 26 日,鸿蒙智行发布消息称,尊界 S800 上市 4 个月,累计大定已超 1.5 万台。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曾透露,尊界 S800 带动了全国十几个省份的 221 家零部件厂商向高端转型。这背后,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今年的粤港澳车展上,人们能在鸿蒙智行展台附近,看到宁德时代、福耀玻璃、采埃孚等合作厂商的身影。这种联合参展的做法,反映出一个由大型科技公司引领、核心供应商深度参与的新型产业生态正在逐步成型。
这种通过高端产品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的现象,在其他制造业领域同样存在。造船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国家能否独立建造航空母舰或大型 LNG 运输船,同样能体现其工业实力水平。这些大型船舶的建造,需要解决特种钢材冶炼、高精度焊接工艺、复杂动力系统和先进电子设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正是造船业这种对高性能的要求,有力推动了从冶金、化工到电子信息等整个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的共同进步。
因此,在百万级豪华车市场的胜利,其意义远不止于商业成功,更像是一场对国家整体工业实力的综合考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尊界 S800 和鸿蒙智行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的深层次转变。如此转变,将成为支撑中国汽车产业持续进步的重要基础。
题图来源:鸿蒙智行
相关推荐
国产制造业在发生什么:走进尊界 S800 工厂
72小时大订超2600台,70.8万起售的尊界S800都是谁在买?
尊界 S800:不求单品爆款,但求 “四界” 胜利
尊界S800 :有灵魂的智能,汽车机器人的觉醒
尊界S800发布,70.8万元起
余承东称尊界S800甲流抑制率超99%
华为与江淮联合打造,尊界S800正式亮相
晚点独家丨尊界启动销售专项招聘,已有数十家门店获首批授权
华为首款百万级豪车发布!属于国产豪车的时代终于来了?
江淮汽车:正全面对标华为,全方位为尊界品牌的商业成功保驾护航
网址: 国产制造业在发生什么:走进尊界 S800 工厂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