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图表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Voronoi app基于世邦魏理仕(CBRE)咨询公司的《2025年全球科技人才指南》整理了一张“全球科技人才地图”,盘点了全世界科技人才超过10万人的48个城市。
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其中的一组数据:全球科技人才超50万的城市,印度4个、中国3个、日本1个,而美国竟然是——0个。
亚洲八座城市包揽了第一梯队。
为什么会是这样?先了解一下“科技人才”的范围,既包括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云计算工程师,也包括软件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安全专家等。
范围很宽泛,并不是完全的“高精尖”。
那么,印度凭什么能有四座城市进入第一梯队呢?
这其中隐藏着一部“低成本人才孵化史”。当欧美企业将客服外包给新德里时,没人料到这个“电话那头的印度口音”会演变为今天的科技人才矩阵。
印度这四座城市分别是:班加罗尔、德里-古尔冈、海得拉巴、孟买。
孟买的金融科技人才、班加罗尔的AI训练师、海得拉巴的芯片设计工程师,本质上都是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布局的离岸外包产业积淀的产物。通过服务欧美企业,靠的是“边干边学”的生态——跨国公司把需求带进来,印度人才把能力沉淀下来,再反哺本土企业,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爬升。
而且高英语普及率、低廉的人力成本和位居世界第二的高等教育规模,始终是印度的优势。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作为“全球远程技术中台”,专注AI研发,AI工程师密度占全国35%;海得拉巴专攻芯片设计与药物研发外包,英特尔全球1/3芯片设计在此完成,是辉瑞、英特尔的“离岸创新中心”;孟买则深耕金融科技,Paytm用户超3亿。德里-古尔冈则构建企业服务生态,为全球企业提供从云计算到数据安全的全链条支持。
印度的这些城市,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服务型超级大脑”,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为全球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再来看中国这三座城市,不用猜,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
与印度不同,中国科技人才集群的形成带着鲜明的战略导向,北上深三座城市的侧重也不同。
北京侧重于基础研究、算法与政策制订,聚集了全国41%的算法科学家,字节跳动、百度等企业形成"算法人才黑洞"。2024年北京的AI领域论文被引用量全球第一,这种"基础研究+算法突破"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理论策源地"。
上海则擅长产品化与商业创新。上海依托张江科学城,把技术变成商业模式,比如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五年前的15%提升至42%。2024年上海外籍科技人才占比达18%,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同比增长23%,扮演“全球智力连接器”的角色。
深圳形成了“硬件创新+制造业配套”的集群优势,聚集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以及超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再加上华强北,能让创意快速转化为产品,成为全球硬件创业者的"试验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初发布的“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以深圳为中心的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登顶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不过,也不能仅以数量论成败。
许多城市科技人才数量不少,却难以形成真正的创新生态,问题不在“人数”,而在“结构”。
一座城市的人才战略,不再是简单的"引进-培养-使用",而是构建"密度足够发生化学反应、结构支撑复杂创新、连接促进知识流动、转化加速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
未来十年,全球科技人才的战争会更残酷。而要点燃一座城市的科技引擎,形成足以引发技术跃迁的临界状态,我们的城市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这一次,印度超过了中国,中国超过了日本
日本为什么错过了互联网创业潮
百度智能音箱二季度销量超过了谷歌:仅靠中国市场
印度在美留学生首超中国,说明了什么?
比尔盖茨:人工智能已经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
印度封禁中国3款游戏应用 字节日均损失超七百万
顶尖科技人才超50万城市:印度4个,中国3个,美国0个
印度封禁中国3款游戏应用,字节日均损失超七百万
iPhone 15印度生产超7成:中国仅3成 印度要成苹果最大的出口国
张一鸣以3500亿元的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超过了农夫山泉创始人
网址: 这一次,印度超过了中国,中国超过了日本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