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计算卫星”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计算卫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AI daily (ID:gh_f7653dea6e99),作者:黄心怡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表示,从代码开源变为资源开放,是AI时代的革命性变化,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需环节,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变成了AI竞争的关键变量。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源这一沿用软件时代的概念,成为了AI竞争的关键变量,”王坚表示,在今年1月之前,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模型都集中在美国几家头部公司,随后通义千问Qwen、DeepSeek开源,OpenAI CEO奥尔特曼也承认,在开源方面OpenAI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

他认为,1998年行业里最好、最开放浏览器Netscape开源,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分水岭事件,是互联网时代的关键变量。

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已经变成了AI竞争的关键变量,也是行业无法绕开的。

王坚表示,当数据、模型、算力乘上了更大的变量,规模被千倍万倍增加后,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发生了不只是原理上的进步,在事实上发生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当规模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资源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有了模型开放以后,再也不需要花费那么多计算资源重新做有人替你完成的工作”。

王坚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源的含义已经从代码开源Open Source,演进为资源开放Open Resource,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开源”的一大特点,而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往前走的必需环节。

“太空是人类最大的资源,今天绝对不是只把人工智能用在手机上、电脑上,其实人工智能不应该缺失太空”。王坚表示,在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以后,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就会出现第四种卫星,他称之为“计算卫星”。

今年5月14日,之江实验室第一次把12颗卫星同时送上了天,在这12颗卫星组成的星座上,第一次把8B参数模型放到太空去了。

王坚解释,这不是把用了简单深度学习算法、做了处理的小程序放到卫星上,而是将一个跟地面上一模一样、完完整整的大模型送到了太空上。在这12颗卫星到了太空后,能保证只要卫星到达的地方,就可以在太空的任何地方完成对所有数据的处理。

王坚说,这个项目被命名为“三体计算星座”,希望有无数的主体来共同完成这个星座,共同分享这个太空,未来真的把每一颗卫星开放给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这也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打下基础,在把卫星送到太阳轨道后,数据几乎没有办法传回到地面再做处理,只有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出地球。

“人类去火星的路上,不能没有计算的陪伴和AI,这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王坚表示。

相关推荐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计算卫星”
从心理学博士到阿里云创始人,如今王坚又有了大动作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未来云计算的算力都会被模型消耗掉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机的关系
阿里王坚当选工程院院士:主持研发云计算OS飞天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每天都在讲的数字化,我们真的懂吗?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法国巴黎传递火炬
最前线 | 阿里云三任总裁同台,王坚、孙权和行癫聊了什么?
王坚院士深度专访:大部分AI产品撑不过10年
组织架构重大调整,阿里云到了关键时刻

网址: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计算卫星”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745.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