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银发市场是第一站,家电巨头押注机器人做“智能家居入口”

银发市场是第一站,家电巨头押注机器人做“智能家居入口”

前言

在AI大模型爆发式增长的时代背景下,AI陪伴机器人正日益成为关怀老年群体、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方向。

从年初的CES 2025到年中的WAIC 2025等国际科技盛会上,这类陪伴型产品备受关注,吸引了全球家电巨头和初创企业的目光,共同探索“陪伴”这一兼具温情与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

在繁荣的背后,AI陪伴机器人赛道上却悄悄出现了理念的分化。

一方面,以三星、LG为代表的家电与科技巨头,正在试图将陪伴机器人打造成为"家庭管理中心",更像是一个实体版的“小爱同学”;而另一方面,众多初创企业和垂直领域公司则选择了"情感优先"的发展路径,更加注重情感交互的"毛茸茸"型AI伴侣。

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不仅反映了不同行业对于市场需求的不同理解,也预示着未来AI陪伴机器人潜在的演进方向。

《养老机器人》系列将以专题形式推送,本文将盘点分析以功能性为主的家庭陪伴机器人,探讨行业趋势。

功能为先:头部企业孵化实体“小爱”

在养老机器人赛道,有一类AI陪伴机器人正被头部家电与科技巨头关注,如三星和LG,致力于打造为“家庭管理中心”,它们更像是一个拥有实体交互能力的智能“大管家”。这类产品以功能为核心,强调效率和实用性,旨在通过智能化服务,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诸多不便,让老年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这类AI陪伴机器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机器人”属性,专注于提供强大的功能与高效率的服务。它们是智能家居生态的核心载体,能够将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无缝连接,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智能生活体验。

三星Ballie:多功能家庭大管家

图源:三星

在CES 2025上,三星的核心展品之一,是升级后的球形机器人“Ballie”。 这款球形机器人自2020年首次亮相后,经历了五年迭代,如今已不仅仅是个“新奇小玩意”,三星试图将其打造成“家庭大管家”。

它集成了LiDAR激光雷达、ToF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以及4K前置摄像头和2K后置摄像头,具备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

Ballie的核心优势在于与三星全屋生态的无缝联动,像一个移动的“小爱同学+小米音箱”,但又拥有实体交互能力。用户不在家时,它能与家电联动,如自动开灯、开空调,甚至能通过内置摄像头和投影仪远程陪伴宠物。

此外,它还能提供衣食住行一系列的建议,如运动建议、优化睡眠方法、睡眠模式监测与管理等。在用户回家时,它可以主动迎接,并可以在地板上投射出欢迎信息;根据需求,调整家庭氛围,播放适合的音乐,与灯光亮度,给到一定的情绪价值。

LG AI陪伴机器人:“零劳动家庭”的核心载体

图源:LG

韩国LG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AI陪伴机器人,这是一款双足机器人,能够分析用户的语音和面部表情,并据此控制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

和Ballie相似,它也能做到主动迎接用户,并根据用户的表情与声音判断情绪,进行相应的互动。LG将其定位为“零劳动家庭”概念的核心载体,致力于通过AI技术、自主移动能力和对话服务,提供更智能的居家生活体验。

功能性机器人的实用价值、挑战与局限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这类功能导向的AI陪伴机器人展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直接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痛点。但在功能强大之外,当前的产品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局限:

实用价值:日常关怀与健康管理优势

• 解决日常不便:老年人往往行动不够灵活,记忆力可能有所下降,传统家电操作复杂。智慧管家型机器人通过语音交互和自主移动,能够帮助老年人轻松控制家中设备,如调节空调温度、关闭忘记关的电器,以及播放新闻资讯。

• 健康管理与安全保障:

它们可以提供按时吃药等备忘提醒。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家属或医护人员。

通过整合的传感器系统,这类机器人能够监测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模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和表情变化,它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

• 强调实用性、易用性:这类产品的最大卖点在于功能与效率,让老年人“如何更方便地生活”。

挑战与局限:生态依赖与情感短板

• 家居生态依赖性:首先是家居生态的问题,这类产品更像是巨头企业们“秀肌肉”的产品,良好的使用以及大多数家庭管理功能都是需要建立在全屋智能,甚至是同品牌智能的条件下的。在缺乏相应智能生态的条件下,产品的“功能”属性会大打折扣。

• 学习成本问题:尽管产品强调简单易用,但对于不太熟悉高科技产品的老年人来说,完全掌握其功能仍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

• 情感连接薄弱:这类产品的最大短板在于情感连接相对薄弱。过于强调功能性可能让老年人感到缺乏温度,难以建立深度的情感依赖关系。换言之,它们解决了“如何更方便地生活”的问题,但在“如何让生活更有温度”上,仍有明显不足。

“银发+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与融合趋势

根据恒州诚思的调研,2024年全球AI老年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5.3亿元,预计到2031年将接近204.5亿元,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45.1%。这表明老年群体对陪伴机器人的消费需求十分庞大。

从老年人的接受度来看,功能导向产品更容易获得子女一代的认可和购买,因为子女们更关注产品能否帮助父母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从市场消费需求来看,纯粹功能导向的产品不足以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难以做到独占市场。未来的趋势将是融合功能与情感的优势,使其发挥“1+1>2”的产品效果。

例如,中兴通讯的“Mochi”虽然外观情感化,但未来会接入其“AI云电脑”生态,实现语音控制其他设备、云端同步数据等功能,后续还会加入声源定位、声纹识别等功能,使得Mochi更贴近一个“玩偶形态的全能管家”。

图源:中兴通讯

傅里叶智能也在今年WIAC上推出了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作为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宣传中,该机器人以“功能之上,有爱如初”为核心,强调“有温度的科技陪伴”。

在情感上,GR-3聚焦人与机器人的情感连接,它通过日常互动、社交交流与情绪陪伴,承担独居老人陪伴、儿童互动玩伴等角色,用温和响应构建情感纽带。在功能上,它覆盖行动辅助、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专业场景。未来它可深入康复机构、养老院等场景,提供慢病照护、日常生活协助等精准服务,以满足照顾老人的需求。

图源:傅里叶智能

随着AI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AI陪伴机器人有望发展出更细分化的产品线,既有专门针对轻度认知障碍、行动不便等特定需求的专业化产品,也有面向健康活跃老年人的综合性产品,提供情感陪伴的同时协助日常生活管理。

目前,AI陪伴机器人赛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存在技术路径的分化,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明确,将逐步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为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提供强大支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x814765531”(ID:AgeClub),作者:专注老年商业创新,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科技、家电巨头混战AIoT:谁是未来十年的新入口?
内行热闹、外行冷 智能家居是“伪需求”吗?
智能家居从单品到“全能”,巨头布局前景广阔
从入口战到标准战,智能家居未来的进化逻辑是什么?
智能音箱市场变天,智能家居C位要易主?
小米的智能家居大考
从智能音箱发展,看智能家居的未来
2023Q3银发经济领域28家企业融资约16亿,医疗康复赛道受资本青睐
​智能家居入口之争下的 Aqara :用户体验才是入局门票
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网址: 银发市场是第一站,家电巨头押注机器人做“智能家居入口”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450.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