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对话特斯拉前工程师:独家解读特斯拉宏伟蓝图第四篇章,万字蓝图的真正野心是什么?

对话特斯拉前工程师:独家解读特斯拉宏伟蓝图第四篇章,万字蓝图的真正野心是什么?

一家市值万亿的汽车公司正在全力研发机器人,这究竟是马斯克的技术妄想,还是未来十年最大的产业机会?

9月2日,特斯拉正式发布《Master Plan Part IV》(宏伟蓝图第四篇章),这份被市场期待已久的战略文件,彻底撕掉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标签,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图景。

华尔街的反应出奇地平静——特斯拉股价在发布后仅微涨0.8%。但在平静之下,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重构正在酝酿。

今天,硅兔君特意邀请一位特斯拉前工程师来深度拆解这份计划。它不仅关乎特斯拉的未来,更关乎未来十年,我们该如何理解科技、产业与资本的终局。

01

回顾特斯拉的宏伟蓝图系列,我们能清晰看到一家公司战略视野的不断扩张:

Part I(2006):验证电动车可行性,从高端到大众市场渗透

Part II(2016):扩展至能源生态与自动驾驶

Part III(2023):提出全球能源全面电动化远景

Part IV(2025):AI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富足"

这不是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商业哲学的根本转变。

在前三版蓝图中,特斯拉的愿景围绕"可持续能源"展开,核心是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危机。而在Part IV中,马斯克提出了更宏大的命题——"可持续富足"(Sustainable Abundance)。

要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提出五大指导原则作为行动框架:

增长是无限的:技术创新可突破资源约束,一个领域的增长不必以另一个领域衰退为代价;

创新消除限制:通过持续技术突破(如电池瓶颈、能源效率)打破物理世界的固有边界;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聚焦太阳能、储能、自动驾驶、Optimus等核心技术,直击交通安全、危险劳动、能源短缺等现实痛点;

自动化惠及全人类:确保技术发展以提升普遍福祉为核心,而非少数人的特权;

普及推动增长:以可负担价格大规模生产高科技产品,实现技术民主化与社会普惠。

马斯克的"可持续富足"愿景,本质上是在重新定义资本主义增长的天花板。

过去200年,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资源有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约束。但马斯克认为,通过AI与机器人技术,人类可以突破"零和博弈"的增长逻辑,创造出资源无限化与环境零负担的共生状态。

这一转变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简单说:投资特斯拉,不再是投资一家汽车公司,而是押注一个"AI+能源+机器人"的集成生态系统。

02

特斯拉的未来建立在两大技术支柱之上: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自动驾驶Robotaxi。

马斯克在蓝图中明确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这一判断基于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远超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3万亿美元体量。

特斯拉的计划惊人地激进:Optimus第三版原型机:2025年底推出,量产启动:2026年,五年产能目标:年产100万台。

这一时间表让许多分析师质疑其可行性。但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技术整合的质变。

前三篇章虽涉及自动驾驶(Part II)、能源网络(Part III),但始终停留在“应用场景拓展”层面;而Part IV首次将AI作为底层驱动技术,通过Optimus实现“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特斯拉试图将汽车领域积累的规模化生产经验(如4680电池、超大型压铸机)迁移至机器人制造,同时用FSD的自动驾驶算法反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形成“汽车-能源-AI-机器人”的技术闭环

然而专家警示投资者最应关心的的投资问题是:特斯拉如何在高度竞争的机器人赛道中保持领先?

答案可能在于特斯拉独特的垂直整合能力——从芯片设计、神经网络训练到电池系统,再到大规模制造,特斯拉是少数几家掌握全产业链的公司。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全面商业化:

已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

计划2025年底前扩展至湾区及其他州

目标实现每辆车使用效率提升5-10倍

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可能比机器人更早实现规模化盈利。按照马斯克的计算,一辆传统汽车每周平均使用时间仅为10小时,而Robotaxi可提升至80-100小时,这意味着交通系统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当汽车不再是汽车,而是移动的AI终端;当机器人不再是科幻,而是家庭必需品,传统产业边界将被彻底重构。

03

当然,蓝图越宏伟,质疑声就越大。作为前特斯拉工程师,专家提醒投资者必须看到B面。最大的风险,恰恰来自特斯拉的历史。还记得吗?

马斯克这位科技狂人过往的“承诺清单”上,早已积满了未划去的条目。从自动驾驶到清洁能源,一系列跳票的目标正在侵蚀投资者的信任,让新计划更像一场“狼来了”的风险游戏。

回溯 2016 年“宏图计划 2.0”,马斯克曾誓言推出电动半挂卡车、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但十年后,电动巴士仍停留在概念阶段,连他本人都不得不承认“尚未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斯拉 2024 年发布的 Cybercab(Robotaxi)最快要到 2026 年才能量产,而中国竞品“萝卜快跑”已在 2024 年 7 月进入武汉试运营阶段,时间差长达两年。

太阳能屋顶业务推广十年收入占比仍不足 5%,价格多次上调导致市场接受度低迷。Part III提出的“240TWh储能、30TW可再生发电”更因“缺乏具体执行路径”被诟病为“空中楼阁,

正如科技媒体 Electrek 尖锐指出的,马斯克的许多规划更像是“营销宣言而非可落地计划”。当“狼来了”的故事反复上演,市场对《宏图计划 IV》的信心难免动摇。

如今,Optimus要在短短数年内承担起“80%价值”的重任,其技术成熟度、量产能力、市场接受度均存在巨大变数。

这场从“可持续能源”到“可持续富足”的跃迁,究竟是马斯克的远见卓识,还是又一次“画饼充饥”?答案或许要交给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的命运赌注,已压向了人形机器人的赛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君”(ID:gh_1faae33d0655),作者:硅兔君,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对话特斯拉前工程师:独家解读特斯拉宏伟蓝图第四篇章,万字蓝图的真正野心是什么?
特斯拉的Master Plan,没有了特斯拉,也没有了Plan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抖音布局全国外卖业务,三大城市已开放商家自主入驻功能;特斯拉将公布宏伟蓝图第三篇章,储能业务取得历史性增速
特斯拉罗生门:我们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特斯拉 AI 芯片的真正实力
焦点分析丨马斯克的野心岂止特斯拉,他还要“上天入地”
特斯拉指控华裔工程师窃密案升级 要求小鹏披露源代码
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再遭重创特斯拉再损失顶尖AI工程师
Dojo的死亡,特斯拉万亿AI帝国梦的破碎与重生
特斯拉:2000亿美元的「行业公敌」

网址: 对话特斯拉前工程师:独家解读特斯拉宏伟蓝图第四篇章,万字蓝图的真正野心是什么?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