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雷搬家,新租的房子比我原本的小单间要大不少。但把东西都安置好后,小雷发现了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业主在装修时,没有在屋子里预留网线位。
简单来说,除了设置在门口的弱电箱,全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走网线。这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买个功率强一点的路由器就好了。但对小雷来说,这意味着电视、Apple TV、电脑、游戏主机、NAS 等设备都没办法走网线,只能用 Wi-Fi;上述这些设备对网速和网络稳定性又有极高的要求,最好还是用网线连接。
如果你和小雷一样有这样的问题,那除了「大大咧咧」拉两条超长的网线,分别通往电脑桌和电视柜外,还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呢?
办法还是有的,用 Mesh 组网就好了。
Mesh 让每个节点都是“主路由器”
Mesh 这个词大家可能都听过,简单理解,Mesh 是一种「多节点互联」的无线组网技术。它和传统的单路由器、甚至是单一中继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节点之间并不是「一主一从」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家里的每一台 Mesh 节点都能与其他节点沟通,既能作为上网入口,也能作为数据中转。对用户而言,无论走到家里的哪个角落,手机、电脑连接到的都是同一个 Wi-Fi 名称,系统会自动把信号接力到最近、最优的节点,整个过程几乎无感切换。
另外,在绝大多数家庭级 Mesh 网络中,所有路由器节点下的设备都会被放在同一个子网,由主节点统一管理。这种拓扑结构不涉及 NAT,更不用担心子网穿透的问题。看到这里,相信没有学过《计算机网络》的朋友应该就迷糊了。这里我们打个比方来解释:
传统的子网结构就像用电梯连接起来的两层楼(网络),楼下的人(设备)想去楼上的人家里串门,还得专门坐电梯,门禁卡还不一定刷得开。但 Mesh 结构就像把几层楼放到同一平面,再把走廊串成一个圆环,大家想去哪都可以直接访问。
以小雷自己家里的情况为例,我最后在玄关(弱电)、电脑桌和电视柜分别设置了一个 Mesh 节点,让各处的高网络需求设备都能以网线的形式直接接入到同一网络中。
当然了,Mesh 的用处还远不止这些。小雷老家的房子是上下两层的格局,因为 Wi-Fi 信号无法穿透楼板,楼上的 Wi-Fi 信号非常弱,刷个微博都不一定能加载出图片。Mesh 组网后,楼上楼下都能无缝连接到同一个网络,手机投屏也不会出现搜不到电视的情况。
其次,Mesh 结构在网络管理时也更加方便。如果采用多台路由器或中继方案,不同路由器用的是不同的管理页面,而 Mesh 网络则由主节点统一管理,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页面就能完成网络配置。
Mesh 网状结构还允许节点之间动态寻找替代路径。以小雷的三路由 Mesh 为例,如果一个节点遇到故障,Wi-Fi 设备还可以自动绕行其他 Mesh 节点,让整体网络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Wi-Fi组网比Wi-Fi联网强在哪里?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有疑问了:既然小雷家里三个 Mesh 节点之间不能走有线回程,那还不如只在弱电那个放一个大功率 Wi-Fi,然后所有设备都连那一个 Wi-Fi 就好了。反正无线 Mesh 走的也是 Wi-Fi 网络,何必这么麻烦呢?
其实,问题恰恰出在「靠一台路由器顶天」的思路上。
无线信号的传播规律决定了它不像灯泡那样,只靠「高亮度」照亮整个房间:Wi-Fi 信号在空气中会随距离增加而衰减,遇到障碍物时更是「寸步难行」。承重墙,隔断墙甚至衣柜、冰箱这些大件家具,都可能让信号大幅下降。只要房间里有任何隔断,再强的单台路由器,也不可能解决所有覆盖盲区。
而无线 Mesh 的解决方案是「分布式覆盖」,数据流会自动以「最佳路径」转发到最终的路由器,通常情况下不会受「最弱处」的限制。
当然,无线 Mesh 也并非完美无缺。因为节点之间的链路本质上还是 Wi-Fi,厚墙、多层楼板或同频干扰,都会影响它的速度和稳定性。
所以不少厂商会在中高端产品里引入三频甚至四频设计,把一条最干净的信道留给回程,从而保证带宽和延迟更接近有线回程。换句话说,无线回程虽然比不上网线直连的极致稳定,但在绝大多数家庭场景下,它已经能做到「够快、够稳、够省心」。
那如果你家的用料真的「太过结实」,任何 Wi-Fi 信号都没办法穿墙组网呢?事实上,除了 Wi-Fi 回程和有线回程,路由器发展史上还诞生过另一种组网方式——你家没有无线网?那电网总有吧?
除了网线,电线也能用来组网?
没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家里的「电力网」其实也可以用来组网。电力组网设备(也叫电力猫)通过适配器把网络信号转为高频电力信号,注入到家里的电路里,再从目标房间的插座上用适配器还原成有线网或 Wi-Fi。这意味着,只要你家里有电的地方,理论上就能拉出一条网络。
和 Wi-Fi 组网、有线组网相比,电力组网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即插即用」。电力猫既不需要凿墙布线,也不依赖 Wi-Fi 穿墙能力,只要把一只电力猫插在弱电箱旁边,把网线连进去,另一只电力猫插在你需要网络的房间,就能在不使用网线的情况下把网络通到另一个房间里。对于已经装修好的老房子、或者完全没有预留网口的出租屋来说,这是最方便的「补救手段」。
但电力猫的缺点同样明显:电力组网的性能高度依赖家庭电路环境,如果电路老旧、布线复杂,或者楼上楼下用的是不同相的电表,那电力网络信号很可能无法传输。
其次,大功率电器也会对网络造成一定的干扰。空调、冰箱、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一启动,电流波动就会影响到信号稳定性,让网络延迟和丢包率增加。即便是在理想环境下,电力猫的速度通常也比不上真正的网线,稳定性也逊于无线 Mesh。
从体验上来看,电力组网更像是一种「比没有好」的方案。它能把网络带到常规手段无法覆盖的角落,让设备有接入网络的可能。但极易受电网波动影响的特点,也导致电力猫无法用于大文件传输、电竞游戏等场景。
事实上,电力猫的流行也只发生在路由器性能有限的年代。在 Wi-Fi 6 时代,电力猫方案就几乎被 Wi-Fi 增强方案和 Mesh 全面替代,如今也只有极少数特殊场合会考虑这一方案。
到底哪些用户需要 Mesh 组网?
其实回过头看,现在能真正进入主流用户选择范围的组网方式,已经高度集中在三类:有线 Mesh、无线 Mesh 和中继。
有线 Mesh 是「最优解」,它能把每个节点之间的回程都通过网线直连,速度、稳定性都接近满血。如果你是正在装修的新房,或者本身家里预留了足够的网口,那么毫无疑问,有线 Mesh 是最值得一步到位的方案。对于需要家里有 NAS、游戏主机的进阶用户来说,有线 Mesh 几乎是唯一能保证稳定性的选择。
无线 Mesh 则更适合已经入住的家庭。它不需要重新布线,也不需要额外破坏装修,只需要把节点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就能在全屋拼出一张无缝覆盖的网络。虽然无线回程在速度和稳定性上略逊一筹,但在 Wi-Fi 6、Wi-Fi 7 普及的当下,三频无线 Mesh 已经能覆盖绝大多数使用需求。对追求「省心」和「不折腾」的用户来说,无线 Mesh 是目前最均衡的选择。
至于中继,在雷科技看来,它更像是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解决轻量网络需求的「临时」方案。中继器或者桥接路由价格便宜、上手容易,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解决信号盲区问题。但它延迟高、速度慢、干扰强、信号切换不够智能,这些缺点让中继方案只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或者仅仅想让某个角落的电视「能通网」的用户。
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小雷那样拥有强烈的网络需求——Mesh 组网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因为占据太多信道而产生额外的无线干扰,干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需要主动关闭某些节点的 Wi-Fi 接入功能,只保留 Wi-Fi 回程信道,更不用说多节点无线 Mesh 背后那成倍增加的硬件成本了。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简单的双节点有线 Mesh,或简单的「1+1」的中继方案就能解决家里或者公司 Wi-Fi 信号不好的问题。但如果你和小雷一样,遇到了一些传统 Wi-Fi 方案无法解决的问题,那给原本的路由器加一个 Mesh 阶段,说不定还真能实现「1+1>2」的效果。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垃圾”路由器先别扔,看完这篇再说
超划算的 小米路由器 可mesh组网 千兆网 可米家或和家亲
断网根本没法过年!我们整理了一份“春节组网”方案
路由器天线越多信号越好,是真的咩?
全屋WiFi满信号组网方案,哪种更适合你?
华为发布颠覆全屋 WIFI 格局的凌霄技术,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路由器一边内卷,一边涨价
万和电气取得组网方法专利,有效延展了浴控器通过局域网控制热水器本体的有效距离
发展22年的家用WiFi技术,终于要迎来变革了
网件发布新款 Nighthawk Wi-Fi 6E Mesh 路由器,三只装 550 美元
网址: 路由器组网最全攻略:除有线 Mesh,Wi-FI组网也能大幅改善信号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