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包括XREAL、Rokid、Halliday等智能眼镜厂商的展位前,大概是过去三天上海市人流密度最高的区域。
这股超高人气的核心原因在于,这些AI眼镜和AR眼镜,算是展馆里为数不多的可供观众上手体验的产品。
然而,随着一副副智能眼镜在观众手中传来传去,现场俨然成了大型“情绪过山车”现场:有人刚戴上就皱起眉头,嘴角撇出“就这?”的失落,仿佛期待已久的大餐端上来发现是凉拌黄瓜。
同一时间,隔壁又传来一声倒吸冷气的“我去!”,像是突然解锁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两种情绪在展台前此起彼伏,倒比眼镜本身更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排队间隙,在与现场观众粗略交流后,笔者大概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前者对于智能眼镜的心理预期,基本以电影《头号玩家》为坐标系;而后者则是此前上手过同类型产品,今时今日的体验已大大超过他们的预期。
这种割裂的情绪,可能也是以后长期困扰智能眼镜从业者的一道难题:从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至少未来十年内,智能眼镜“硬件跟不上软件”会是个必然条件,如果数码爱好者的市场逐渐饱和,又该如何满足大众用户?
而在浏览并体验过各厂商的参展产品后,笔者意识到,当前行业内的玩家对于这个问题,大多都有了些眉目。
从“混战”到“精研”
如果没有Ray-Ban Meta眼镜的大获成功,智能眼镜或者说是AI眼镜,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上演“百镜大战”的戏码。
大概梳理下时间线就会发现,截至到2023年底,各家在开发智能眼镜产品时,也基本都按照核心功能将产品分化到音频、拍照或是AR眼镜品类;而到了去年,行业开始集体转向,大多将研发重心倒向AI眼镜赛道。
而在此时,唯一经过市场考验的只有Ray-Ban Meta,其15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对比此前同类型产品,实现了“两个数量级”维度的提升。因此,Ray—Ban Meta也成为了大部分从业者在产品开发时的参照对象。
不过,其中许多产品的定位是明显缺乏逻辑的。
比如有些厂商将AI眼镜的功能重心放在拍照、摄像上,且不讨论那枚行业公用的IMX681镜头有多大改进空间,就说Meta去宣传影像这件事本身,主要原因是Meta View可以同Ins、Facbook实现串联,而国内的AI眼镜创业者们能说服哪家社媒巨头全面开放接口吗?
纵观今年上半年上市的AI眼镜,这种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思路去开发产品的例子不在少数。
不过,在本届WAIC大会上,各厂商至少在定位上已经逐渐清晰,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精研”的特性。
比如曾在Kick Starter上打破AI/AR品类众筹纪录的halliday。
在今年的WAIC期间,该公司正式推出了AI眼镜“Halliday Glasses”,这款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完全以“显示”为重心,诸如摄像头、音频播报等其他AI眼镜上常见的功能都被砍掉。
在媒体交流会上,Halliday联合创始人侯思凡举例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在我们的五感中,眼睛对信息的处理效率一定是远大于耳朵的,一段2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如果是语音听完,大概需要30秒,如果是直接扫读可能在3-5秒就完事儿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所使用的“MicroLED+光波导”的显示方案,Halliday所搭载的光学模组是Gyges Labs提供的DigiWindow技术,它通过独特的投影技术在视网膜上直接成像,由于信息并非投射在镜片上且光学模组隐藏在镜框右上方,在第三人称视角下,根本看不到用户在使用一台AI眼镜。
DigiWindow演示效果图,图片来源:KickStarter
另外,这款AI眼镜还搭载了主动式AI功能,区别于常见的“一问一答”式对话,如果将这项功能保持开启状态,它可以理解用户正在进行的谈话内容,在无需prompt的情况下直接预判用户需求,然后输出答案,而用户只需要抬眼就可以接收到和使用这一信息。
从产品形态和交互方式上来看,这几乎就是一款“反Ray-Ban Meta”的AI眼镜,无论最终市场反响如何,至少证明了通过单点技术的“精研”,同样能在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
巨头下场,行业走向收敛?
上个月,小米发布了首款AI眼镜,在发布次日,这款产品在京东平台上的出货量即超过1万台,让这条赛道的创业者们见到了消费电子巨头恐怖的号召力。
而在本届WAIC大会上,另一家互联网巨头也正式宣布入局AI眼镜赛道——阿里巴巴的首款自研的夸克AI眼镜。
尽管这款眼镜还未正式上市,但有关它的参数已经被爆料得七七八八:采用高通AR1+恒玄2800的芯片组合,支持双光机双目显示,采用类似双电池换电方案。
可以说是集合了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优秀设计,唯一的隐忧是这种堆料下,机身重量与重心分配能否控制得住,如果可以的话,夸克AI眼镜将会是一款真正的“行业旗舰级”产品。
当然,作为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阿里的核心优势一定不是体现在硬件上。
软件生态方面,常规的实时翻译、提词器功能自不必多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夸克AI眼镜未来将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包括具有通义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还支持淘宝比价、高德导航、飞猪旅行提醒等功能应用。
这种全生态覆盖的杀伤力,从一个细节就能窥见:上个月Rokid宣布在其AI眼镜中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仅凭这一项的功能就成为其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而夸克 AI 眼镜手握的是整个阿里生态的“功能组合拳”,其竞争力可想而知。
接下来,包括字节、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即将发布AI眼镜产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今年AI眼镜行业将呈现出“收敛”的迹象:包括硬件配置向主流方案集中、核心功能形成共识,还有最重要的是以生态为核心的阵营划分。
但考虑到AI眼镜目前处于庞大的蓝海市场之中,这种收敛短时间内不大可能演变为同质化内卷,反而可能推动行业进入“更分层的竞争”:中小厂商或许会像Halliday那样深耕细分场景,而巨头则凭借资源优势主攻大众消费市场,形成“小厂做精研,大厂拼生态”的格局。
文章标题:百镜大战,终于不再乱打了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31228.html
阅读原文:百镜大战,终于不再乱打了_虎嗅网相关推荐
百镜大战,终于不再乱打了
一家充电宝公司,何以卷入“百镜大战”?
阿里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加入百镜大战
AI眼镜“破圈”迎来爆发元年,2025年“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百模大战”,来了
阿里加入“百镜大战”,首款夸克 AI眼镜亮相,公司称“已完成研发,将于年内发布”
用户不再需要3Q大战
李彦宏称百模大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李彦宏批“百模大战”:“卷模型”造成巨大的算力浪费…
华尔街大战,最大赢家竟然是他?
网址: 百镜大战,终于不再乱打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