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访华期间,与MiniMax(稀宇科技)创始人闫俊杰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单独深入会面。双方围绕中美AI行业现状与未来、AI大模型创新、全球供应链等议题展开了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闫俊杰是截至目前唯一单独会见黄仁勋的中国AI创业公司创始人。
在上篇中《英伟达黄仁勋“密会”的AI赚钱明星 究竟是何方神圣?》中,我们回答了黄仁勋为什么在链博会发言中将MiniMax与DeepSeek和阿里通义等相提并论?以及MiniMax代表了怎样的未来方向?
结论是,MiniMax做的事件绝对是正确的,其代表了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但接下来的问题是:MiniMax可以将这件正确的事情“做对”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MiniMax可能是未来最让人期待的IPO之一。
首先,MiniMax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All in AGI,卡位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MiniMax自成立之初就明确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而不是短期模型商用或垂直细分。
相比同时期许多AI初创公司仍聚焦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传统AI场景,MiniMax直接切入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核心,展现出技术趋势上的前瞻性判断和战略勇气。
在ChatGPT尚未爆发前就全力投入大模型,是国内极少数早期All in AGI的公司。
MiniMax聚焦“模型底座能力+应用两条腿”,布局广度与深度兼顾——核心目标清晰:构建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超级App”。
而MiniMax用于将超级智能落地超级APP,其商业路径独特且被验证:C端AI情感陪伴是已跑通的盈利模式。
Talkie的成功证明了MiniMax对用户情绪需求的深刻洞察,截至2025年,Talkie全球用户超1亿,月活1100万,收入贡献占比最大;其主要付费用户来自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付费意愿强;该产品采用“角色创造+AI陪伴+虚拟互动”的高粘性产品设计,通过高频互动反哺模型优化,形成“用户数据–模型进化”的飞轮。
这让MiniMax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有收入、有用户、有护城河。
这件事情总体来说大方向上是绝对正确的。剩下的问题就是,MiniMax能否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么?
大方向没问题,AGI是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Talkie主攻的情感方向也是未来。但能不能赢,要看有没有做对这件事的人。
MiniMax的创始团队技术出身、有产品经验,也有一定战略克制,但是否具备撑起一家国家级平台型AI公司的组织力、全球化能力与长期领导力?这是投资人和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从公司的价值观来看,MiniMax具有把事情做正确的巨大潜力。(公司价值观可以总结成三点:长期主义、技术为本、以人为本)
第一长期主义:公司创业初期没有急于收费或“烧钱买用户”,而是集中资源搞基础模型研发;在2022~2023年间,MiniMax的大模型研发占比一度超过80%技术资源投入。
Talkie上线后虽快速增长,但并未大规模营销砸钱,而是以用户自然增长+社区生态驱动;在产品未稳定前不急于商业闭环,这是很多To C AI产品不具备的克制力(Talkie上线后,尽管ARPU(每用户收入)潜力很高,前期依旧以免费功能拉用户)。
Minimax的这种做法不是放弃商业,而是确保技术准备好、体验准备好,再谈变现。这种“慢就是快”的战略执行力,在AI初创公司里很罕见——现在大多数AI应用公司上来就是要收钱才能用的。
第二技术为本:国内很多AI应用公司使用开源模型、拼凑API来做Demo,技术在“上层”。MiniMax却从一开始就投入到“底层能力构建”,这是典型的基础设施型思维,也是未来能不能成为平台型公司的分水岭。
而现在的管理团队大多都是技术出身,对技术有着相当的执着:CEO闫俊杰博士出身,100+篇顶会论文、1万+引用,科研出身、深度学习专家;其他联合创始人多来自商汤、中科院、Uber AI等科研/算法一线;而公司文化强调“问题归因于技术,而不是市场”,是典型的工程师驱动型公司;CEO闫俊杰曾公开表示:“如果技术不够好,用户不买账,那商业失败是合理的,不该怪市场”;而目前公司的技术决策权在核心团队,而非资本方或市场部。
第三以人为本:闫俊杰提出的理念是“AI不是替代人,而是理解人”,反映其产品哲学——不标榜“超智能”、“类人意识”,而是强调陪伴、辅助、理解你,所以Talkie、星野都聚焦日常陪伴和内容共创,而非炫技型AI产品。
这种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尊重客户需求,也体现在尊重社会和监管需求:公司产品Glow在2023年初曾因未完成备案而主动从国内市场下架,没有拖延或继续违规运营;MiniMax在内容安全方面部署较早,不追求“流量破圈”而无视合规风险。
在模型服务方面,MiniMax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大模型备案、内容审核、数据使用等新规,走的是“合规先行”路线,即便是面向国外的产品也非常具有“自律性”。
据权威媒体报道,MiniMax 确实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目标“今年内上市”,估值预计介于40–50亿美元之间,拟在香港公开融资40至50亿港元(约5—6.4亿美元),其上市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UBS等知名投行。
作为IPO这家公司根据以上分析绝对是值得期待的,但作为长线持有的标的,还需要满足更多“考验”:
首先是MiniMax的创始团队技术背景非常强,但技术高手能不能成为强组织领导者,是AI创业公司能否从优秀走向伟大的关键门槛。
目前来看,MiniMax较早地建立了产品-技术一体化节奏(例如Talkie产品快速迭代并反哺模型训练),说明其已有较强产品化组织能力;不过能否像OpenAI那样构建“研究型公司+超级平台”结合的体系,仍待观察。
另外Talkie是一个好起点,但远未建立全球品牌。Talkie海外用户占比高、变现能力强,表明MiniMax的全球化起点比很多中企AI公司要高得多。但当前Talkie用户主要集中在英语与东南亚市场,尚未形成品牌认知壁垒。
最后,AGI 是超级马拉松,任何一家AGI公司都需要超长耐力与极强信念,才能穿越商业焦虑、技术波动、监管不确定等重重挑战。
MiniMax有希望成为平台级AI力量,但决定成败的,是创始人及团队从“精英技术者”向“系统组织者”的进化速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作者:王维峰,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黄仁勋密会这家公司:最令人期待的IPO?
最伟大CEO:黄仁勋超了马斯克?
马斯克前脚刚走,黄仁勋后脚就到?科技巨头加速拥抱中国市场
黄仁勋身家6000亿,英伟达暂无接班人
传黄仁勋密会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 双方深度交流两小时
黄仁勋终究难成乔布斯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
不识张忠谋,就不懂黄仁勋
黄仁勋表态:中国值得尊重,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黄仁勋的年会不能停
网址: 黄仁勋密会这家公司:最令人期待的IPO?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9288.html